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言说能力培养在小学部编版语文教学中的路径探究

2021-08-11 17:23黄莺
考试周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黄莺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言说能力有其必要性,言说能力的提高,能让小学生具备一定思维智慧,加快落实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目标。文章对言说能力加以分析,将“言”作为培养基础,结合教材内容突出“说”的培养重要性,以《言意共生》为探究框架,重点论述培养言说能力的主要途径,借此来提升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语言素养,落实我国小学素质教育的综合教学教育指标,增强教学成效。

关键词:《言意共生》;言说能力;小学语文教学

一、 引言

语文教学之于小学教学工作而言有着关键性地位,而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语言文字实际能力则一直以来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可以看到的是,部分语文教学工作过分强调对学生分数、成绩的要求,而忽视了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开口说话、沟通交流的能力培养,这实际上不符合当前和未来语文教学发展的趋势及要求。通过阅读《言意共生》一书,可以深刻理解言与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同时为确定言说能力在小学生综合语文素质培育中的价值提供了借鉴,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

二、 以“言”为基,突出“说”的能力培养和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高年级段的教学工作面临许多实际问题,过去的以分数、成绩来统率一切的理念显然已经不符合当前要求,必须被更适宜的教学方法所替代。实际上,在《言意共生》一书中,作者就深刻揭示了当代语文教学变革与创新的本质,那就是从小学语文的“言”入手,以此为根基来塑造语文素养的融通氛围,着力提高小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其中,把语言文字的知识点变成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这就是“会意”的过程,而会意的重要表现就是“说”。将这个过程统筹起来,也就是言说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言说能力体现了新时期小学高年级段教学的重要趋向,即让学生可以从传统的朗誦、背诵、记忆到现如今的灵活认知、自由理解和开口言说转变,那就是把死的语文知识点变成活学活用的“口语和用语”。经过这样的锤炼和训练,小学生不仅可以在听、说、读、写多个方面有显著的进步,而且对于语文课和文学的理解也会上升一个阶段,这便是新课改的基本精神所在,也是培育小学生综合能力的题中之义。

《言意共生》重点论述了所谓语文教学中“言与意”的关联性,指出了“在语文学习中,必然要将文本形式的‘言与内容的‘意有机对接,既要能进入作品的世界,深刻领悟内容的‘意,又要能鉴赏作家创作的语言及其语言的无限创意”。因此,言与意的融合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诉求和落脚点。在言意融通的基础上,小学生可以把文本内容和知识点借助自己的理解说出来、讲出来,这便是语文知识着落于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也是彰显语文教学价值的重要抓手。由此来说,言说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在语文综合教改前提下一条重要的阳关路径,它为语文教师提出了创新方向,同时也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语文实践能力,增长见识和认知水平。

三、 打通课堂与生活,提升小学生的实际言说能力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都面临课堂与生活两个部分彼此协调的问题,即如何更好统筹课堂教学中心下的生活化教学和引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成败。语文是一门应用性的基础课程,绝不可能只在课堂中完成教学,而是需要教师把课堂范围扩展到更大的层面和范畴,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应用和操作。这其中,言说能力无疑是语文综合教学十分重要的抓手和培养重点。从言到说,这是一个由理论积累到具体运用的科学过程,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和指导才能实现。通过阅读《言意共生》一书,可以深刻认识到作者对此的深刻见地和理解。按照《言意共生》的说法,语文教学的言其实就是语文的文字、词语、段落文章,这些都是语文的基石。而学生阅读、背诵、记忆和理解,其目的就是掌握语文的“言”,然后形成对“意”的认知和把握。在此基础上,学生把掌握的“言与意”说出来、表达出来,这便是言说能力的培养过程。在小学高年级段的教学中,绝不能出现哑巴语文的状况,要积极引导小学生自主自由的表达,要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言说能力的重要性。如在课堂教学中定期组织演进比赛、辩论会等活动,激发学生自由表达、集体讨论和演说的实际能力。再如,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学到的语文知识点和内容进行表达、演说,确保学生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可以在生活中发光发彩,展现其价值和作用。

同时,在不断“言说”的过程中,小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以得到巩固,同时对于语文课的理解也可以上一个新台阶。在《言意共生》中,作者不仅提出了言与意和谐共存的观点,同时也指出了必须大力提升学生说的能力、写的水平,这些其实都是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四、五、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本身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语文知识点和理论内容,也具备了言说的能力,所以为他们创造机遇、提供舞台就变得更为重要。从教师的视角来说,按照《言意共生》的理念指引,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言说能力,无疑是语文教学创新与求变的重要路径,其价值十分突出。

四、 设定课堂教学的模拟情境,引发学生说的渴望

小学生在思想发育中,并未具备完全的认知能力,但对于事物、事件的思考能力已经有了一定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学习中会存在一定的困惑,此时教师为促进学生言说能力的进步,应进行妥善的教学情境设定,进而引发小学生更愿意“说”,更勇敢“说”,有利于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获取到更多关于同龄人的思维方式,由此便可改善自我不良思想的发育路径。教师此时进行的言说能力培养,应建立在充分的教学内容实践上,不脱离学生该阶段的认知范围,由此达到较高效的言说能力培养成效。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时,会形成自我的学习思想,此时教师可针对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出具体问题情境,通过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进而营造出言说能力培养环境,让学生打破心中枷锁,勇于张口去“说”。此时教师不应一味地批评指正,而是要鼓励学生,从而促进小学生能以积极心态去面对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各项难点问题,比如阅读学习及写作学习等,激发学生不懂就要问的“说”的渴望。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优越性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气氛的营造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