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2021-08-11 01:22朱庆格
学周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初中生培养核心素养

朱庆格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日益受到关注。在核心素养备受关注的今天,每个中学生都应具备这一基本素质,因为它与每位学生毕业后社会生活中的工作息息相关,甚至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和今后的处理工作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利用课堂时间和教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如今语文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初中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0-00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0.036

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是初中阶段,而语文作为初中的重点课程更应受到重视。初中语文学习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从而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此同时,语文课堂中的综合性教学对学生身心发育的推动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可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语文学科作为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学科,一直备受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习语文的关键,具体体现在语言的框架建构、审美的鉴赏和组成、自古文化的理解、思维的发散等。由于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核心素养是每个学生必备的素养,同时它也为初中阶段学习其他学科以及生活常识、人文知识等方面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因为语文学科是每个初中生必须要掌握的课程,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我国当前部分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况,并不利于培养中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一,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老套,主要表现为教师灌输式讲课,通过课后进行练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下感到方式单一甚至疲惫,从而失去了对语文的学习乐趣。第二,部分语文教师以应试教育为主,讲授语文知识也主要选自于书本教材,这样的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且枯燥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为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具备更加专业的能力素养,是语文教学课堂更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保证。教师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就没有任何可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一是要向学者型教师靠拢。教师要通过主动学习和集中培训持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让最基本的读写能力得到加强,同时还要注意不断提升自己的心智和人格,让自己拥有更高的道德情操。同时,还需要主动转变过去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想法并加以科学分析,从而让自己从多方面向学者型教师靠拢。二是要向智者型教师靠拢。在教学过程中,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起的是引导和把控的作用,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高效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三是要向实践型教师靠拢。要敞开心扉主动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充分把握他们的兴趣点。要主动走出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一些实践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提升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提升了课堂效果。

(二)教学理念和方式的改变

彻底扭转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保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新课改对于教学方式和理念有了更高的要求,其要求以学生为核心,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一是要彻底摒弃传统的应试理念。教师要深入学习新课改的要求并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在思想和行动上彻底改变应试的理念,而将素质教育放到最核心的位置,只有在思想上真正改变了,才有可能在日常工作中首先考虑到学生素质的提高。二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作为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将书本知识、学习能力和具体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教师要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入手,结合课程实际情况决定授课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更是要注意将书本上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结合起来,让学生有参与感,在感同身受中高效掌握知识。三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开拓思维。初中语文学科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不同,更需要加强自我学习和日常知识的积累。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学习,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从而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强化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学科的关键所在,没有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作为基础,很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要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更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主要体现在语法、词句、句段篇、标点、修辞、结构等方面。新课标对初中语文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掌握基本的词汇、语法,有助于找出文中的重难点,要熟悉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并对课内外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常识进行积累。新课标注重对文学知识的积累和掌握,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如果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相关基本技能掌握牢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重视阅读教育

阅读教育不单单指课内阅读,还包括对课外材料的阅读。课内阅读主要是指教材中的文章,教师可科学地引导学生学习文学作品,丰富学生的知识素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感和鉴赏力。课外阅读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挑选读物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新课标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提出了新的建议,具体体现在阅读速度、文学体裁以及数量等,表明教师应对学生阅读的评价更加关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许多教师和家长都不赞同课外阅读,认为课外书属于“无用书”,一些家长甚至觉得阅读课外书会耽误学生的语文学习,所以反对学生看教材以外的阅读材料。现阶段,教育水平不断提升,阅读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因此很多教师也对课外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

猜你喜欢
初中生培养核心素养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