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生态美学

2021-08-11 20:51赵学强王云飞林玫伶于淑欣
艺术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生态美学中西方

赵学强 王云飞 林玫伶 于淑欣

摘要:中国生态美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门新艺术美学的意识形态,生态美学是我国在新的历史局面中当代美学理论研究的关键推动力,也是丰富具有中国当代艺术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成分。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论在我国实现了充分的本土化,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走出了适合自身的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添砖加瓦的同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生态美学理论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增添了鲜活的血液。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西方;生态美学

中图分类号:B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9-0-02

1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结束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现,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部分也随之出现。年轻时期的马克思大量阅读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哲学家的文艺作品,吸收了其中的可取之处。首先,在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的影响下,他认为人的本质是思想和理性,没有意识到文艺和物质生产之间产生的关系;之后他在了解了资本主义的真实面目而转向唯物主义后,受费尔巴哈“人本思想”的启发,开始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进行创作,将人的文艺活动书写在了历史画卷中,这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夯实了客观的理论根基。

从理论价值来说,马克思的文学艺术理论的概念和原理为我国文学艺术理论提供了支撑。马克思的文学理论是一种辩证科学的理论,其文学理论的内容已在实践中经受了多次考验。从实际角度来看,马克思的文艺理论对我国文艺建设具有不可动摇的现实意义,这是客观现实。我国文艺理论以马克思的文艺理论为支撑,不拘泥于固有模式,灵活运用,推陈出新,为我国文艺建设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1]。

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相同,生态美学也是在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后应运而生的。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一支,生态美学的发展也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生态美学概述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包括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联的科学学科,美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现实之间美学关系的哲学学科。这两个主题在研究人类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特殊的整合点,在这一基础上,生态美学得以发展。

“美学”一词于1735年由德国学者鲍姆加登第一次提出,后经日本学人中江肇民翻译后传到中国,由我国美学大家王国维定译后得到了大家的普遍接受。虽然这个词是从国外传入中国的,且国内也是近代以来才出现美学这门学科,但是审美作为一种艺术方式始终贯穿于中国悠远的历史长河中,是以美学也以不固定的形式存在于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当中[2]。

生态美学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生态学和美学的有机连接,当时生态学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快速渗透到了其他领域。1994年左右,中国学者提出了生态美学的主题。2000年底,中国学者发表了生态美学专著,这意味着生态美学在我国得到了更加系统、细致的讨论。

3 中国生态美学的起源与成长过程

3.1 中国生态美学的产生

生态友好型美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1960年以来,在近代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下,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全球都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直接威胁到了人们的健康和安全。针对这种现实状况,各国国家领导人和国际学术界都增加了对生态与自然环境问题的关注,我国也不例外。

与此同时,生态美学的研究和提出也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环境下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必然需要。环境和生态友好的形成与发展并不局限于在美学意义上产生了生态文明这一结果,生态美学的继续发展和深化也意味着其摄取了更加丰富的养分来壮大生态美学这棵大树。我国的文化和历史遗产是国人的精神根基和自信之源,而包括古代生态思想与审美在内的古代哲学思想都是我国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哲学思想为当代学术界提供了研究范本并占有重要地位。当代学术界强化了我国古代多种文化形态思想与生态审美智慧理论之间的联合建设,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为新文化的成功传播和中华民族在21世纪中叶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3.2 中國新时期生态美学的成长过程

回首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生态与美学研究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将其分为3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87年至2000年。我国最早的介绍文艺生态学的著作是《文艺新术语的词典》,该论著将文艺学和生态学这两个概念组合定义为“文学生态学”。而我国介绍“生态美学”的第一篇文章是1992年鲍昌翻译的俄文作品《国外生态美学》,作品详细描述了当时在欧洲兴起的环境美学。20世纪90年代,我国首次出现了生态美学的概念,海南省作协首次召开了我国在精神生态与文学研究方面的大型国际综合性学术专题研讨会——“生态与文学”,可以看出,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国际文坛及学术圈层在生态保护方面具有极强的自发性。鲁枢元教授于1999年开创的学术出版刊物《精神生态通讯》成为我国研究生态精神的重要平台之一,此刊直到现在还在发表,足以看出其对于生态美学的重要影响和贡献[3]。

第二个阶段是2000年至2007年。生态美学在这个阶段表现出继续推进的良好发展局面,同时生态文艺学和环境美学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2000年1月,我国在举行了“21世纪生态学与文学研究”研讨会之后,又组织了“全球化与生态批评”专题研讨会。2001年11月,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会也对生态与美学的发展起到了引导和促进协调的作用。次年6月,《中国文艺生态思想研究》一书出版,作者张皓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古代儒、道、佛三家的生态智慧和美学观。2005年3月,张海荣的著作《生态伦理学与生态美学》出版,这本书将当代生态伦理学与生态美学结合,在无比激烈的社会圈层中凝望生态美学的建设和意旨。8月,鲁枢元教授出版的《生态批评的空间》则从多个角度出发阐明了有关生态伦理文学与中国生态伦理学批判的一系列主张和观点。

