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2021-08-13 07:41张云艳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超声科天津3019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4期
关键词:瓣膜先天性心脏病

张云艳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超声科 (天津 301900)

内容提要:目的:探讨心脏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20年8月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668例临床资料,所有孕妇均同时进行常规三级超声和心脏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及诊断效能。结果:668例孕妇中最终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31例(4.64%),其中包括10例(1.49%)室间隔缺损、7例(1.05%)心内瓣膜缺损、6例(0.90%)三尖瓣下移、5例(0.75%)主动脉弓狭窄及3例(0.45%)单心室;心脏超声组诊断准确率(90.32%)高于常规超声组(62.29%),漏诊率(6.45%)低于常规超声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组灵敏度(91.47%)、特异度(97.68%)均高于常规超声组(64.22%和9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高,误诊率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先天性心脏病一般是指胚胎发育初期胎儿心脏及大血管形成时出现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疾病,其发病与遗传、环境、母婴感染及辐射等多种因素有关,且其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1]。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产后存活率极低,对于部分存活的患儿,不仅生活质量差,而且还给患儿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明确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对于预后十分重要。目前,超声诊断已成为常规的孕检项目,在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中具有重要作用[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本院应用心脏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20年8月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668例临床资料。纳入标准:所有孕妇均同时进行常规三级超声和心脏超声检查,均为单胎妊娠,配合度及依从度良好,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多胎妊娠,各种妊娠期疾病。根据孕妇不同产检方法,将其分为常规超声组和心脏超声组,年龄22~45岁,平均(27.44±6.17)岁;孕周21~30周,平均(23.71±4.36)周;初产妇308例,经产妇360例。

1.2 方法

超声仪器选用飞利浦EPIQ5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置为4~8MHz,检查人员均为具有专业技能的医务工作者。常规超声组采用常规三级超声,孕妇全身放松,平卧于检查床上,检查人员使用探头分别对胎儿发育状况、胎盘完整程度及其周边组织等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根据孕妇个体差异调整探头频率。心脏超声组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孕妇平卧,全身放松,检查人员采用超声探头对胎儿心脏进行超声检查,先观察胎儿心脏位置、大小、心率情况,然后分别对心脏血管、左右房室、主动脉弓及动脉导管进行仔细检查,最后观察房室活动情况、管腔大小及上下腔静脉连接是否正常、心瓣膜是否缺损、二/三尖瓣血流是否正常等。

1.3 观察指标

记录和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及诊断效能,诊断准确率以病理学检查及引产胎儿尸解为判断依据。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的病理检查结果

668例孕妇中最终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31例(4.64%),其中包括10例(1.49%)室间隔缺损、7例(1.05%)心内瓣膜缺损、6例(0.90%)三尖瓣下移、5例(0.75%)主动脉弓狭窄及3例(0.45%)单心室。

2.2 两组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比较

心脏超声组诊断准确率(90.32%)高于常规超声组(62.29%),漏诊率(6.45%)低于常规超声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脏超声组2例漏诊均为室间隔缺损,1例误诊为心内瓣膜缺损;常规超声组9例误诊包括室间隔缺损(5例)、心内瓣膜缺损(3例)及单心室(1例),见表1。

表1.两组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比较[n(%)]

2.3 两组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比较

心脏超声组灵敏度(91.47%)、特异度(97.68%)均高于常规超声组(64.22%和9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比较

3.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常见先天性畸形疾病中的一种,其发病多由于遗传、环境、感染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先天性心脏病谱系广,包括多种具体分型,部分患者可同时合并多种畸形,病情较轻者可以终身无症状,重者出生即出现严重症状,如缺氧、休克甚至死亡等。报道显示,该病部分患者在5岁前有自愈的机会,少部分轻微畸形患者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因而无需治疗,但大多数患者需进行手术校正畸形[3]。研究表明,孕期诊断对于改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目前,临床上一般在妊娠18周~22周左右通过超声检查,可有效诊断出该病。近年来,随着医疗器械及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既往的常规三级超声已不能满足临床的诊断需求。心脏超声作为目前唯一能动态显示心腔内结构、心脏的搏动及血液流动的仪器,可从多角度、多切面观察心脏组织和结构,从而提高患者临床的诊断准确率,由于其对人体无损伤且诊断效能高,已成为目前临床检查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5]。本研究结果显示,心脏超声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常规超声组,漏诊率低于常规超声组。同叶长空[6]相关研究报道一致。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三级超声,心脏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高,误诊率低,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瓣膜先天性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心瓣瓣膜区流场中湍流剪切应力对瓣膜损害的研究进展
“烂”在心里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Smog in Los Ange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