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区域“绿色悖论”研究

2021-08-11 08:57重庆工商大学张雨爽
区域治理 2021年14期
关键词:悖论排放量规制

重庆工商大学 张雨爽

一、引言

今年,“碳中和”成为无比火热的新词,“碳中和、碳达峰”在今年两会首次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如期实现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减排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规制的合理性,我国目前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环境规制政策,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的作用是促进还是抑制,不同区域的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的影响有何差异,这仍是前学术界讨论的焦点。

应结合现有绿色悖论相关文献,国内外学者主要集中在两种观点:一Sinn提出的“绿色悖论效应”,即限制碳排放的环境规制政策很难真正地抑制碳排放量,相反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供给侧的角度解释,供应商认为环境规制政策会越来越严格,预期自己未来收益减少,从而会加快现期能源的开采和消费导致碳排放增加[1];另一种是“倒逼减排效应”,认为环境规制政策对于清洁能源的补贴、对化石燃料的高税收、排污费等会促使人们使用清洁能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2-3]。而环境规制对碳排放到底可起到什么作用还需要做进一步相关研究。

二、区域环境规制“绿色悖论”实证研究

(一)研究设计

1.计量模型的建立

本研究构造空间杜宾模型来分析绿色悖论效应是否存在。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模型构建为:

2.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碳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环境规制强度采用每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的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的对数值;技术进步用能源消费强度来表示;经济发展水平采用各省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表示;人口规模采用各省区年末常住人口数来表示。

(二)实证研究结果

1.空间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利用依据车相邻关系所建立的0-1空间权重矩阵来计算样本数据期间13年的莫兰指数,共计算结果如表1。

表1 Moran’s I指数表

根据表1所示,13年来中国碳排放Moran’sI指数均为正且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各区域碳排放量表现出显而易见的正空间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关联,碳排放易在较高或较低的省区形成空间集聚。

2.模型分析结果

由表2可知,Rho估计值为0.4821257,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具有显著性,表明相邻省市碳排放的增加会增加本省市的碳排放,即存在碳排放的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可能是由大气环流等外力引起的。它也可能是由经济系统的内部力量造成的,例如经济竞争和政策模仿。

表2 效应分解回归结果

环境规制的直接效应为0.6682314。在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表明各省市环境规制强度每提高一单位,人均碳排放量将增加约0.668个单位。由此可见,各省市环境法规对碳排放的影响确实存在“绿色悖论”效应。“绿色悖论”效应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虽然政府制定了足够的法律法规来惩罚污染,但也可能是由于惩罚力度不够,企业仍然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承担风险。与此同时,我国各省区受技术水平制约,以经济发展为导向,难以在短时间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规制的间接效应为0.6345362但不显著,表明相邻省份的环境规制对该省的碳排放未正向溢出效应,即“绿色悖论”溢出效应,而周边省份的环境监管力度有所加大,不会增加该省的碳排放量。

三、结语与建议

本文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对2005-2017年我国30个地区的碳排放进行了统计分析,其研究了我国区域环境规制中碳排放的“绿色悖论”效应。主要结论如下:一各省区碳排放存在显著的正空间相关,存在高聚集、低团聚现象。二环境规制具有绿色悖论效应,且非常显著。但周边区域的环境规制对本区域碳排放未正向溢出效应,即没有“绿色悖论”溢出效应。

为了尽快实现碳减排目标,基于结论提出两点建议:一要选择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适当加大环境规制力度。我国还处于环境规制力度相对较低的阶段,仍然存在绿色悖论效应。在合理范围内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政策力度,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环境规制的相关工具可以运用环境标准、排放限值等控制手段,应结合排污权交易、环境补贴等激励手段,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二加强节能减排区域合作。把区域经济合作延伸到技术和环境领域的合作,共同研究生产技术和污染控制减排技术,持续推动各区域间和行业间的交流,从而加强绿色领域的合作。

猜你喜欢
悖论排放量规制
视神经炎的悖论
张掖市道路移动源排放清单与空间分布特征
海岛悖论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主动退市规制的德国经验与启示
“帽子悖论”
共享经济下网约车规制问题的思考
浅谈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
50%,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碳排放量占全球一半
美妆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