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模型思想的渗透途径分析

2021-08-11 17:23吴友财
考试周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模型思想渗透小学数学

吴友财

摘 要:文章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模型思想的重要性,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模型思想渗透的有效途径,主要有通过数学表象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增强思考探究,融入多种教学元素来增强体系性,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开展合作学习更好地融入模型,课后拓展中对模型进行提炼。

关键词:小学数学;模型思想;渗透

一、 引言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发展。在小学教育体系当中,数学是核心学科,对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学模型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数学交流和表达,有助于高效地解决数学问题,还有助于帮助学生更深层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数学模型思想,来增强学生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构建数学模型思想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认知能力。在实践教学当中,为了更好地运用数学模型思想,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使模型思想有效渗透到教学当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模型思想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模型思想,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模型思想的渗透有着间接性和隐蔽性,不能通过生硬的灌输来进行,而是要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去感悟,从而达到更好的内化,通过处理信息、概括、表达、验证、应用等环节,来实现模型思想的有效渗透。首先,数学模型思想的有效渗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现阶段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着明显的两极分化情况,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学生学习兴趣缺失主要由于学习过程中没有掌握规律,学习起来非常费力,甚至对以后的数学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对此,需要加强数学模型思想的运用,并且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数量关系时,就是利用数学模型思想来进行探究的,能够让学生在建模思想当中更好地感受数量关系,提高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模型思想的渗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在运用数学模型思想的过程当中体会其价值,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最后,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模型思想,来帮助学生构建模型思想的思维,使学生更快、更全面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模型思想渗透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数学表象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维

小学阶段,学生主要通过形象思维来学习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贴近的生活情境、直观形象的图像等更靠近学生思维发展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更快、更好地理解。数学模型思想的渗透最为重要的就是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学生丰富的数学表象是学生思维产生发展的源泉,而数学表象主要通过直观形象来进行积累。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有效地渗透数学模型思想,就需要教师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之后利用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习加减法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情景图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学生从情境图当中能够发现数学信息,图中四只气球,飞走了一只气球,还剩下三只气球。对表象分析完之后,才能将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联系,从而激发学生新的思维。气球从多变少的这个情境,能够让那个学生对数量变化有初步的感悟,为构建数学模型积累了足够的数学表象。相关研究发现,数学表象的构建需要经过发现、想象、重现和调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之后运用信息来对数学现象进行描述,对问题不断地调整,从而逐渐形成模型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增强思考探究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对此,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助于数学模型思想的有效渗透,同时也能通过数学思想来加深学生的思考探究。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长方形模型和正方形模型,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周长。在教学当中教师利用合作小组来进行,將模型分配到各组当中,利用讨论、探究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活动当中,借助相关工具来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时教师顺势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利用工具尺能够测量出模型的周长,但是如果没有工具尺,该怎样来算周长呢?问题的提出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有助于加强对学习内容的探究,从而有利于在课堂当中更好地渗透模型思想,来帮助学生学习周长的计算公式。

(三)融入多种教学元素来增强体系性

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不断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数学模型思想是一种数学学习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数学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将多种教学元素融入其中,来增强学生的联想,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总体知识的能力,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多种教学元素的引入能够有效提高模型思想的渗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在学习“两位数乘法”这部分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构建模型思维,在个位数相乘的基础上做分拆,引导学生利用乘法运算法则来推导,这样的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学科具有体系性特征,在教学当中为了更有效地渗透模型思想,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增强体系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知识有着一定的抽象性,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很难将知识脉络理清,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脉络,增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此过程中数学模型思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将抽象知识具体化,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认知能力。

猜你喜欢
模型思想渗透小学数学
明暗交织话建模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