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融入生活

2021-08-13 13:58廖琰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语文策略

廖琰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日益推进,语文教学模式得到了优化,也转变了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使语文教学既重视基础知识,又重视联结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努力创设教学条件,优化学习环境,尽心竭力找到有效的、科学的生活化教学模式,打造生活化课堂,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从根本上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收获语文知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   生活化教学   策略

一、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语文教学用生活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激发初中生的潜能。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单一的授课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很难集中初中生的注意,而且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大大降低了教学进度,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地位。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能够为初中生带来美好的学习体验,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直观,培养初中生的语文素养。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和初中生的情感、意志相一致,才能激发了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获得满意的教学成果。为了将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师需要努力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用心激发初中生的情感,触发初中生的感情共鸣,从而感受课本的魅力。

如在教学《散步》这一课时,当讲到一家人产生分歧时,教师可以提问:“假如你是这篇课文中的‘我,你会怎么选择?是听妈妈的走大路?还是听儿子的走小路?说说你这样选择的原因。”经过讨论,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你们在生活当中是否有过像课文中这样难以抉择的事情呢?你们又是如何解决的?为什么要这样解决呢?”让学生说各自的想法,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三、扩展课外活动

教师培养初中生的语文文学素养不能只停留在课堂,初中语文教师要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课外生活,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吸收营养,获取生活素材,提升文学素养。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启发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把语文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

如每逢节假日时,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古迹,让学生充分体会文化生活,丰富个体的情感体验。参观之后,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观后感,这些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四、真正地走进生活

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相结合,是初中语文生活化的直接方式,这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巧妙地把初中语文课本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真实地体会文章的内容与主旨,真正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受和情怀,让学生以鲜活的状态步入生活,从生活中吸收营养。这不仅是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体现,还是借助生活延伸课堂、扩展课堂的阶梯。

如在教学《春》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教师可以在大自然中授课,比如去公园、郊外等,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万物,感受春天的曼妙多姿。就像课文中描写的场景一样,让学生在草地上追逐、玩耍,身旁是絢丽的花,脚下是绿色的草地,感受着轻柔的春风,这些能帮助他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受,真切地感受文章之优美、大自然之美。这些都是将生活元素与初中语文教学相结合,并对语文教学产生了良好影响,能够逐渐提升教学效率。

总之,初中语文是初中一门重要学科,关系着初中生的未来和发展。因此,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充分运用生活化语文教学模式,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扩展课外活动,让语文真正地走进生活,注重寻找生活元素,将生活元素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生活、感受生活,感受文学的力量,使他们在初中阶段树立文学意识,培育文学修养。

参考文献:

[1]顾小亮.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运用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0).

[2]祁世玉.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初探[J].新课程研究,2019(19).

[3]张裕慧.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8(8).

(作者单位: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第一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初中语文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