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结构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1-08-13 13:58周颖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教学法结构

周颖

小学语文阅读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学好小学语文阅读可以为小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结构教学法进行授课,将阅读中有趣的章节和段落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表达或者表演出来,不仅能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还能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兴趣,让小学生爱上语文阅读。

一、故事结构教学法的概念和作用

故事结构教学法就是教师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和记忆故事情节,包括故事当中的场景、发生的事件、出现的人物、故事的结果。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故事框架和结构,让学生从故事中精准地掌握学习内容,提升自己的能力。

1.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个人能力

教师通过故事结构教學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通过故事提升个人语言表达能力,将学生带入相应的故事情境,营造愉悦、有趣的阅读环境。

2.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故事结构教学法的目的在于促进小学生的语言能力、思考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发展。但是,小学生和初中生、高中生不同,也不具备高年级学生的自律和注意力。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以提高整体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故事结构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故事结构教学法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必不可少,对教师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很大帮助。下面,笔者将从两篇具体的语文阅读事例入手,分析故事结构教学法在阅读中的运用情况,希望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1.《曹冲称象》

如在教学《曹冲称象》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故事结构教学法。首先,教师要进行教学导入,通过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并借此引入今天将学习的内容。在正式引入课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讲关于曹冲智救酷吏的故事,让学生先对曹冲这个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打开课本,翻到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各位官员提出来的称象方法有哪些,而曹冲又是怎么给大象称重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阅读后,让学生总结这些问题,再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讲出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故事情节。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学习该篇课文的内容,利用流利的语言将它们连接起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四季》

小学生最大的缺点就是注意力不集中、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入手,借助故事结构教学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逐渐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如在教学《四季》一文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你们知道四季指的是哪四季吗?”学生会回答:“春、夏、秋、冬。”接着,教师继续问:“你们知道四季都有什么特点,或者能够代表不同季节的有哪些东西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学生说:“夏天热,冬天冷,春天和秋天比较凉爽。”有的学生说:“小草发芽就是春天,树叶落地就是秋天。”通过这样的发问,教师可以引入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首先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然后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随后,教师可以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你们会发现课文中出现了哪些景物,它们都代表了哪些季节?”学生回答:“课文里有尖尖的草芽代表了春天,圆圆的荷叶代表了夏天,谷穗代表了秋天,雪人代表了冬天。”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可以讲解课文内容和生字词,讲解完后,教师还可以问学生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喜欢通过这样的问答,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学习,有利于学生提升学习语文的热情和阅读能力。为了更好地完成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故事结构教学法,让学生了解整个故事发展的脉络,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第二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教学法结构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半包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