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新青年点燃红色情怀

2021-08-14 10:50王虹
上海戏剧 2021年4期
关键词:淮剧昆剧寒梅

王虹

编者按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1915年,《新青年》发刊词如是说。当时的青年,他们以青春之热情创建青春之中华;当代的青年,他们用艺术的魅力点燃红色的情怀。为迎接建党百年,上海集中展演了一批经典与新创红色剧目,其中多部作品由本市文艺院团的青年骨干和中坚力量担当主演。让我们通过一部部艺术作品,与这些鲜活的生命相遇,看当代文艺新青年如何演绎那一代热血青年,看当时的他们如何感染现在的我们……

王佳俊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饰李侠

这部舞剧真的带给我很大价值观上的冲击。我们和演绎的英雄们,跨越了一个世纪,起初感觉会有所隔阂,但当我们走近人物时感受到所有人说的都是爱,爱是永恒的话题。当我们心中有爱与信仰的时候,就可以对这个时代有自己的使命感存在。爱是什么?爱就是深爱自己身边的人,深爱你的舞台,深爱你的事业。信念是什么?信念就是你永远都会相信更美好的未来一定会到来。这个舞台让所有的观众、演员有了一种更深层次精神上的共鸣,所以我认为这部作品能够打动观众、打动演员,说明那一代人的精神是真的被传递了下来。每当大幕拉开、灯光亮起,我都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经历一场告别,经历一场重逢。告别李白,因为英雄永远离开了我们,重逢李白,因为爱与信念的电波永不消逝!

朱洁静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饰兰芬

初心和使命,很多时候就是一两个词,但是怎么样跟自己的生活、跟自己的工作合二为一呢?通过“电波”的巡演,我渐渐明白了。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更崇尚自我价值和自由,然而当我有了上海歌舞团这个家、有了“电波”剧组、有了繁忙的演出任务,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必须活在舞台上、活在剧场里。但是回头一看,朱洁静的人生是如此的与众不同。我就是舞者,就是要用我的身体去塑造深入人心的角色,去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故事,给这个时代给需要艺术滋养的你们去看去听。作为舞蹈演员,我们只需要好好跳舞,把最好的状态、最好的故事通过我们最擅长的身体语言与这个时代对话、与世界对话,这就是我作为一个青年文艺工作者在舞台上该做的事。

罗晨雪

昆剧《自有后来人》中饰李铁梅

我在剧中饰演李铁梅,她是一名在经历日寇暴行家人惨遭杀害,在血与火的炙炼下,从天真少女迅速蜕变成为革命意志坚定的女战士。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就是铁梅的革命成长史。排练中我深深感受到那户革命家庭中的温馨温暖,以及爹爹和奶奶对铁梅的爱与期待,更在围绕着那份密电码而展开的剧情事件中真实地感悟到革命者的信仰与忠诚。

这次排练对我这名党员青年更是一次党史学习教育的洗礼。没有革命先驱们不怕牺牲、无惧生死的斗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他们勇于担当、奋斗拼搏,就没有我们新时代的幸福生活。我们是幸福的一代,也是幸运的一代,我们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党忠诚,成为红旗下的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党员。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是我团成立以来第一出大型革命现代昆剧,塑造李铁梅是我昆剧演艺事业的新起点。《自有后来人》凝聚了上海昆剧团对党的热爱和对艺术守正创新的精神与决心,剧中有一句台词:“你是铁打的吗?”这是描述铁梅的,我觉得更是形容参与此剧台前幕后每一位工作人员的。

刘令飞

音乐剧《烽火家书》中饰林书雄

在《烽火家书》中,我饰演的林书雄起初是一名小学教员,后来成为了一名地下党员,到最后英勇就义。其实,像林书雄这样“舍小家,为大家”的军人在烽火年代并不少见,第一次读剧本的时候,我查阅了里面的角色,通过这些真实存在的英雄人物帮助我理解、揣摩角色。应该要让年轻人知道这一段了不起的、不可复制的历史,这一段历史有它的厚重。咱们一直说爱国,其实“爱”这个词每个人都有他爱的对象,但是当你看完这个作品,心中会有一种由衷的自豪感。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够饰演由真实革命者经历改编创作而成的角色,我感到非常自豪,非常珍惜这次演出机会。

