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2021-08-13 13:58颜茂盛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初中物理方法

颜茂盛

摘要:在初中教学中,物理凭借强逻辑性和科学性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让初中物理教学更有意义,成了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探究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以期给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  问题情境  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课堂中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将学生带入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自我探究,构建自己的思维体系,拥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对新知的认识程度,全面构建高效课堂。

一、结合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将物理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并更加透彻地认识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如在教学“相对运动”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在我们平日的生活中,当我们坐在公交车上前行的时候,望向窗外,道路两旁的树和房屋是怎样运动的呢?”学生联系实际后回答:“当车向前运动的时候,树和房屋是向后运动的。”教师继续提出问题:“那么,树和房子真的在运动吗?是不是眼睛骗了我们?”就这样,教师通过引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学习积极性最高涨的时候,让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物理原理,并向学生介绍相对运动的知识。初中生的好奇心十分强烈,教师通过生活实际问题,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就能有效创建有趣的初中物理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结合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物理学习离不开实验,对物理这门实验型、探究型学科来说,学生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只有在实验中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的物理原理。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可以与实验相结合,明确物理规律的研究离不开实验数据的支持,并设计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压强”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平日的生活中,你们能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吗?运用什么样的方式能让我们简单地测定出大气压呢?”提出这些问题后,学生会陷入思考。这时,教师可以安排“用玻璃管水柱测量压强”的实验,实验通过管内外水银柱液面的高度差来测定大气压。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能真实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加深对压强这个知识点的理解。

三、结合旧知识,创设问题情境

常言道:“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旧知识来理解新知识是学习的良好方法。知识之间的联系是细致的,课本章节的安排也是极具规律,且循序渐进的。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与旧知识相结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细致。

如在教学“物态的变化”时,针对气态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联系之前学过的固态和液态相关知识,提出问题:“每一块知识的学习都應该是有所联系的,而气态与液态和固态也是紧密联系的,请同学们结合液压和固态的关系,探究气态和固态的变化规律。”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自我思考后学到新知识的快乐,还能进一步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

四、结合学生兴趣,创设问题情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兴趣是一个人发掘、探究某件事物的动力。有的学生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去探究,但有的学生认为物理是枯燥无味的,甚至是令人厌烦的学科。为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物理问题和视频、音频、图片等因素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应用多媒体技术,将原本复杂难懂的物理知识,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提高学生的物理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结合生活、结合实验、结合学生兴趣等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蒋兴邦.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2]甘少腾.初中物理教师问题情境创设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紫湖初中)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初中物理方法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