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实践中提升小学生“真对话”的能力

2021-08-12 12:56毛晓晓
关键词:小学英语

毛晓晓

摘   要:提升高年级对话课中“真对话”的能力,在整个对话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话题”交流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结合高年级对话教学磨课的实践经验,以PEP7 Unit4 I have a pen pal B lets talk为例,探寻“真”对话课教学的有效方法,以此促进上好高年级对话课,从而提高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小学英语;高年级对话教学;“真”对话课;深挖话题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16-0035-04

小学英语PEP教材自改版以来,“长篇对话”就成为了小学英语新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传统的功能性对话向理解性对话转移,并且出现了话题转移、多人参与的对话形式。不仅为学生的学提供了丰富的对话文本材料,同样也为教师的教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可创造性素材。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停留在机械式问答、模仿性输出对话等简单层面上,没有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没有促成学生积极表达的欲望,这就是“假”对话,也是低效的对话课堂。

因此,笔者以PEP7 Unit4 I have a pen pal B lets talk 对话的磨课过程为例,来谈一谈小学高段对话教学中如何挖掘话题、丰富话题、转换话题、延续话题,让学生围绕话题,在教师的引领下,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形成自主、高效、有意义的语言输出,从而达成提升“真对话”能力的教学目的。

一、解析教材,挖掘话题,让学生有话好说

教师必须站在单元整体的角度解读教材,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吃透教材的重难点,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综合运用。本节课的中心话题的是“pen pal”(如图1),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交笔友,学生通过A部分的对话课学习能听懂、会说、会认读关于爱好的动词词组,并能用英语介绍自己选择的笔友。该课时是B部分的对话,通过John和吴一凡聊笔友的情景,让学生明确句型Does he …?以及其回答的语义,并感知其语用情景。学习的最终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善于应用已有的知识去交换信息、交流自己的择友标准和自己的朋友信息,以此来表达感情。对话教学中要实现真实的交流和对话,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采取深挖话题的方法,让学生围绕话题激发思维,有话好说。

教材当中围绕Wu Yifan的笔友展开交流,授课教师找到谈论自己笔友的这个话题点,并让学生围绕这个核心话题展开交流,对这个笔友的信息进行提问,这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也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产生表达语言的欲望,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关键词提出有效的提问(如图2)。

T: Boys and girls, Wu Yifan has a pen pal. Do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him?

Ss: Yes.

T: Lets look at the mind-map, can you ask some questions about him?

Ss: Where does he live?

Whats his name?

What are his hobbies?

How old is he?

很多教師认为让学生提问其实是一个风险较高的举动,他们总是顾虑学生问不出来会造成冷场。其实教师不断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启动运转的过程,在这节课上,这个环节正在自然地生成,教师启发、学生一步步被激发的过程就是“真对话”的过程。

二、激活旧知,丰富话题,让学生有话能说

对话课中,师生间的对话往往来回一、两个回合便简单收场,有质量、高思维的交流很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丰富话题,让对话开展面更广,让学生真正做到有话能说。

(一)激活本册教材中的旧话题

PEP教材的单元话题在编排上是有一定连贯性的。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复现同册教材中的相关话题,既可以充实现有话题,又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本节课在猜测教师笔友的环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领会Does的一般疑问句,授课教师滚动复现了第一单元的出行方式,也是让学生有话可说。(如图3、图4)

T:Mr. Wang has a pen pal on website. He is a teacher. Do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my pen pal?

S:Does he teach ...?

T:And can you guess how does he go to work?

S:Does he go to work...?

(二)激活本单元教材中的旧话题

PEP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每个单元的A部分和B部分各有一个对话,我们不难发现,两个对话之间是有紧密联系的。A部分是本单元初始话题交流的开始,是新授知识的开始,主要以教师引领教学为主。而B部分是A部分知识的延续,学生在A部分对话和单词教学的学习之后,能够用新句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A部分的知识复现,让整个单元的话题进行有效的融合,为学生开展对话奠定基础。

这节课因为是赛课,学生并没有学过A部分,那到底怎样把A部分的hobby和本节课的核心句型教授做一个有效的衔接,授课教师巧妙地参考教参,这也是他设计的一个亮点。(如图5)

左边部分的答案是Lets try 部分笔友信息的一个总结:The pen pal is a student, he is 11 years old.右边是对笔友的hobby 的猜测,在比赛这个特定情况下,是对未学内容hobby的一个呈上,也是对难点句型Does he...?的一个启下。猜测爱好,加深对一般疑问句的语用,瞬间激发了学生自主表达的欲望。

T:We know the pen pal is from Canberra. Can you guess his hobbies.

S1:Does he like playing football?

S2:Does he like listening to music?

S3:Does he like drawing pictures?

S4:Does he like climbing mountains?

在对话中寻找和验证猜测(如图6),列举学习爱好表达的句型:

What are Johns hobbies?

He likes doing word puzzles and going hiking.

三、关注方法,转换话题,让学生有话会说

修订版PEP教材的高段对话往往篇幅较长,话语轮多,话题也不止一个,这样真实的语境更加符合生活实际,也给学生创设了更多的交流话题。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及时运用教学策略,进行话题的切换,帮助学生在不同话题中依然能够有效交流,做到有话会说。教材中在转换话题时,一般会出现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也便于教师教学。

PEP英语高段教材中很多长篇幅对话的编排都采用了转换话题的模式。对话中的话题转换,一般都有过渡的句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本课时中承接前文的句子是: like those, too.这句话是文本意义理解的核心,教师在教学中,自然转换了话题,在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意义。(如图7)

T:Does he like doing word puzzles and going hiking ?

S:Yes, he does.

T:What about our friend John? What does he say?

S:I like those too.

T:What does “those” mean?

S:It means doing word puzzles and going hiking.

T:What does the two Johns like?

S: They all like doing word puzzles and going hiking.

T:So they have the same hobbies.

四、提升運用,延续话题,让学生有话多说

在对话运用中,学生容易停留在简单层面进行单词替换,其实这仍是简单的模仿性输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联系,进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对话。每位学生的想法不尽相同,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内容也不一样,所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样,在课堂拓展提升环节,可以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本课知识、本单元知识即时生成对话,不需要刻意追求对话的唯一性和标准性,关键是激发学生自主表达的欲望,让他们有话想说。

本节课中,对话的延续是采取选择自己的新笔友的方式进行,在课堂中学生充分打开思路,运用已学的句型进行了有效的“真”对话。(如图8)

S1:I have a new pen pal.

S2:Boy or girl?

S1:A boy.

S2:Does he like swimming?

S1:No,he doesnt.

S2:Does he like reading?

S1:Yes,he does.

S2:Whats his favourite season?

S1:He likes summer.

S2: I like summer, too.

综上所述,有效的“话题挖掘”,是提高对话教学的利器。话题的挖掘需要教师在深入文本解读的前提下丰富话题、转化话题、延续话题,进而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有话多说,从而达成有活力、有深度的英语高段对话真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单   静.关于对话教学实施的几点建议[J].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14(000),003:22~24.

[3]徐腾飞.小学英语学科“文本解读”策略探索[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5,(2):4~7.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综合版块教学活动层次性设计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基于策略指导的语篇教学活动层次性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多元化单词记忆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