赵超凡

音乐剧《烽火家书》中饰蔡炳忠

蔡炳忠是一个从南洋回国抗日的医者,在剧里是林书雄的战友,也是小丫头的第二位父亲,他看着战友在自己面前牺牲,为了抗战和恋人分别,这些都让我有很多感触。年轻人本来就应该去喜欢一些很“燃”的东西,这样才有拼劲儿,工作起来才会有紧张感,这样一个抗日题材非常正能量,我是打着鸡血去演绎的。我觉得看一看这样能够回想历史的故事,想一想当时人民、军人的不容易,说不定能够燃起大家的斗志,以后在生活工作中更加有干劲。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虽然我现在不是党员,但我在接触了音乐剧《烽火家书》之后,感到有必要让观众去了解、认知这段历史,尽我最大的可能把蔡炳忠这个角色诠释好。

钱  芳

舞台剧《浪潮》中饰冯铿

《浪潮》希望从“人”本身找一些东西,因为每个人不是生来就是英雄,生来就是烈士,我们需要挖掘出他们心里真实的想法,让观众产生共鸣,理解当时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在当时他们是一群比较先进的人,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他们想把思想传达给更多的人,让大家站起来。

陈  山

舞台剧《浪潮》中饰殷夫

他们真的有很大的理想、很大的胸怀,要带着所有人去到那个向往的世界,才会向死而生。我们现在理解他们当时的言语可能是有点困难,在那个时代,人们很容易把那些言语讲出来,而现在的言语偏于柔软和内敛。我读了殷夫写的诗和《李求实传》的原话后,再看那些台词真的很有力量。

何晓楠

歌剧《江姐》中饰江姐

我是80后,是生在红旗下长在阳光里的当代青年。我在接到这个角色后,首先拜读了罗广斌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还观看了电影《烈火中永生》。而与这个角色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遇见,是2009年在上海音乐厅听到任桂珍老师在舞台上唱“绣红旗”的片段。

最感谢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第一代江姐的扮演者任桂珍老师对我的言传身教。记得,我第一次到任老师家求教是2010年,那时我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当时老师就已经把演江姐和舞台表演的精髓教给了我,那就是要真实,要由心而发。

生活帮助了我更好地去演绎这个角色,这个角色也帮助了我度过了生活中很多困难,就像任老师平时教育我的,“不要怕困难,遇到困难你要想想江姐”。

演《江姐》过程中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我被评为上海市宣传系统的优秀共产党员。这一殊荣对我而言是无上的荣光,同时也时刻提醒我,作为一个青年文艺工作者,要担负起崇德尚义出精品的重任。我想用歌剧《江姐》第六幕“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唱段,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传承红色、传承《江姐》中宝贵的精神。我希望自己可以通过扮演好江姐这位崇高的英雄形象,很好地教育和引导当代的青年人,树立起他们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邢  娜

淮剧《寒梅》中饰寒梅

《寒梅》这次的演出是3.0版本,最早是1958年筱文艳老师的《党的女儿》,今年恰逢建党百年,接到演出这个戏的通知,我感到意外又兴奋。这次出演这部经典剧目,演绎这个革命人物,对作为党员的我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戏中年代的确离我们太远了,于是接到这个戏后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去剪短头发,四年前怀孕时都舍不得剪掉的长发啊,却在接到戏后毅然决然地舍去,因为在战争年代女生大多是利落的齐耳短发。其实在舞台上是可以使用假发套的,我只是希望在排练时可以更快地与寒梅这个人物契合。剧组建组后我看了很多相关资料,还去到了井冈山采风,找人物感觉和规定情境,找寻那个时代一个个革命人物背后的故事,对我启发很大。当我们站在井冈山上,爬着山坡唱着戏中的主题曲,我感觉自己就是寒梅。戏里的寒梅是一个执着、坚定、好強、有信仰的女性。于我而言,寒梅这个角色不难找,因为她的个性跟我很像。

我是淮剧演员,我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唱淮剧。我的初心就是喜爱舞台,小时候受家人影响从艺,而真正爱上淮剧是到了上海之后,在上海淮剧团一步步成长,感受到了舞台的魅力和使命。我现在带团里的青年队,一直对那些年轻孩子说不要动摇,到上海来不是吃喝玩乐的,我们的使命就是传承淮剧,我们是要陪伴着淮剧走一辈子的。

猜你喜欢
淮剧昆剧寒梅
淮剧还好吧
从零做起,创造与突破
浅谈推进淮剧进校园常态化
岭上寒梅
寒梅
《牡丹亭》: 在每个人的心中,播种一颗美的种子
《牡丹亭》:在每个人的心中,播种一颗美的种子
如花绽放
回头遇见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