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彰显自主魅力,构建高效课堂

2021-08-13 14:19李婷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做中学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李婷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将“学”与“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本文从创新环境、丰富内容、打造精彩等角度,探讨了初中地理“做中学”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   做中学   高效课堂

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考察、实验、绘制、制作等活动,让学生感知身边的事物,获得生活体验,立足于地理的视角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以“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形成求真的思维、创新的品格、探究的意识与地理综合素养。教师要为学生创建学“做”的空间,以情境和任务引领学生去探究,产生不可预测的创造性。在学生动手实践时,教师要强化引导方式,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经验去探究求知,从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网络拓宽地理学习渠道,开展多样化的活动,鼓励学生多动手做、多动脑思,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调动他们地理学习的积极性。

一、创新“做中学”的环境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变抽象为具体,将“学”“做”“玩”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突破学习障碍,感受地理课堂的魅力。初中地理教材中章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绘制知识点,让学生用图示、线条、颜色等元素表示知识要点,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教师也可以将绘画与地理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会掌握地理知识。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橘子上画出经纬线,学生在绘画中对所学的经纬线产生初步的认知,增进他们的体验,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另外,教师要积极开发地理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让学生在操作中突破理解障碍,享受“玩地理”带来的乐趣。

二、丰富“做中学”的内容

第一,教师要深入研读《课程标准》,依据“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求,将地理学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地理事物,以地理的视角去发现生活,运用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学具的制作,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第三,教师要全面把握教材,筛选出能促进学生实践素养的内容,便于更好地开展地理教学,要精心设计,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实验、演示、制作等能力;第四,教师还要依据所学知识为学生选择恰当的动手操作能力。

如在教学《行政区划》时,由于各省名称、轮廓形态各异,学生难以记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拼图、填图等方式记忆轮廓与位置,让学生在“做”中内化空间观念。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提示找出具体的行政区域的位置:“以吉林为起点,顺时针一圈所包含的省行政单位,请找出来;以安徽为中心,与它周围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请找出来;北部边疆是哪个自治区?西北有哪些省区?”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去记忆各行政区的位置,教师再以拼图比赛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记忆效果。

三、打造“做中学”精彩课堂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追求进度,往往只是简单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并不会为学生留有动手操作的时间,学生遇到问题时也不会思考。这时,教师要融入“做中学”的理念,深入解读课程目标,丰富课堂组织形式。

初中生求知欲旺盛,教师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可以采用讨论、辩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教学《“东方明珠”——香港与澳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香港因面积狭小而“填海造陆”是否合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分成两大组,交流这样的做法是利,还是弊。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制作与操作活动,通过组员的同心协力,有效完成任务。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融入“做中学”的理念,让学生在“做”中开阔认知视野,感受到地理学习的樂趣。同时,教师要拓展学生的认知渠道,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庞建辉.“做中学”理论在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23).

[2]李秋玲.例谈如何开展初中地理实践活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9).

[3]邱秀玉.初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有益尝试[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6).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八滩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做中学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关于幼师立体几何教学与幼儿园教育衔接的教学案例
遵循“做中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