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请别与孩子为敌

2021-08-11 12:30李镇西
新班主任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育者儿童班主任

李镇西

编者按:对于学校来说,班主任的行为应该符合该校管理者所期待的角色,也就是理想角色。然而,对班主任而言,他们总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行使教育权,不受外界或行政干预。因此,在学校的理想角色与教师的主观角色之间,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冲突。而这些冲突,必然会消减班主任的工作热情,阻碍他们的专业发展。

那么,如何破局?“心灵家园”栏目给班主任一个交流和倾诉的空间,让大家携手前行。

和M老师聊天的时候,我的心情本就很复杂。在整理聊天记录的时候,我问过M老师,是否同意我公开这份聊天记录,她表示同意,只是要求化名。她说:“和我有相同苦恼的老师肯定还有很多,希望我的吐槽能够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

之所以说我的心情很复杂,是因为我也担任过学校的管理者,知道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因而就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M老师肯定没有错,相反,我认为M老师是一位真正把孩子放在心上的老师,如果不是这样,她怎会有这么多的苦恼呢?深入骨髓的儿童立场是非常可贵的教育品质,也是教师素养的核心。

但也很难说M老师所在学校的领导有什么错,他们不过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希望学校更加有序,教育教学秩序能够得到保障。制度一旦建立,当然要有执行力,否则一个学校岂不乱套了?而且,在管理者看来,有时可能会为了整个学校的利益,不得不“损害”甚至“牺牲”个别学生的利益。从长远来看,这样的管理正是为了保证全校学生健康发展。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想旗帜鲜明地说,不能说M老师没有改进之处,但总体上看,更应该改进的,是学校的管理,而改进管理的前提,是改变学校领导的观念。

我这样说可能还不准确。与其说是“改变领导的观念”,不如说是让包括学校领导在内的所有教育者回到教育的“起点”,或者说回到教育的“初心”。

那么,教育的“起点”在哪里?教育的“初心”又是什么呢?

就在许多学校的墙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类似的口号刻在许多校园的墙上,但往往是作为“文化打造”来呈现的,或者纯粹是为了表明这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却很少有人追问或关心两个基本问题:

在这个口号中,“学生”是什么?“一切”又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比较简单:学生不就是学生吗?已经说得很明确了呀!其实不然,同样是“学生”,在有的教育者眼里,是一片森林,而在有的教育者眼里,则是一棵一棵的树!对前者来说,学生不过是一个概念,而对后者来说,学生则是每天面对的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如果教育者认为学生只是一个集合概念,那必然习惯于标准化教育,如大型团体操般整齐划一;如果教育者认为学生是一个个具体的人,那就会更多地考虑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及其心灵的舒展与自由。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略微复杂一些。“一切”似乎包罗万象,但同时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当然,有的教育者会解释:“‘一切包括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方方面面的发展。”这样肯定没错, 但还停留在教育的社会功能上,也就是说,所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社会、国家赋予教育的使命,即将学生培养成服务国家、振兴民族、推动文明发展的接班人、建设者和公民。这没有问题,如果教育不能完成这样的使命,就是失职。但教育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为“人”本身的发展服务。任何一个人都是社会人,具有工具属性,同时,任何人也是他自己,其发展就是目的本身。因此,让人在最大程度上成为人自己,或者说,“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也是教育的使命。事实上,教育所包含的“服务社会”和“发展个人”这两种使命和功能是统一的,并不矛盾,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更多的是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后者则着眼于怎样才能成就一个完整的“人”。如果说在教育功能与目的上,我们以前更多的是出于经济发展的考虑而强调社会本位,那么国家发展到现在,我们应该强调教育本来就有的个人本位——人自身的发展。因此,作为关注人本身发展的“一切”就不仅仅是“德智体美劳”,还有每一个孩子的特质、独一无二以及他们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还又源于不同个体的需求……其中,最核心的因素,就是个性的张扬、心灵的舒展与精神的自由。所谓“为了孩子的一切”之“一切”,首先就应该包括这些内容。

