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1-08-11 17:20陈海强
考试周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策略

陈海强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小学生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同时还关注到了他们的情感体验,以提高他们的思考和探究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不断优化教学目标,并采取问题导入、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多媒体设备等多样化的阅读手段,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全面提升他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 引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为了帮助小学生理解书面文字、提高他们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等而开展的一系列训练,是以阅读文章为主的一种综合性教学活动。在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唤起他们阅读的热情,进而能熏陶他们的情感,促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得美的享受。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重视阅读教学,并根据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特点等合理组织教学活动,从而促使小学生朝着更加优秀的方向发展。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开阔学生视野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的生活阅历较为浅薄,需要借助书本来获取间接经验,以开阔视野。通过阅读教学,景物类的描写可使小学生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大自然的美妙之处,进而可促使他们发自内心地爱上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和山川河流;故事类的描写可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幻想能力,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总之,在阅读的过程中,小学生能发现更广阔的天地,获得更美妙的享受。

(二)培养学生审美

受到年龄的限制,小学生的自主意识并不强烈,且尚未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一般是教师和家长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的,他们就觉得什么是正确的。阅读材料中往往蕴含着正能量的内容,且表达出了对是非、善恶、美丑等的看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可激发小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从多个角度入手思考问题,从而可培养起他们的审美情趣,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

(三)提高学生表达

小学生脑海中经常有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当他们遇到有趣的事情时,也喜欢与同伴、教师等分享,但碍于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常常词不达意,无法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情感。而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小学生理解文章的字面描述,并对文章中心思想进行总结,这有效培养了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为他们后续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阅读活动的组织,在小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过程中也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问题导入

阅读兴趣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动机,当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之后,小学生才会主动投入到閱读活动中,才能真正调动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设置有趣的问题,以吸引小学生的关注,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学习《狐徦虎威》部分内容时,狐狸是一种狡猾多疑的小动物,老虎是高大凶猛的百兽之王,当狐狸遇到老虎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有的小学生表示老虎会把狐狸给吃掉,有的则表示它们成为好朋友。当小学生有了探究的欲望之后,教师再抛出如下问题:狐狸告诉老虎自己是老天爷派来的,且森林里的百兽都害怕自己,大家觉得狐狸能吓跑所有的小动物吗?小学生的想象力较为丰富,他们给出的答案也五花八门,有的学生表示狐狸是在吹牛,它在吓唬老虎;有的则表示狐狸也许真的是老天爷派来的,是新的森林之王。真实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此时教师再组织小学生阅读课文,小学生能自主发现狐狸是借助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这能促使他们掌握狐假虎威的真实含义。

总之,借助问题导入阅读内容,可增进师生、生生互动,能在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下,激起小学生的思维火花,促使他们从阅读材料中收获更多。

(二)联系生活

生活化的阅读内容能消除小学生的陌生感,可拉近他们与阅读材料之间的距离,进而能有效降低阅读的难度。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以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进而促使小学生真正爱上语文阅读教学。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学习《不懂就要问》部分内容时,文章描述了孙中山先生不懂就问的事迹,表达了他刻苦学习、勤学好问的良好品质。在平时的学习中,小学生也经常存在各种疑惑,但碍于自身的害羞心理以及教师的威严等,他们很少会主动提问,那么遇到不懂的地方到底应不应该及时请教老师呢?由于阅读内容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较为贴近,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会畏惧拿着戒尺、板着脸的先生,甚至担心孙中山先生会遭到批评,当读到先生耐心为大家讲解书中道理部分时,小学生悬着的心才放到肚子里。读到文章末尾处,他们也会深刻思考向先生提问不怕挨打吗?自己能否像孙中山一样哪怕挨打也要追求学问等问题。在生活化阅读的过程中,小学生的情绪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起伏,这可引发他们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有助于他们在阅读中表达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总之,借助生活实际展开阅读,能促使小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可逐步实现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三)借助多媒体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他们经常会出现走神、搞小动作等的现象,阅读的效果并不好。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借助多媒体设备的声音、动画、视频等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当枯燥的文字描述变成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后,小学生的阅读欲望自然更强烈,探究的积极性也更高。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学习《田忌赛马》部分内容时,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两次赛马的经过。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赛马相关的视频,激烈的赛况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小学生的眼球,可促使他们保持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在第一次比赛中,小学生较易理解,是彼此之间上等马与上等马、中等马与中等马等的较量。当孙膑为田忌出谋划策后,不同马之间的较量显得较为复杂,其蕴含了一定的逻辑性。此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如下图表,带领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起分析孙膑给出的策略,从而促使他们学习孙膑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品质。

猜你喜欢
小学阅读教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