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发挥教学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21-08-11 17:23马华梅
考试周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马华梅

摘 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与习惯情况做出的言语反应,就是课堂评价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评价语不仅指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语言,而且还包括教師在教学过程中的肢体语言。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让学生在相对生涩的学习中增添信心,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习热情,从而为课堂高效运转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课堂教学

一、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内容:小学数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在现实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评价教学其实是一种有效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行为与习惯正确的评价语会对学生学习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反之则会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消极作用。特别是对小学学生而言,由于年龄偏小,好胜心、表现心理更强,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评价更加在意。

二、 注重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评价教学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小学数学又属于小学教育的核心科目之一。所以,评价教学从根本上不能脱离教育的根本,即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教学要从学生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在注重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的同时,还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潜质,评价内容注重科学化。

首先,小学数学教育的根本在于启蒙教育,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夯实基础。与其相对应的评价教学目的不应该局限在学生对当下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上面,还要目光长远,综合考量学习的过程与学生学习的潜能,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使学生在现阶段更加愿意学习数学、善于学习数学。再者,评价教学内容应该与教学目标相结合、相统一,科学的教学评价需要科学的教学理念来支撑。教学评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态度、认识、能力等方面。评价过程中,评价内容要客观、充实,有时候需要委婉。对于表现好、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生,要不吝于肯定评价,挖掘潜力,让他们再接再厉。对于表现一般或者较差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更多鼓励性的评价,尽可能进一步发挥出学习潜力,起到积极作用。再者,数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在教学评价中要善于抓住重点,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学会运用所学习内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面对一些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验探索答案,在探索中提出新的问题,进而再学习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总体而言,评价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要取得良好效果,需要教师树立起以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让他们尝试解决问题、提出问题,还要敢于发散思维,提出不同寻常的看法,激发求知欲。如此这般,小学数学教学将更有活力,更有效率。

三、 注重评价效果反馈

就目前教学情况而言,还存在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例如,在学生学习中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学评价言而简之,直接指出错误出现的地方,没有使用更为委婉的语言,耐心讲解,并给予更多鼓励。这就属于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可能会出现的负面反馈。即使这样的教学评价模式达到了使学生认识到错误并改正的教学目的,但不得不承认,这只是教师单方面认同的教学效果,无法通过评价及时了解到学生学习情况及思维的变化,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长期占据主动位置,学生永远处于被动位置,学习效果难以理想。因此,评价教学中要给予评价反馈足够的重视,保持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与良好的互动。例如,在教授认识三角形的相关内容后,在总结巩固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放低身段,与学生形成朋友关系,利用谈话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谈谈上完该课程后的感受和认识,收获了什么。这种聊天式的课堂,能够让教师、学生以有感而发的言语形成感情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答疑解惑,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对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有很大帮助。与此同时,教师在答疑解惑时亦要注重评价方式,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表扬、肯定与鼓励,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

四、 注重评价策略的有效性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经说过:“每个人在出色完成一件事后都渴望得到别人对他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就是鼓励人的上进心,唤起人的高涨情绪的根本原因。”所以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终究是要唤起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参与到教学、学习中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与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评价的有效性,通过评价达到应有的目的。首先是评价策略的目的性,要明确评价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通过学习实现自身的发展。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在过去一段时间的表现,重点结合目前的实际表现,还要着眼于未来,重视学生未来的发展。结合学习实际,根据不同学生在学习不同内容时可能遇到的不同程度困难,理性判断出学生学习的优势与可能存在困难的地方,有针对性进行合理评价,让学生能在学习中正确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特长与短板,扬长避短,逐渐建立起对学习的信心。同时,在学生出现积极变化的时候,要适时地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在学习中产生成功的愉悦感,进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其次是评价策略的针对性,这一点和教学中常提到的“因材施教”不谋而合。评价要具有针对性,指的就是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心理、思维、兴趣等进行不同的评价。比如,李雷是一名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善于同别的同学交流,对于这样的学生,就要多鼓励。如果李雷是一名性格外向的孩子,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就要给予更多的夸奖、赞扬。如果将对外向孩子的评价模式运用在内向性格孩子身上,则可能会出现让孩子感觉到不自然、难以接受。这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备根据不同情境、不同学生等现实因素运用不同的评价模式,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例如,在讲到“圆的认识”这一节课时,教师向学生提问: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