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与药效的“相生相克”法则

2021-08-12 07:42韦淄铉谭龙
食品与健康 2021年8期
关键词:乙醛药效类药物

韦淄铉 谭龙

坊间有很多关于“食物相克,同吃致病”的传闻,但以大部分人的正常饭量而言,这些说法并不可信。不过,某些食物和药物之间却真有“相生相克”法则,需要您谨慎对待。

“相克”,不能同时吃

1. 西柚+几乎所有药物——药物代谢受到影响 

大多数药物进入人体后都需要在肝脏进行酶代谢。如果患者食用了西柚,肝药酶的正常功能就会被西柚中的呋喃香豆素所影响,从而延长药物降解的时间。而且,西柚中的柚皮素也会加快药物被肠道吸收的速度。这样一来,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会升高,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甚至是休克。所以,服药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西柚。

2. 酒类+部分抗菌药品——双硫仑反应 

服用抗菌类药物,如头孢、酮康唑、甲硝唑等,不可饮酒。如果饮酒,酒精和抗菌类药物之间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令人体出现严重不适。

乙醛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喝酒后,乙醇在人体内首先会被氧化形成乙醛,乙醛再被氧化为乙酸,最后被排出人体。如果在服用抗菌类药物的同时喝酒,乙醇和抗菌类药物会对乙醛的代谢产生抑制作用,延长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时间,导致乙醛在人体内大量堆积。患者会因此出现“乙醛中毒”现象——面部潮红、有眩晕感、反胃恶心、焦躁心悸等,严重的甚至会休克或死亡。因此,服用抗菌类药物后,一定不要喝酒。

3. 牛奶+某些药物——药效有所减弱 

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时,注意不要喝牛奶。牛奶中富含的钙、铁等营养物质,会和含有四环素、红霉素的藥物产生反应,形成稳定的难溶性盐类。难溶性盐类不仅会降低药物在肠道的吸收速度,甚至有可能分解掉某些药物成分,不利于患者治疗疾病。所以,服用抗生素药物和喝牛奶中间需要间隔两小时以上,更不能用牛奶代替水送服药物。

4.香烟+几乎所有药物——负面影响

香烟能对几乎所有的药物产生负面影响。烟草中的一些物质会减弱食管肌肉的活动功能,使胃部内容物出现滞留现象,延长药物被肠道吸收的时间,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烟草中的一些物质还会使肝脏中的酶活性增强,加快药物的分解排泄,从而导致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达不到治疗标准,降低药效。同时,在服药期间吸烟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也会提高。所以,应当在服药后两小时再吸烟。当然,不吸烟是最好的。

“相生”,提高药效

1.脂肪类食物,可增强脂溶性药物的疗效

高脂肪饮食的习惯非常不利于人体健康,会增加肥胖症、高血脂、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疾病的患病可能性。但对某些缺乏维生素的人群来说,服用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脂溶性维生素的同时,适度选择含脂肪的饮食,可增强药效。但请注意,是适当食用含脂肪的食物,不要大量食用,否则有害无益。如果您是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则不可尝试这种方式。健康的脂肪类食物包括坚果类、黑巧克力、牛奶、酸奶等,不推荐食用油炸的高热量食物。

2.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可辅助改善缺铁性贫血症状

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体内缺乏铁元素,而维生素C能使难以被吸收利用的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对非血红素铁(三价铁)的吸收有促进作用,可以间接地辅助增强铁剂类药物的药效,对贫血症状起到改善作用。常见的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水果类,如鲜枣、柚子、橘子、猕猴桃、番石榴等;蔬菜类如白菜、西红柿、芹菜、红椒、黄瓜、甘蓝等。

3.酸味食物,可以帮助药物吸收

胃酸刺激胃蛋白酶原才能产生有助于人体消化的胃蛋白酶,如果胃酸过少则不能达到对胃蛋白酶原的刺激作用,人体就会发生消化不良。所以,胃酸过少的人群在服用促进胃酸分泌,或者是可以增强胃蛋白酶功能的药物时,适当地食用酸味食物,可以更好地辅助药物发挥作用。常见的酸味食物有乌梅、山楂、五味子、柠檬等。它们在对药物起到辅助作用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滋养肝脏。

4.高膳食纤维食品配合“益生菌”,帮助调整肠道微环境

膳食纤维类食物如蔬菜、薯类、豆类等,不仅可以帮助降低心脏病的患病风险,也可以降低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发病概率。服用“益生菌”不仅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有利于排便,还可以维持肠道内菌群的平衡,促进消化。因此,高膳食纤维食物配合摄入“益生菌”,可以减少体内脂肪堆积,帮助肠道保持良好的微环境,从而建立起益于人体的肠道菌群。

猜你喜欢
乙醛药效类药物
药品带量采购政策下某院心脑血管类药物的采购情况分析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对血脂、炎症指标的影响
药效一整天
他汀那些事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药效
基于数字实验探究乙醛的还原性
纸质包装材料中甲醛、乙醛向食品模拟物改性聚苯醚的迁移行为
对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实验的改进
新制Cu(OH)2氧化乙醛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