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探索

2021-08-11 01:22王堂宏
学周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STEAM教育理念信息技术教学中小学

王堂宏

摘 要:社会在不断地发展,随着信息技术与社会各行各业的融合,在教育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学校的主要教学课程之一。针对现阶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显性的问题,比如教师教育理念不够健全,在落实方面浮于表面等,都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STEAM教育理论逐渐进入了信息技术教学者的视野,他们开始发现这种教育理论能够帮助中小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本文对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STEAM教育理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0-00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0.030

STEAM教育理念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基于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教学领域不断地探索所获得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包含了科学、技术、工程等各个学科的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方式。这种理念背景下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要求教师能够对STEAM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并且结合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STEAM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中小学各科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一直以来都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最初教师也选择了口头讲授为主的方式,但久而久之会发现学生对该课程失去了兴趣。信息技术教学应当建立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仅仅通过教师的理论教学来完成整体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教学需要让学生接触多媒体软件和电脑操作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对信息技术产生学习欲望。随着新课改的发展,STEAM教育理念融入了信息技术教学,教师群体逐渐发现可以利用除普通的软件技术之外的硬件平台,或机器人技术、3D打印技术等来帮助中小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掌握能力。因此,在许多中小学,STEAM教育理念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需要教师学生和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避免这种新的教育理念逐渐被架空。

二、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行各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应当向中小学靠拢,而不是仅仅停留于高等教育层面。在中小学阶段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成为人们的共同认知,通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甚至可能激发学生在这方面的才能,因此中小学也需要更新相关的教育理念,将STEAM教育理念引进课堂教学能够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些弊端,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成为一门更加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的课程。

(一)STEAM情境性理念的应用

新课改对于中小学各科教学提出的最关键的要求在于为学生学习营造相应的学习情境,因此,情境教学的方式成为教师的普遍认知,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情境性的教学理念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而STEAM教育理念当中情境性教育理念占据了主导位置,将情境性的理念应用于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中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学习欲望,对相关的硬件软件设施产生好奇心理。教师恰当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导入,使得教育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且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教师在课堂中设置相应情境时,应当把握这种情境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密切程度,且能够展示信息技术课程的相关内容。例如,通过播放视频或图片,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营造一种传统的生产流水线场景,也可以发动学生自行组织模拟传统生产流水线的具体场景,让学生感知传统生产过程与应用信息技术之后的具体生产过程之间的差别,如果采用机器人或将一些信息技术融合到生产过程中能够大大提升生产效率。这样一来,学生通过教师所创设的生活化情境,能够更加充分地明白相应的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和作用,不仅获得了新的认知,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更加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求知[1]。

(二)STEAM协作性理念的应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但并不是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确保了学生自主学习机会的获得,同时也能够建立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种互助意识。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运用STEAM教育所倡导的协作性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在设计信息技术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时都需要以提高总体的教学效率为最终目标,在过程中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模式,通过督促学生小组之间互相协作,分配任务完成目标,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创新和敢于思考的能力。另外,在学生的表达能力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发言的机会,帮助学生进行提升,例如教师通常会在讲解完有关的信息技术知识之后提问学生,要求学生的言语表达具有一定的书面性和综合性,不仅能够表達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尽可能地提出对所学内容的建设性想法。依据这样的要求,学生能够更好地对自己的各项能力做出评判。小组之间鼓励互评,一方面增加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前期的写作学习获得最佳成效,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2]。

(三)STEAM体验性理念的应用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脱离了信息技术科目设立的最初目的,仅仅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来完成教学任务并不科学。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也并没有对信息技术课程体验性提高重视,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主动性,主动交流,主动认知,主动解决问题,主动探索创新,让学生能够在前期有效导入的基础上,长时间保持在学习的状态当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得到新的提升。

猜你喜欢
STEAM教育理念信息技术教学中小学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讨
STEAM教育理念“入户”幼儿园
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