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里受的伤,该如何“讨债”?

2021-08-13 10:02郑惠月张怡宁
心理与健康 2021年8期
关键词:权威小时候家庭

郑惠月 张怡宁

“原生家庭”一词近年来频繁地进入公众视野,家庭故事也是这几年热门的影视题材。《欢乐颂》中的樊胜美,《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安家》中的房似锦,《隐秘的角落》里的朱朝阳,这些影视剧中的人物与其原生家庭的纠纷,都在向观众传递一种价值观——原生家庭能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巨大影响。

我和身边的同学、朋友们讨论自己的原生家庭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不是所有人都学过心理学,但几乎所有人都会用自我剖析的方式,站在心理学的角度上探讨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影响。

比如:

“我性格孤僻,很难与人亲近,原因是我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导致我没有安全感。”

“我跟妈妈生活,但她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总忽略我的情感需要,导致我对男朋友非常依赖,让他有些受不了。”

“我爸是家里的权威,小时候我经常被爸爸打,而我现在一碰到权威人士,特别是对男性权威人士,比如男教授、男校长,就会不由自主地有紧张的反应,有好几次都差点晕厥。”

个体意识的发展与心理知识的普及,引发了人们对原生家庭这一社会命题的高讨论度,这是件好事。原生家庭作为个体情感经验学习的最初场所,对人一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是深远持久、意义重大的,所以在我们剖析自己的内心时,关注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也是正确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原生家庭在我们成年前后所带来的各种影响,这是整个社会在心理层面的成长与进步。但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人存在着偏激的想法,他们并非真的想要搞清楚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影响和伤害是什么,并非想要帮助自我走出阴影,而是以此为借口去声讨父母,去向他们追责——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原生家庭观。

在原生家庭里受伤,该跟父母“决裂”或“讨债”吗?

“如果你们给我的起点是最后一名,你们为什么把我生下来?”在青春剧《风犬少年的天空》中,家境贫困的刘闻钦在遭遇现实上的重挫后,对常年抱病的父亲喊出了这句话。

他这是在抱怨吗?

不,我觉得说成是控诉更恰当。

《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在与母亲发生争执时,也曾痛斥过父亲苏大强:“从小我妈只要一打我,你就往厕所跑。只要我妈骂我你就看报纸,你还像个父亲吗?”

相信这种控诉与痛斥,在很多家庭中都上演过。

这种方式能帮助他们摆脱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为什么这样的控诉与痛斥总会发生呢?孩子们怒吼的目的是什么呢?

家长们喜欢用威逼利诱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权威——“你不听话就不许吃饭”“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你听话就给你糖吃”。这种手段在我们小时候是最有效的,但它所带来的“抛弃感”“恐惧感”“不安全感”,以及被迫向权威低头的“不甘心感”也是巨大的,会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

当我们成长到一定年纪,会心生叛逆,想要去挑战父母的权威,甚至是颠覆它。我们的控诉、痛斥、抱怨,其实是父母行为模式的复制,是我们反过来对父母的威逼利诱,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以彼之道还之彼身,不论是控诉、痛斥还是抱怨,都有着共同的潜台词:“爸爸妈妈,如果你们不能让我满意,我就要抛弃你们。”

父母威逼利诱的做法并不正确,那么如果我们去复制他们的行为模式,必然也是错误的选择。我们应该意识到两个问题:第一,原生家庭中错误的相处模式会反映于我们自身;第二,决定我们人生方向的,并不是原生家庭,而是我们自己,想挣脱原生家庭的枷锁,重要的是从自我入手,而不是教育父母。

原生家庭的阴影,该如何走出来?

走出来是什么意思?独立——经济与情感的双重独立。

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第一步。

其次,如果你只是要求父母像你小时候服从他们一样服从你,那你只是在“复仇”。心怀仇恨,是不可能摆脱原生家庭的。况且,父母与我们血浓于水,纵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我们,他们也养育了我们,这份恩情是要念的。

让父母认错不是主要的,报复、惩罚父母让他们忏悔也不是主要的,让自己走出来,才是我们的目的,不是吗?

如果你暂时无法做到经济和情感上的双重独立,我给你几个小建议:

1做积极的认知重评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家庭,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成为怎样的自己。认知重评是重要的情绪调节策略,进行认知重评,有助于我们扭转当下的不合理信念。你如何解读世界,世界就会如何回应你。面对原生家庭的伤害,不要一直陷入自怨自艾的情绪当中,要积极地重新审视自己,梳理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并作出调整,使积压在心里的消极情绪得到舒缓。

正如东野圭吾在《时生》一书中说:“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不求改变父母,只求把自己变得更好,才是我们对待原生家庭应有的态度。

2懂得换位思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父母在工作、人際交往、生活上承受着各种压力,当父母将不良情绪带回家中时,我们可以注意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换位思考去体谅他们,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从而努力做到宽恕。

学会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关爱父母,挖掘自己内心的爱,这样或许我们能够将产生家庭矛盾的火苗从根源熄灭。

3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如果原生家庭的枷锁将你束缚得喘不过气,这说明原生家庭的问题正在严重影响着我们勇敢前行与感受爱的能力。首先我们可以和父母相约静坐下来沟通,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想法,但如果仍不能很好地解决,我们不妨到专业的机构寻求心理帮助,选取正确的科学的方式对待它。

虽然原生家庭在很大程度上早已塑造了我们的过去,但是它并不能束缚我们的未来,和我们选择拥抱美好、幸福人生的权利。愿我们都能够放下对原生家庭伤害的“偏执”,在成长中感受疗愈,治愈自己。

猜你喜欢
权威小时候家庭
回到小时候
果然什么东西都是小时候最可爱啊
家庭“煮”夫
那些回不去的小时候
恋练有词
小时候听的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