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现实问题及对策

2021-08-10 03:36董培源
中国市场 2021年20期
关键词:现实问题营商环境优化对策

董培源

[摘 要]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营商环境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在当前“放管服”改革、各地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时代背景下,西南地区部分大中城市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却面临着公共服务相对水平低、市场秩序规范程度不够、人才市场发展困难等诸多问题,制约了当地营商环境的优化发展工作。文章针对西南少数民地区营商环境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民族地区的发展现状,讨论并提出了优化西南民族地区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营商环境;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现实问题;优化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0.012

1 引言

营商环境是影响区域市场主体行为的一系列综合发展环境的总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而且是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伴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与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逐步形成,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明确“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在新一轮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面临着诸多难点与挑战,长久以来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存在显著差距,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区域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尤为困难,在经济数据、行政审批等硬环境与文化方面的软环境及诸多领域有先天掣肘的情况下,因地制宜、依托生态优势弥补中小企业营商环境的不足显得尤为必要;同时,在我国行政区划地图上,较之其他区域,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呈现出“民族数量多”“人口分布广”“民族区域分散”的特殊情况,各地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整优化营商环境的体制机制,寻找符合时代要求与当地实际的优化路径,只有充分认识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实际困难,才能更好地找到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对策。

2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是全国少数民族区域分布密集、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庞大的地区,其人口分布最符合我国人口“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统一,每个地区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营商环境水平总体都较落后,可以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营商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区别西南其他地区的问题。

2.1 市场秩序规范程度不够

在西南民族地区,由于市场体量与生产运输成本的先天掣肘,难以吸引大中企业建厂落地,当地市场多以小微企业为主要组成部分,然而民营小微企业极其需要法律服务供给,对于不少民族地区,目前不少领域还是空白。根据某些技术型企业反映,由于未能紧跟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思维,西南民族地区许多地市当前在商标、专利保护中存在漏洞,又存在抢注商标、微调专利产品尺寸等恶性竞争手段,在这些地方可以多见盗版伪劣产品,每一案例又具有成分的复杂性,让企业维权困难。

我国普遍存在的被执行人难寻、执行财产难找、难查、难变现等执行难题也困扰着不少西南民族地区的民营企业。一些企业向政府部门反映:诉讼、执行时限过长,导致当时提供的可供执行线索失效;对失信被执行人高消费等限制还不够到位、惩戒力度也不够。民营企业维权难,而且成本较高,这主要表现在涉及契约和财产纠纷时。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部分企业负责人对现代法制有漠视情况,致使一些企业在守法规范经营和诚实守信经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涉及市场秩序规范的问题上主要表现在市场竞争秩序维护、商标注册保护、信用信息公示等。这要求当地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上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整理市场中出现的违法乱象,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2.2 公共服务水平需要提高

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之实施效果仍与民营企业的期待存在差距,这是整个西南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的整体差距,而在民族区域,对政策宣传、解读和落实的工作仍有进步空间。在少数民族地区,许多企业对于政府补贴等相关政策了解程度不足,使得部分民营企业错失申请补助政策的机会,政府相关部门政策宣传工作还存在仅在官网发布通知,主动宣传、主动服务及后续主动跟进的工作还需改进。同时,部分产业扶持发展政策措施在落实过程中涉及部门较多,个中缺乏有机衔接,也导致了相关政策宣传效果差和落实不到位的结果。加之部分地区在行政审批环节上的拖沓、电子政务系统的不发达,使许多有在当地开办企业意愿的人士望而却步。

另外,西南民族地区存在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的显著问题。很多工业区周边配套设施的不完善给工业园区人员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不便,综合考虑利弊使许多技術成熟的职工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择远赴外地工作,频繁的人员变动不利于当地企业的长期发展,只有保证企业职工子女的教育与工作人员的医疗得到保障,才是一个地区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的根本保证,而西南民族地区在教育、基础医疗等配套设施领域的不完善注定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3 人才市场发展困难

地区经济实现高质量新发展,高质量人才是决定因素。不少学者认为,营商环境的核心就是人才环境,在培养优质人才需求迫切的民族地区,这一观点更有价值。当前我国西南许多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人才缺乏这一难题。由于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用人成本在近年来飞速提升,部分企业面临着“招不到好人,好坏招不到人”的用人困境。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难以引入高素质人才,具备先进技术或知识的“高精尖”人员由于个人待遇问题与社会尊重问题不愿意在中小企业中工作,甚至部分行业由于受政府支持不够或实际上无能力提高薪酬等待遇而使企业面临基础性工作招工难的困境。

这一问题在我国大西南是较普遍的,但在民族地区又尤其严重。民族地区通常存在经济落后、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备等问题,对于外来人才的吸引力本就不够,而当地的许多学子又从小树立了“考出去、不回来”的观念,使得当地真正最优秀的一批学子在外学成后并不愿意回到故土建设家乡,而是在个人待遇与生活环境更好的大城市中继续奋斗,这自然也是无可厚非的。大城市带来的机遇、便利的生活环境与个人施展才华的平台都是西南落后地区所难以提供的。

猜你喜欢
现实问题营商环境优化对策
淄博市淄川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老工业区转型
准入规制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
基于新课标的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研究
营商环境视野下的自贸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