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老年人结肠镜检查镇静镇痛的效果观察

2021-08-10 12:38郑欣婷
北方药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苯磺酸结肠镜丙泊酚

郑欣婷

(广东同江医院麻醉科,广东 佛山 528300)

老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接受结肠镜检查的过程提倡做到无痛,主要是结肠镜检查过程肠镜在肠内推进的时候肠腔会反射性痉挛,这会使得患者容易出现腹胀及腹痛情况,此外老年群体因生理机能下降,行结肠镜检查也容易引起不适,所以保证检查过程的无痛对肠镜检查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1]。无痛结肠镜检查的关键在于使用合理的麻醉药物,而常规采取丙泊酚进行镇静镇痛的效果并不理想。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是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物,临床试验证实其效果较丙泊酚更佳且适应症也能扩展到结肠镜检查及手术镇痛,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就探讨了应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老年结肠镜检查镇静镇痛的效果,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接收结肠镜检查的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无结肠镜检查禁忌[2]。(2)患者年龄均大于60岁。(3)患者均有正常的认知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损伤疾病者。(2)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药禁忌者。(3)精神疾病及认知障碍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实验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者61岁,最大者79岁,平均年龄(70.1±1.3)岁。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62~80岁,平均(69.8±1.2)岁。两组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也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在入室后均开通静脉通路,经2L/min的速度予以鼻导管吸氧,监测患者心电图、无创动脉血压及脉搏氧饱和度。

实验组在结肠镜检查的镇静镇痛上,主要是予以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乐维泰,四川国瑞),按照患者体质量使用,0.5mg/kg;使用注射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江苏恒瑞),0.2mg/kg。对照组则予以患者静脉注射0.5mg/kg丙泊酚与0.2mg/kg 0.9%氯化钠注射液。此外两组均使用芬太尼辅助镇痛。

两组在结肠镜检查期间均允许患者恢复意识水平,针对存在明显腹部不适者可静脉注射20~30mg丙泊酚,若发现自主呼吸消失可即刻实施人工辅助呼吸。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检查前、检查后1min、检查后10min与检查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指标水平。(2)评价患者检查过程镇痛镇静情况。镇痛主要是采取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进行评价,VAS分值为0~10分,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最剧烈的疼痛,中间数字为不同程度的疼痛;镇静采取Ramsay分级法:患者焦虑、烦躁不安为1级;合作、清醒为2级;仅对医师指令有反应为3级;入睡但对声觉刺激反应敏捷为4级;入睡对视觉刺激反应迟钝为5级;深度睡眠或麻醉状态为6级。(3)统计两组结肠镜检查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MAP、HR比较

实验组患者在结肠镜检查的不同时间点的MAP与HP指标水平上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在检查后1min、10min的MAP与HP水平上均较检查前提高,同实验组同一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结束时恢复正常,详见表1。

2.2 镇静镇痛情况

在结肠镜的检查过程,实验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Ramsay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结肠镜检查过程镇静、镇痛情况比较

2.3 不良反应

实验组患者在结肠镜检查的过程,发生1例恶心反应,总的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检查过程则发生3例恶心、2例腹胀及1例腹痛,总发生率为20.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

3 讨论

针对常规使用丙泊酚用药的局限,在本次研究中针对实验组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采取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丙泊酚的镇痛方式,结果显示相对比采取丙泊酚与氯化钠注射液的对照组,实验组在检查过程MAP与HR无明显波动,但对照组检查时指标却有所波动;实验组在检查过程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镇静分级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提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辅助丙泊酚的镇静镇痛方案对辅助结肠镜检查的效果满意。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是恒瑞的1.1类新药,用于静脉麻醉,其麻醉效果较丙泊酚更佳,同时适应症也能扩展到镜检时镇痛及术前麻醉,该药市场同类竞争对手瑞马唑仑、苯磺酸瑞马唑仑比较具有量大安全性优势,主要是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结合了咪达唑仑的安全性及丙泊酚的有效性,这使得麻醉效果更为满意;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的毒性较苯磺酸瑞马唑仑低,将其应用到老年群体中可较少引起药理毒性,使患者更容易耐受[3-4]。本次研究中显示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也提示使用苯磺酸瑞马唑仑辅助结肠镜检查过程的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在进行结肠镜检查过程中,采取苯磺酸瑞马唑仑辅助丙泊酚进行镇静镇痛的方案,可取得满意的干预效果,维持整个检查过程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患者检查过程的疼痛及提高镇静效果,此外用药方案也可降低患者检查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让患者可顺利完成检查,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苯磺酸结肠镜丙泊酚
结肠镜治疗前肠道清洁准备致水中毒一例报告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甲苯磺酸拉帕替尼原料药中的7种残留溶剂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瑞舒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造影剂肾病的保护作用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