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探究

2021-08-11 17:23杨琼兰
考试周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杨琼兰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行业的教育目标也不断随之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日常教育活动时要注重结合学科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一、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还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结构思维,真正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全面发展,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原因

数学核心素养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次,新课改不断推行,传统教育方法已不适合目前新课改的教育要求,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真正地把学生放到课堂主体地位。另外,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的发展要求,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学生积极健康成长的必要手段,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课堂上,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真正地将数学核心素养理念落实下去。

三、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核心素养现状

虽然目前国家已经实行了新课改,但部分思想陈旧、年龄大、懒散的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当中还是更多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就导致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很好地开发学生数学思维,自然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在一些偏远小学学校和教师都没有重视核心素养理念的培养,还是以学生分数为主要教学目标,这样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有些学校虽然落实了核心素养理念的培养,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并没有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式过于表面化,无法达到真正的实际作用,所以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教师层面都应该将核心素养理念作为学生的发展目标,同时能够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点

首先,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维,再用数学思维能力去解答问题,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其次,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与实际数学应用能力相结合,这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之处。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全面地去看待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并能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

五、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目前大多数学生面对枯燥的课堂,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完全提不起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果教师还是照本宣科地进行教授,只会让学生越来越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运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数学,增强自身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学生在学习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什么是周长》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在此过程中理解周长的概念,并能够初步測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并通过教师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初步了解周长,教师可以播放两个圆形同时围绕不同周长的物体跑,并让学生说一说谁先到达,通过播放有趣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本堂课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都分发适量的树叶,并提出问题:请大家根据手中的树叶,说一说你们对于周长的理解,再举出身边例子,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观察树叶和周围事物,猜想什么是周长,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画周长,使学生领悟出物体的边线总和即为周长。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了解什么是周长,再把周长与实际生活相连接,加强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了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模式思维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数学训练,让学生在思维方面得到发展,这样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在不同方面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桃子》这一课时,教师需要结合分桃子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多少个?”,学生列出算式“68÷2=”,教师让他们独立思考,估一估每只猴子大约分到几个桃子?交流后,再让学生算一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用小棒代替桃子,动手分一分,并与同桌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让学生亲历分物与口算的过程,为列竖式打下基础。最后再鼓励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表示出来,借助分小棒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沟通口算除法与笔算除法的联系。

《分桃子》是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当学完本单元的内容后,教师把以往的学习知识与本单元的学习知识链接,制作与本单元知识点相关联的思维导图,这样便于学生通过观看思维导图,更清楚地明白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思路和关于除法知识完整的思维结构,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时可以布置关于日常生活中的除法应用,比如算一算家里的碗筷、拖鞋是多少钱一双之类的生活除法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数学的数学模式思维能力。

(三)提高学生日常生活中数学应用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不仅仅为了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还要把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在应用的过程中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