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大连市土壤侵蚀强度估测

2021-08-16 11:17刘思艺黄凤荣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22期
关键词:土壤侵蚀大连市水土保持

刘思艺 黄凤荣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省自然地理与空间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辽宁 大连 116029)

土壤侵蚀,是地球表面一种自然现象,是导致土地退化面积增大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1],水利部遥感中心1990年调查统计,我国土地存在土壤侵蚀现象的达492万km2,加之我国发展迅速,大部分土地被开发利用,使得我国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侵蚀量居高不下[2]。土壤侵蚀的监测是水土保持规划、布置等措施的重要依据,越来越受到重视。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水利部先后开展4次全国范围土壤侵蚀评估,坚持观测、调查、监测、评估和改善工作,积累土壤侵蚀相关成果。如冯若昂[3]等运用USLE模型监测东平县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王丹阳[4]等建立三维指标划分水土保持区;齐述华[5]等通过ULSE模型对1995到2005年江西省的土壤侵蚀作出定量分析等。国外研究始于十九世纪末,对土壤表面侵蚀现象进行观察和定性分析;研究全球、指定区域、国家尺度的土壤侵蚀;构建土壤侵蚀模型等。不断修订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LSE模型:1975年径流银子代替降雨因子的MUSLE;1997年因子的细节处理RUSLE[6,7]。但不同区域不同地块的土壤侵蚀情况差异多变化大情况复杂,需要进行具体估测[8]。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以大连市为研究范例进行土壤侵蚀强度估测并制做强度图,对大连市的土壤侵蚀情况做以明确。以ArcGIS平台为基础,进行数据准备与处理、专题地图制作与分析等,将多个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综合反映在强度图上,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较清晰的工作基础[9,10]。

采用美国农业部水土保持局(SCS)在1965年提出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公式表达为:A=R*K*L*S*C*P

式中:A-单位面积年平均土壤流失量t/ha;R-降雨侵蚀力因子MJ*mm/(ha*h);K-土壤可蚀性因子;L和S因子常共同影响土壤流失,统称LS为地形因子;C-植被覆盖和经营管理因子;P-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3 土壤侵蚀强度计算

3.1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了大连市行政区域矢量数据;2017年Landsat8卫星数据大连市DEM高程数据,空间分辨率为90m;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大连市30个气象站点的年降水量和月降水量的降雨量数据;大连市土壤土质类型;大连市土地利用类型解译数据等。土壤侵蚀强度图坐标系为西安80投影坐标系。

3.2 土壤侵蚀量因子计算

3.2 .1 降雨侵蚀力R)

大连市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降水影响较大。利用大连市的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数据进行插值运算,得到千米网格的评价单元R值。降雨侵蚀力(R)采用Fournier指数估算法[11]进行估算,如图1所示。从整体上看,降雨侵蚀力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呈逐渐递减趋势。其表达式为:

图1 降雨侵蚀因子R值分布情况

MFI=∑Pi2/P R=(a*MFI)+b

式中:MFI——修正的Fournier指数;Pi——月降水量(mm);P——年降水量(mm);a,b值是常量,由气候条件信息决定,参照已有文献资料[8],根据气候条件对比分析,a值取4.71,b值取-152。

3.2 .2 土壤可蚀性因子K)

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与土壤类型、质地和有机质含量等有关。大连市土壤类型:棕壤占81.5%;草甸土、水稻土、风沙土合计占18.5 %。滩涂资源占土地总面积的5.2 %。通过已有文献资料确定[8]大连市土地利用各土壤类型的K值 表1),以千米网格进行插值计算,得到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分布图(图2)。总体来看,大连市大部分地区有一定的抗蚀能力,东北地区抗蚀能力相对较弱,需加大保护措施。

图2 土壤可侵蚀因子K值分布情况

表1 不同土壤类型的K值

3.2.3 地形因子(LS)

地形因子是表征地球表面形态的指标,根据描述尺度范围可分为微观地形因子和宏观地形因子。微观地形因子描述微分点单元的信息,主要包括坡度、坡向、坡长等。宏观地形因子描述一般是一个区域或分析窗口,分析其曲面和水平面或对应最佳拟合坡面间的复合特征。主要包括地形起伏度、地面粗糙度等。本文的研究区范围较大,地貌类型较为复杂,微观地形因子会失去土壤侵蚀和地貌学方面的意义,因此采用宏观地形因子,地形起伏度直接影响地面的径流变化,是土壤侵蚀较主要根源之一,也最能直接同地面的实际地形特征建立对应量的转换关系[12],如图3所示。

图3 地形因子LS值分布情况

3.2 .4 作物覆盖与管理因子(C)与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因子P)

作物覆盖与管理因子指相同条件,植被和经营管理地块与标准小区的土壤流失比,主要由地表植被决定。其防侵蚀作用因不同的植被类型而异。大连植被资源较为丰富,主要由林地、草地和农业植被构成;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因子指相同条件,水土保持措施的土壤与标准小区的土壤流失比,主要因土地利用类型不同而异。结合大连市土地利用数据,确定不同植被类型的C值及不同土地应用类型的P值(表2)[13],以千米网格进行插值计算,得到C值及P值的分布图,如图4、5所示。从整体上来看,植被覆盖度良好,当水土流失发生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图4 植被覆盖和经营管理因子C值分布情况

表2 C值和P值

图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值分布情况

3.3 侵蚀强度分级

根据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大连市土壤侵蚀强度:微度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度侵蚀4个等级。如图6所示。

图6 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

4 结论

经土壤侵蚀强度图表明:大连市土壤侵蚀强度轻度侵蚀为主,约占63.19 %;微度侵蚀约占19.95 %;其次是中度侵蚀约占16.74 %;以及少量的强度侵蚀约占0.12 %。由图可见,本文研究结果反映出微度侵蚀范围较大,分布在旅顺口区的南部以及庄河和普兰店的局部较分散的区域;轻度侵蚀区域范围最大,普遍各区都有分布,主要在金州、瓦房店、普兰店、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等大连市区范围;中度侵蚀区域大部分分布在长海县区域以及部分在庄河南部区域;强度侵蚀区域较为明显的分布在庄河的山地区域。根据结果分析得出,大连市大部分地区不易发生水土流失。本着改善强度侵蚀地区,减弱中度侵蚀,对于微度和轻度尽量保持以减少土壤流失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态度。应着力保护好现有植被,加强丘陵地区和低山地区水源涵养林的种植,合理规划农田和城镇环境建设,保护好耕地资源。土壤侵蚀研究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课题,因客观条件的限制,本次对于大连市的土壤侵蚀强度研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USLE模型每一种因子的计算模型不尽相同,不同模型得到的结果存在差异,因此对于区域土壤侵蚀强度的研究还需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猜你喜欢
土壤侵蚀大连市水土保持
大连市第六十九中学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东辽河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
陕西省汉江流域2000-2015年土壤侵蚀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水土保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我的好朋友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culture
Study on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of English listeningusing American TV s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