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思想教育

2021-08-13 14:26崔年生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渗透小学语文

崔年生

摘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思想教育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语文学科,要想学好语文这门学科,教师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了,就会产生学习兴趣,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学科中的素材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语文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  渗透  思想教育

语文作为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学科,自然少不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素材。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渗透思想教育,将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人文素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呢?

一、深钻教材,了解语文教材的编排意图

从学科联系和学科思想教育的角度来看,小学语文课程和教材首先关注的是人类悠久、灿烂的文化,是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特别是对他们人文情感的熏陶。多年来,语文教师见到的多种小学语文教材无不充满了人类丰富、美好的情感,不仅是在被选作课文的童话、诗歌、散文、小说里,是在编者精心设计的练习里,在与学生的任何语言交流中,还是在大多数的实用文体中,都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人类应有的美好情感。如果说,文以载道的“道”中除了政治思想内容之外,还应包含人类所有的灿烂文化和美好情感的话,那么文以载“文(文化)”或文以载“情”则是語文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将思想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的,课堂教学以语文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由于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关于思想教育知识的内容,教师如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想教育,那么学生在理解课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思想教育目标也能够顺利得到实现。

首先,将思想教育融入汉字教学。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合理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和思想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让学生在探究文章中心思想的同时,研究作者的语言表达运用方法,使学生既理解文章的含义,又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其次,教师可以适当地把课本中的内容转化为思想教育的教材,让学生多学习文章中的优秀人物;最后,教师可以将情景化教学模式引入思想教育,运用多媒体设备等创设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三、将思想教育融入课外的教学过程

一方面,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融入思想教育。相对于课本知识,课外知识更加全面丰富,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程度不足,学习领域较为狭窄,但是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与知识作为支撑,教师只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才能够减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阻碍。同时,教师应该注重扩展学生的学习领域,注重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注重引入跨学科的学习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推动思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四、将思想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实践

教师在小学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知识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水平与语文素养,并且能够真正把思想教育知识不断地运用到生活中。为了使这一教学目标顺利实现,教师还应该策划一些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演讲比赛,或者仔细调查与研究自己生活的小区里的好人好事。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很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得到很大激发。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事件向学生教授有关思想教育知识,然后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教育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学科,思想性极为丰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与渗透思想教育知识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科的特点,将小学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充分结合,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潜移默化中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作者单位:濂溪区虞家河乡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渗透小学语文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