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和CT在肝脏孤立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21-08-10 04:21王靖路平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4期
关键词:诊断准确率鉴别诊断

王靖 路平

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对肝脏孤立性结节鉴别诊断中使用MRI和CT的价值。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9月,选取枣庄市肿瘤医院的122例疑似肝脏孤立性结节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1例用MRI,对照组61例用CT,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肝脏孤立性结节的检出率和阳性率,以及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122例经过手术病理均确诊为97例为肝脏孤立性结节,研究组50例,对照组47例。研究组肝脏孤立性结节的检出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肝脏孤立性结节鉴别诊断中使用MRI,准确率高,并且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因此具有临床诊断的价值。

关键词:肝脏孤立性结节;MRI;CT;诊断准确率;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4-000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MRI and CT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olitary hepatic nodule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9 to September 2020, 122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solitary liver nodule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Methods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61 cases in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RI, 61 case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T. The detection rate, positive rat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solitary hepatic nodul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ll 122 cases were confirmed as liver solitary nodules by operation and pathology, 50 cases in the study group and 47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solitary liver nodule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MRI has high accuracy,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olitary hepatic nodules, so it has clinical value.

Keywords: solitary hepatic nodule;MRI;CT;diagnostic accuracy;differential diagnosi

肝硬化是臨床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它是一种或多种原因的长期反复作用,导致弥漫性肝损伤[1]。在我国,大多数是肝炎后肝硬化,少数是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2]。病理组织学上可见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余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间隔形成,导致肝结节结构破坏,形成假小叶[3]。肝脏逐渐变形、变硬并发展成肝硬化。肝脏孤立性结节是肝硬化的主要特征,早期发现肝脏孤立性结节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主要方法,CT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随着医学的发展,CT也在加速发展,多排螺旋CT在CT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目前临床有16排、32排和64排,MRI也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本研究分析对肝脏孤立性结节鉴别诊断中使用MRI和CT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间枣庄市肿瘤医院的122例疑似肝脏孤立性结节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研究组:男37例,女24例;年龄43~82岁,平均(60.89±10.12)岁;病程2~8个月,平均(4.26±1.13)个月。对照组:男36例,女25例;年龄43~82岁,平均(61.37±9.91)岁;病程2~8个月,平均(4.31±1.08)个月,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可比(P>0.05),签署同意书,伦理批准。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不配合研究;其它恶性肿瘤;患有精神疾病;入选时意识障碍。

1.3  方法

手术病理和活检作为金标准。

对照组:CT设备采用进口GE64排(美国GE Light Speed),平卧位,对肝脏部进行常规CT扫描,具体数值设置为:窗宽:85~100 HU,窗位:30~55,矩阵 512×512,扫描时间:2~3 s,管电流 125 mA,管电压 120 kV。层距10 mm,层厚10 mm,当CT扫描结束后,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药品名:碘佛醇剂量:300 mg),进行增强扫描。通过后处理软件处理CT数据,观察肝脏部位情况。

研究组:1.5T MRI:使用核磁共振(安科,SuperMark 1.5T)对肝脏部位进行扫描,相关参数:T1W1:矩阵 288×192,TE:19  ms,TR:1 830 ms;T2W1:矩阵288×244,TE:137 ms,TR:4700 ms。将层间隔控制为1 mm。

1.4  观察指标

分析以病理检验结果为金指标,评价肝脏孤立性结节的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检出率=检出例数/总例数×100%。准确率=检出准确例数/总例数×100%。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阳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假阴性)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脏孤立性结节的检出准确率

122例经过手术病理均确诊为97例为肝脏孤立性结节,研究组50例,对照组47例,研究组肝脏孤立性结节的检出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灵敏度和特异性分析

灵敏度和特异性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病理表现为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再生结节形成,肝脏孤立性结节,纤维组织增生,正常肝小叶破坏,假小叶形成[5]。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可能涉及多个系统,例如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并发症发生时死亡率很高[6]。预后与病因、病理类型、肝功能代偿程度及并发症有关[7],肝脏孤立性结节是肝硬化的常见病理形式,临床对于肝脏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主要有X线、CT、MRI等,X线操作简单,但是图像不清晰[8],对于早期较小的结节和病变无法及时发现,灵敏度较低。

CT是指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它使用X射线扫描人体的一部分以获得被检部位的横截面或三维图像[9]。CT可以提供人体被检部位的完整三维信息,清晰显示器官和结构,并清晰显示患病部位[10]。它的优点是可以逐层观察,计算后可以显示更多的组织信息,但是很容易受到脂肪的影响[11]。核磁共振是一种物理现象,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和生物领域作为一种分析方法[12]。在人体内,磁共振磁共振是通过对人体内的质子施加特定的磁场而产生的[13]。在停止脉冲后,质子在弛豫过程中产生先生信号。先生信号是由先生信号的接收、空间编码和图像重建产生的[14]。并且具有对人体进行MRI检查不会造成电离辐射损伤,无需重建即可获得患者的多方向图像,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病人身体软组织的结构[15],如果对中枢神经系统,膀胱,直肠,子宫,阴道,关节肌肉等部位进行MRI检查,检查的清晰度是远比CT检查好[16]。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图像信息给患者,更准确,更明确地诊断疾病。本次研究中,与CT相比,MRI肝脏孤立性结节的检出准确率高(P<0.05),灵敏度好和特异性高。对肝脏孤立性结节进行有效的诊断,进行早期、快速、无创的筛查,准确率、灵敏度均较高。

综上所述,对肝脏孤立性结节鉴别诊断中使用MRI,准确率高,并且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因此具有临床诊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贾燕梅.MRI和螺旋CT在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中的价值对比[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3):346-347.

[2]周文华,徐大伟,王立军,等.多层螺旋CT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血流参数在肝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探究[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9,25(5):518-522.

[3]冯旭霞,张梅,吴丙琳,等.高分辨CT联合血清CEA,NSE在鉴别诊断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28(6):42-44.

[4]刘长志,司佳亚,陈新胜.CT与MRI在良恶性孤立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應用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7):57-59,73.

[5]郭成伟,陈为军.双入口容积CT灌注参数与PET/CT成像在孤立性18F-FDG高摄取肺结节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12):65-67.

[6]段彬,罗成静,罗海阳.小肝癌,肝硬化结节的MRI征象特点及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10):56-58.

[7]陈华兵.对比分析孤立性肺结节CT平扫和动态增强CT检查的临床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1):102-105.

[8]余琳,王霞,吴建芬.不同病理类型肺癌孤立性肺结节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特征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8,47(3):332-334,337.

[9]戴志京,孙蓉,钱小建.多层螺旋CT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肺部结节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12):62-64.

[10]赵文,钱伟军.PET-CT、增强MRI用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比较[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2):494-495.

[11]王冬伟.64排螺旋CT联合高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8,58(39):55-57.

[12]邓南,王浩.核磁共振成像在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中的鉴别诊断比较[J].饮食保健,2019,6(35):247-248.

[13]曾艳妮,张灿,毕俊英,等.MRI长时间延迟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孤立性坏死性结节价值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9,22(6):900-903.

[14]马超,李海峰,陆大军,等.多排螺旋CT在肺孤立性结节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9):11-13.

[15]敬文斌.DWI联合DCE-MRI对肝脏局灶性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11):90-93.

[16]王强,陈雀芦,胡文超,等.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和MRI表现及误诊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20,32(1):43-46+58.

猜你喜欢
诊断准确率鉴别诊断
消化道早癌行消化内镜技术诊断的临床分析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小实性病灶鉴别诊断中应用研究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探讨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