简而言之,让每个学生健康、自由而个性地发展,成为一个既有社会理想和建设能力,又有自己精神生活的幸福的人,就是我们的教育初心。

遗憾的是,一些学校往往着眼于培养“听话”“服从”“整齐划一”“循规蹈矩”的学生,这显然与我们的教育初心是相悖的。而如果站在教育初心的高度——其实这个“高度”不过是我们的教育起点而已——自然就会明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创造性的公民。

以这个立场来简单分析一下M老师说的那几个例子。

班主任提倡并创造条件让孩子们课外阅读,这是多好的事儿啊!可是,孩子们课间阅读时却被没收了书籍。也许没收书的老师认为学生阅读的书不够“正能量”,也許他认为学生阅读这些与考试无关的书会影响学习。且不说这些“认为”是否有道理,就算这些担心是成立的,那也应该在对学生多一分理解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引导,而不是简单地没收。在这里,教育者还是习惯于学生对自己说一不二地服从,完全没考虑过孩子的感受。

学校倡导积极的审美观念,包括通过发型来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本没错。但倡导不等于强制,有些学校对发型“不规范”的学生采取强制措施,这严重伤害了学生的尊严。

曾经有一个高一的学生告诉我,班主任规定,课间除了上厕所,一进教室就必须学习。“我们连上厕所都得小跑。有时候看见班主任不在教室,我们便放松说笑起来,一旦班主任进来了,大家赶紧坐好,装作在做作业的样子!”我不知道这个孩子说的是否有代表性,反正我听了十分心疼。所以,M老师允许学生课间下棋、掰手腕,就让我特别感动。当然,学生上自习课下棋肯定是不对的,该遵守的纪律还得遵守,问题是,简单粗暴地收缴就能解决问题吗?何况有的孩子课间下棋也被没收了象棋。有的老师会说:“课间下棋也会影响上课的,因为10分钟很难下完一盘棋,上课后学生还会继续想着下棋,这就会影响听课。”我认为这是一种被夸大了的担心,照这个逻辑,孩子课间什么都不能做,“因为他上课会继续想”!

与抑郁症学生的家长签订责任协议,并要求家长到学校来陪孩子读书,我完全理解学校的做法,因为我也当过校长。问题是,我们的着眼点应该是更细致入微地关心孩子,而不仅仅为了“别在学校出事”。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就是怕担责而简单处理。当然,一般来说,学校是应该考虑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不被干扰,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具体的“这一个”抑郁症患者,“为了一切孩子”不就包括这个抑郁症孩子吗?按理说,家长陪读是应该的,但这个孩子有特殊性,陪读只会激化孩子与父母的矛盾,从而加重病情,所以,对她的关照就应该更细腻一些,一切以有利于她的学习和生活为准。当然,这会给学校领导、老师额外增加许多工作甚至“麻烦”,但“一切为了孩子”就应该体现在这里。

“因材施教”说了两千多年,我们也经常挂在嘴上,可一遇到具体的学生就忘得一干二净。需要说明的是,“因材施教”的“材”不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成才”,而是每一朵花儿都有自己独特的芬芳。非要让所有学生都削足适履适应一个模子,这是教育的悲剧,更是教育给孩子造成的悲剧。M老师说的那个学生也许永远都不可能在学习成绩上让人满意,或达到某个统一的标准,但他有自己独特的禀赋或者闪光点等待我们去发现,除此之外,M老师发现他的“孝顺”与“懂事”等品质,都是他的优点。如果我们关注“这一个”孩子,他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从而赢得属于自己的成功。但学校出于种种原因,将孩子换到新的环境,让他脱离了有利于他成长的环境,结果很遗憾。学校站在大局的角度考虑问题,无可厚非,但换个角度,站在有利于“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角度,问题就来了。我们的教育有时候就这样背离了自己的初衷。“为了一切学生”在这里成了一句漂亮而苍白的口号。

说了半天,我想大家最关心的是:怎么办?该怎么做?

