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诺环素与维胺酯胶囊联合LED 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寻常型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1-08-14 11:40黄杰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4期
关键词:米诺环素痤疮

黄杰鸿

寻常型痤疮在皮肤科的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是一种慢性皮肤病,其多发人群为青少年,一般发病位置为皮脂溢出区域,如面部、背部等,临床症状表现为囊肿、丘疹、脓泡、粉刺等[1]。痤疮若处理不当容易引发感染,严重者可造成颅内感染的发生。痤疮的发作具有反复性,容易产生瘢痕,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临床对于寻常型痤疮患者的治疗一般以药物为主,米诺环素与维胺酯胶囊为常用药物,但在治疗过程中见效较慢,且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容易增加肝脏负担,效果欠佳[2]。LED 红蓝光交替照射能够直接作用于患者患处,具有较强的消炎、杀菌效果,在寻常型痤疮的治疗中具有较好效果。本文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20 例寻常型痤疮患者进行治疗,探讨米诺环素、维胺酯胶囊与LED 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8 年5 月~2020 年5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 例寻常型痤疮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中,男36 例,女24 例;年龄18~26 岁,平均年龄(22.48±1.80)岁;病程0.5~5.0 年,平均病程(1.86±1.05)年。观察组中,男35 例,女25 例;年龄19~28 岁,平均年龄(23.11±2.16)岁;病程0.5~4.0 年,平均病程(1.93±0.69)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第4 版)中寻常型痤疮的诊断标准;②未进行过系统治疗;③6 个月内未服用过激素药物;④具有良好依从性;⑤其发病位置为面部及其颈部。排除标准:①患者未满18 周岁;②患有严重精神类疾病,不能配合治疗;③对本研究药物存在过敏史,或有光过敏史;④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⑤处于特殊时期的女性患者,如妊娠期或哺乳期;⑥代谢功能异常。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胶囊联合维胺酯胶囊口服治疗,具体操作如下:盐酸米诺环素胶囊(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011)口服,50 mg/次,2 次/d,于早、晚餐饭后服用;维胺酯胶囊(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1842)口服,50 mg/次,3 次/d,于三餐后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LED 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将患者患处进行充分清洁后进行照射治疗,在照射前应为患者佩戴护目镜,将仪器光斑位置进行调整,一般为患处上方10 cm 左右,治疗过程中红、蓝光能量密度分别为50、65 mW/cm2,患者照射时间为20 min/次,使用频率为1 次/周。两组患者均治疗4 周。同时叮嘱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早睡早起、清淡饮食、适当清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治疗效果:判定标准: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皮损消退程度>90%即为显效;临床症状有着一定程度的改善,皮损消退程度60%~90%即为有效;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不明显或出现恶化,皮损消退程度<60%即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对比两组治疗前1 d、治疗后4 周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③对比两组治疗前1 d、治疗后4 周的炎症皮损程度评分,其中脓包2 分/个、粉刺0.5 分/个、丘疹1 分/个。④对比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红斑、瘙痒、灼热等)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n(%)]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炎症皮损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炎症皮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炎症皮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炎症皮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炎症皮损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炎症皮损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b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痤疮作为常见的皮肤炎症,在皮肤科的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发病群体较为广泛。痤疮的成因较为复杂,其主要原因为雄激素、皮脂的过分分泌、毛囊的过度角化、细菌的繁殖等[3]。在青春期的发育过程中,人体内激素水平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皮脂的过度分泌。毛囊内痤疮丙酸杆菌的大量繁殖导致毛囊过度角化,从而造成毛孔堵塞,油脂不能正常排出,引起细胞内炎症细胞的增生,炎症细胞内水解酶对正常的毛囊结构造成破坏,从而使炎症细胞从破损的毛囊向真皮层溢出,造成真皮层感染的发生,引起皮肤破损[4]。其中,痤疮丙酸杆菌的大量繁殖对痤疮发病的影响最为重要,在痤疮的临床治疗中,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反应是治疗的重点和关键。

在临床治疗中,药物治疗是其主要手段[5]。但在以往的治疗中,由于治疗的不规范与大量抗生素药物的滥用,导致痤疮丙酸杆菌出现变异,对许多药物出现一定的耐药性,大大降低预期疗效,延长治疗时间,使药物在人体内累积,影响肝脏功能的正常代谢,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维胺酯胶囊为维A 酸药物,与常规治疗药物相比,其副作用明显降低,效果更加温和,但同时见效较慢的问题不可避免[6]。米诺环素为四环素类抗生素,广谱抗菌,其具有较强的脂溶性,吸收率较高,对病灶的作用更为直接有效,对炎症有着较好的抑制作用,在寻常型痤疮的治疗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7]。但两种药物在临床使用中,治疗时间较长,效果欠佳,仍不能达到患者的预期要求,需要对治疗效果进行进一步改进。

研究发现,在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过程中,会伴随光源物质卟啉的分泌,其中波长400~415 nm 范围内的可见光能够被卟啉充分吸收,之后通过线粒体的作用对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破坏,从而导致细胞内部正常pH 值的改变,加快细菌的灭亡[8]。LED 红蓝光照射治疗的作用机制为:①红光能够有效促进细胞再生,加快胶原的合成速度,对皮肤有着一定的改善作用;②蓝光能够有效降低高温对皮肤产生的伤害;③光源交替作用,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增加白细胞的活跃度,从而起到良好的消炎、灭菌、镇痛、消肿的作用,促进细胞的再生,加快皮肤的新陈代谢速度,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9-11]。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炎症皮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76.13±2.72)分高于对照组的(68.24±2.39)分,炎症皮损评分(6.42±0.83)分低于对照组的(13.52±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米诺环素与维胺酯胶囊基础上联合LED 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皮肤的皮脂分泌,减轻皮损程度,减少因长时间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对寻常型痤疮患者进行米诺环素与维胺酯胶囊联合LED 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有利于生活质量和炎症皮损程度改善,可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米诺环素痤疮
用深潜悬停米诺解锁河流斑鳜的思路
多西环素涨至800元/kg,95%的原料暴涨,动保企业也快扛不住了!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探讨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西药药剂头孢米诺的临床应用研究
血清亲环素A与慢性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
亲环素A与慢性心力衰竭相关性的研究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