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促进粮食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

2021-08-16 11:18董佳苹
中国粮食经济 2021年4期
关键词:成熟度科研院所科技成果

文/董佳苹

(作者单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是“科技兴粮”的“最后一公里”,是改变粮食产业现状的关键。在成果转化领域,粮食行业存在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部分领域科企供需不对称、专业人才短缺与断层等问题。随着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部署的不断深化,建立一体化和常态化的综合对接服务平台、加强行业人才培养、丰富转化服务手段,进一步提高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粮食行业中小企业居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实力的需求巨大。通过科技成果供需情况分析,科技成果年均供给量160 余项,企业需求年均370多项,科技成果供给总体供不应求。

同时,“新成果不成熟,成熟的成果不新”是当前粮食行业成果转化遇到的普遍问题。部分领域科技成果停留在论文阶段,缺少中试,企业亟需的科技创新需求和“卡脖子”难题多年得不到解决。部分领域科技成果数量很多,但不硬、不大、不实用。

促进成果转化,笔者建议从四方面着手。

一、建立一体化、常态化的综合对接服务平台

一是线上实时征集各类企业需求。重点梳理粮食龙头企业技术难题与科技创新需求,有针对性地征集科技成果信息,并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提取企业需求与科技成果供给,定期分析、及时调整。二是线下加强与企业的对接和沟通。在每年的科技周上邀请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地方粮食集团等与科研供给方进行科企对接。每年定期组织召开行业企业专题性科技需求座谈会和实地再调研,落实企业所提需求、完善线上征集方式和填报内容、建立企业需求满意度追踪台账,提高科企实时、精准、有效对接率。三是充分发挥平台集聚效应,实现众筹科研模式。解决多个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一项成果转化多家企业。四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评价体系”,让粮食科技成果转化有据可依。

二、加强行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

加强行业人才培养力度,尤其是院士级专家、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和技术经纪人才的培养。允许有条件的科研院所建立研究生基地,推广“传帮带”机制、分层次有重点地培养;促进院企合作,优化院企人才资源配置。在行业声望高的科研院所建立粮食行业成果转化人才培训基地和技术经纪人事务所。

三、丰富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服务手段

转化服务方面,以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评价为抓手,提高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服务拓展方面,对接一批熟悉科技政策和行业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其在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建设技术经纪人队伍。人才方面,加大科研人员与企业的互动,推动“粮食科技特派员”和“粮食科技服务站”工作。经验交流方面,加强与同类院所典型经验、典型案例的梳理、分享、交流与宣传。

四、完善评价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

完善成果转化评价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等管理制度。进一步建立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积极性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把研发成果原创性、成果转化效益、科技服务满意度等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将成果转化绩效作为对单位及人员评价、职称晋升、科研资金支持的参考和依据。按照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更新完善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横向项目绩效奖励。

猜你喜欢
成熟度科研院所科技成果
关于军工科研院所工程建设的精细化管理思路研究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产品制造成熟度在型号批生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整机产品成熟度模型研究与建立
河南: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法治保障
给定置信水平下信息系统体系成熟度的灰色聚类方法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刚好够吃6天的香蕉
国家食药监总局:促进监管科技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