我不是教育决策部门的管理者,所写所说不一定管用,但我还是愿意以一名心怀初心的老班主任的身份提点建议。

对于普通班主任来说,应该像M老师一样,尽可能在自己有所作为的范围内“枪口抬高一厘米”,或者守好自己的“一厘米主权”。前年,我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我们老师有没有自己的“一厘米主权”呢?当然有的。在应试压力下,我们无法改变教材,改变考试,改变评价,但至少不要变本加厉,相反,我们应该尽量通过自己的教育智慧,适当给孩子减轻来自学习的恐惧,用我们成人的肩膀为孩子承担一些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上开心一些,在班级里快乐一些,对他们说话柔和一些,看他们的眼光温暖一些……

当然,这样做需要良知,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但并非做不到。至少M老师就做到了,虽然做的时候有些痛苦,但她让自己的学生少了许多痛苦。

另外,我还建议班主任多和学校领导沟通,这里的“沟通”不仅是发生冲突后的解释和申辩,而且是平时找机会多和有关领导聊天,聊教育观念,聊儿童立场,聊教育的人性与温度……好的老师要善于“转化”或“感化”自己的领导。我以前当班主任就是这样做的,而且多次成功。

其实,我一开始就说了,“更应该改进的,是学校的管理”,所以,我特别想对校长、分管德育的校长和德育主任提以下两条建议。

第一,让学校的所有规定都尽可能符合儿童的特点,让教育管理成为每一个儿童个性自由发展的保障而不是阻碍。

学校,当然要有秩序,规范管理;孩子,当然也要有规则意识,遵守规则。所以,我从来就不反对学校的纪律和班级的规章,因为学校不是为某一个孩子而开设的,是为所有学生而存在的。纪律和规章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对此我不必赘述。

问题是,纪律和规章永远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康德说:“人是目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人是最高价值。”所以,作为教育手段的纪律,一定要尽可能符合儿童的特点,考虑儿童的尊严。当然,针对所有学生的纪律,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但儿童共有的特性,完全应该在纪律制订者的视野之内。问题是,一些学校的规定,恰恰无视儿童的特点和他们的天性,甚至无视孩子的存在。

举个例子,我在不少学校看到这样的规定:校园内不得高声喧哗,校园内不得追逐打闹。我想,儿童不就是活蹦乱跳的吗?“纪律”所指的“高声喧哗”“追逐打闹”被学校禁止了,就是扼杀了儿童的天性。

我想到苏联教育家阿莫拉什维利的一段著名的话:“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幸福。”每一个读到这段话的老师都会感动。

可是,现在学校不许孩子们“叽叽喳喳”,你让热爱教育的老师到哪里去获得自己职业的幸福?

而且,校园没有了“高声喧哗”,没有了“追逐打闹”,没有了“叽叽喳喳”,还是校园吗?

当然,举止文明的习惯养成,也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但得分时间和地点。所以,在我的学校和我的班级,我是这样规定的:上课和集队集会以及其他庄严场合,不得高声喧哗,教学区内不得追逐打闹。除此之外,孩子们就是自由的。

另外,任何规定都无法排除特殊孩子的特殊情况。当某种特殊孩子的特殊情况和学校相关规定发生冲突时,教育者的人道主义情怀就产生作用了。我没有刻意迁就学生而“网开一面”的意思,教育公平的含义之一,恰恰是差别化对待,“因材施教”正是教育公平的体现。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对特殊孩子“特殊关怀”一下,没有什么不对。当然,这需要教育的智慧与艺术,更需要教育者的初心。

第二,应该给班主任尽可能多的自主权,让班主任真正成为自己所带班的“国王”,而不是校长和德育主任的“助理”或“干事”。

学校管理者应该从教育理念上为教师定向,在大的方面做一些符合教育特点的导向性规定,为包括班主任在内的教师提供教育教学方面的帮助,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而不必事无巨细地将管理的触角伸到每个班级。

像M老师讲述的那些事儿,如果她的学校给她一点自主权,那就都不是事儿了,她也就少了很多烦恼,她的学生也会幸福得多,他们的成长也会顺利得多。

我们总习惯于对“所有学生”统一要求,但忘记了“所有”是由许多“单个”构成,没有了“单个”,所谓的“所有”便不存在。我希望所有教育者永远记住:学生不是概念,而是你每天面对的一个个千姿百态的孩子。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规范他们的行为,而是进入、倾听并影响他们的心灵,如此,真正的教育才可能发生。

也许领导有一万个理由证明“严明规定”“嚴格要求”“严肃处理”的必要性,但一个理由就足以让这些“理由”让路: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作者单位:新教育研究院)

猜你喜欢
教育者儿童班主任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我的班主任①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