第三个阶段是2008年至现在。2007年10月,胡锦涛首次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和结论,之后以生态文明为重要内容和目标,指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相结合,对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和重要性进行了详细分析。这对我国现代文学艺术社会生态理论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我国能够在该领域的探索正式进入国际视野。在国外,几乎所有研究中国现代生态美学和生态环境美学的理论家的研究成果都得到了翻译和详细介绍。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我国研究者深化介绍和剖析中国古代儒学、道教和佛教在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学美学方面的智慧,初步研究了我国各时代的生态文化以及其中可能容纳着生态美学智慧的生态文学资料源,举办了约10场关于生态美学、生态文学和环境生态文学的学术研究讨论会,出版发表了10余本与生态美学和环境生态文学有关的教科书和相应文章,并提出了一系列要紧的学术见解。显然,我国对于生态美学的理论研究正在逐渐迈入国际行列。在一系列成果的影响下,生态美学和环境生态文学实现了从未得到广泛的理解到现在被逐渐认可的转变。2005年8月,在青岛师范大学举办的首次环境生态美学单元研究讨论会议和相关的国际学术研究讨论会议,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放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非常盛大的一场生态美学和环境生态文学研讨会。

4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出发展望中国生态美学

虽然生态美学是由西方学者首先提出来的,但从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研究来看,有关生态美学的学术成果大多集中在中国。这种学术现象之所以出现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西方对于环境美学的研究较早成熟;二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三是在应对全球生态危机时中国学者在生态美学的批判道路上有了新的方向。

由于环境美学在西方的研究发展较早成熟,西方学者大多会将环境美学和生态美学视为同一概念,最多也是在环境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的基础上将生态美学理解为“生态的环境美学”。而21世纪初,我国生态美学领域的诸位学者将西方有关环境美学的著述当作理论源泉和实践参考翻译介绍到我国,推动了我国生态美学的发展。

自2007年党的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以来,中外学者对中国生态美學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环保美学运动在世界普遍兴起,80年代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逐步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中国学者于90年代中期开始了对生态美学的摸索。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2007年率先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这意味着我们已经从社会和国家层面上确认了生态美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生态美学思想其实是在响应如何解决全球生态危机这一问题,而有关全球现代化生态美学的批判性思想在不知不觉间中引导着中国学者的思路产生了转变。我国古代“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能与现代化生态美学思想产生共鸣,是我国在构建生态美学思想时本土的、理论上的丰富源泉,而西方国家则比较缺少这样的理论资源[4]。

以以上三方面的原因为借鉴,中国学者在确定未来研究发展策略与研究方向时也要做到三点。

首先,要更充分地借鉴吸收西方生态与环境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西方的美学成果收获颇丰,我国在生态美学理论的研究上与西方差距较大。同时,西方环境美学在21世纪又有了飞速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在构建研究生态与环境美学的关系时,应充分吸收借鉴西方美学的相关成果。

其次,要自觉以我国生态美学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为基础和指导。必须大力主张并宣扬我国的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理念,以应对人类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理念的提出有效指导了生态美学的研究,指导我们着力解决现存的、有缺陷的生态审美观方面的问题。生态审美观就是符合人类生态社会价值观的、新型的审美观,衡量生态审美观以及审美行为正误的重要标准是其是否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研究者应该在我国传统生态美学和现代化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剖析我国现存的生态审美观的缺陷,分析传统生态审美观对当前生态审美观具有的借鉴意义,探究进行传统生态审美知识教育的各种有效途径,为我国生态美学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要合理有效地接纳传统思想文化,注重生态平衡转化。中国的传统社会是典型的农耕社会,自然规律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彼时的自然主义价值观就是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而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也存在美化自然的种种现象,如儒家忽略了自然中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和残酷性,一味地坚持“生生之德”的自然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一直强调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和看待生态问题,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前的社会生态问题,深入思考古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当代生态哲学思想的内在关联,避免照猫画虎[4]。

5 结语

中国生态美学是由众多专家学者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重新建立的社会主义生态美学,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生态美学的一部分。生态美学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生态美学这棵大树在中国愈发枝繁叶茂,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我国生态美学的发展是曲折上升的运动,今后,生态美学理论思想也将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我国实现螺旋上升式的发展,期待今后我国在生态美学领域继续取得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虹志.试论马克思文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大众文艺,2019(21):49-50.

[2] 曾繁仁.生态美学——曾繁仁美学文选[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20:1-3.

[3] 曾繁仁.论我国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71-78.

[4] 程相占.中国生态美学发展方向展望[J].求是学刊,2015(01):119-122.

作者简介:赵学强(1976—),男,山东潍坊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与理论。

王云飞(1996—),女,山东淄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景观。

林玫伶(1996—),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景观。

于淑欣(1996—),女,山东枣庄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生态美学中西方
建构人本生态美学的开创性努力
曾永成美学研究之路述评
怀特海有机哲学审美经验观的生态学审视
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探究
谈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初中英语教学
和谐之美
浅谈绿色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
父亲角色在中西方家庭教育中的差异性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中外近现代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