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碧血丹心铸忠诚

2021-08-16 05:20马军
月读 2021年8期
关键词:左权日军

马军

忠诚,来自坚定不移的信仰;忠诚,来自矢志不渝的追求;忠诚,来自至死不变的坚守。自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刻起,左权就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着自己忠诚的人生。

左权,1905年3月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新阳乡黄茅岭一个贫寒的农民之家,志向远大的他18岁时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由于思想进步和强烈的救国救民之心,左权被党组织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后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先进的军事理论,再加上革命斗争中的艰苦磨炼,左权迅速成长为一名政治坚定、谋勇兼备、能征善战的杰出将领,先后担任红一军团参谋长、八路军副参谋长,协助朱德、彭德怀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建了吕梁、五台山、太行山等抗日根据地。1942年5月,左权在掩护八路军总部撤退时,于山西辽县(现左权县)的十字岭壮烈牺牲,将自己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献给了他热爱的党和人民。

沙场上的浴血勋将

为巩固和扩大中央革命根据地,1932年4月,红十五军政委左权奉命率部东征福建漳州,并担任前锋。在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国民党军一个营后,又配合红一军团歼灭国民党守军一个团,攻占龙岩县城。之后,他协同红一军团围歼福建张贞四十九师两个旅的大部,俘敌1600多人,完成预定目标,占领闽南重镇漳州。

1933年1月,左權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军委总部作战参谋之职,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在周恩来、朱德指挥的黄阪战役中,他对作战时的伏击地点和兵力部署提出了最佳方案,最终取得全歼蒋介石两个嫡系师、活捉其师长的重大胜利。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蒋介石算盘打得噼啪响,他调兵遣将,一心要让红军做第二个石达开。汹涌的大渡河水魔鬼般恐怖。这个堪称生命禁区的地方将决定中国工农红军的命运,也将决定未来中国的前途和方向。在中共中央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左权率领先头部队穿小径,涉险滩,攀绝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夺取小相岭隘口,并顺势占领越西县城。接着又马不停蹄地到达大树堡渡口,摆出一副要立即从此渡河的态势,诱使国民党围堵之军改变部署,从而成功地掩护红一师从安顺场渡过大渡河,为中央红军主力胜利通过泸定桥,跳出国民党的重兵罗网赢得了宝贵时间。

1936年10月,在著名的山城堡战役中,左权算无遗策,以较小的代价全歼了国民党精锐胡宗南部15000余人,对巩固陕北革命根据地,保证党中央的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刘伯承对此战给予了高度评价:“左权同志部署作战细致周密,山城堡战斗就是一个范例。”

左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位不折不扣的功勋宿将,他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参加和负责指挥的经典战例不胜枚举。

1938年春,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根据总部决定,指挥部队重创日军精锐苫米地旅团。他根据长乐滩的地形特点,预设阵地,提前设伏,布成口袋阵形。日军被斩成数段,在八路军战士气吞山河的雷霆打击之下,悉数被歼。旅团长苫米地亲自率精锐前来救援,又被左权大败而逃。此战由于准备充分,部署得当,指挥有方,共歼敌2000多人,缴获大批辎重。

1939年10月,日军调集重兵,对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疯狂发起一波又一波的“铁壁合围”,左权指挥部队充分发挥游击战和运动战的优势,避实击虚,及时捕捉转瞬即逝的有利战机,将大“扫荡”的日军一部团团包围于黄土岭,歼敌900余人,并击毙有“名将之花”之称的日军中将旅长阿部规秀,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振奋了抗日军民的士气和斗志。朱德称赞左权是“钢铁般坚强、狮虎般勇猛”的优秀将领。

1941年11月,日军7000余人向黄崖洞进攻,左权坚持“不骄不躁,不惶不恐,以守为攻,以静制动”的原则,抓住战机,一举歼敌2000余人,将来犯的日伪军打得狼狈逃窜,史无前例地创造了敌我伤亡比为6:1的骄人战绩。中央军委对此战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次保卫战是最成功的一次,不仅我军受的损失少,同时给了日军数倍杀伤,应作为1941年以来反‘扫荡的模范战斗。”

统帅部的优秀参佐

杰出的表现和建立的功勋,使左权确立了在革命队伍中一个优秀军事参佐的地位。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这样赞扬他:“军队的一切建设,部队的管理教育,战斗战役的组织,一切军机的运筹帷幄,无不精细周详,大事不悸,小事不忽,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是敢于负责。”亲自采访过左权的著名作家刘白羽在文章中写道:“除了重大的事由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决定之外,一般的工作都由他来处理。他的军事理论修养、作战经验、指挥能力,都是我们部队参谋工作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左权是黄埔和伏龙芝两所军事院校的高才生,具有很高的军事素养。他酷爱读书,喜欢思考,善于将国内外经典的军事理论应用到实际战争中。做教官时,他丰富的学识和通俗的讲解,深受军校学员们的欢迎。他一面拿着地形图,一面指着地形地貌,进行直观具体的分析,不少抽象难解的军事理论经他几句话就变得浅显易懂了。做参谋长时,他庙算于前,运筹于后,中军帐下,从容布阵。在枪林弹雨、瞬息万变的沙场上,他指挥将士奋勇杀敌,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望风而逃。

在军务倥偬的战争间隙,左权还撰写了《论坚持华北抗战》《埋伏战术》《袭击战术》《战术问题》《论军事思想的原理》等40多篇文章,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反围剿、反扫荡、坚持游击战争等战略战术问题。他与刘伯承合译的《苏联工农红军的步兵战斗条令》,被八路军总部列为步兵战术教育的基本教材。这些骄人的业绩,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活学活用,受到了党内军事家们的一致肯定。“他在战略战术方面的成就,实融会了1925年—1927年大革命时代、内战时代及苏联红军最进步的战术。他是中国著名的游击战术创始人之一。”(《左权烈士传略》)

毛泽东称赞左权“吃的洋面包都消化了,是个‘两杆子都硬的将才”。周恩来称他是“有理论修养同时又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朱德誉其“在军事理论、战略战术、军事建设、参谋工作、后勤工作等方面,有极其丰富与辉煌的建树,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家书中的一片真情

因前方战事多,左权为了大局,為了能够专心致志地筹划“百团大战”和“反扫荡”,便将妻子刘志兰和不足百天的女儿左太北送到延安。从此,他和妻女天各一方,鸿雁传书。一个个滚烫的文字,一个个沉甸甸的词语,一个个律动着心跳的句子,深刻诠释着这位忠诚的革命军人丰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

“有不少的同志很惊奇我俩真能够分别,你真的去延安了。本来分别是很痛苦的,但为了工作,为了进步,为了于党有益,分别也就没有什么了。”

“每次打开门帘,见到各种花的时候,就想着我的兰,我最亲爱的兰。”

“差不了几天就整整的一年了,太北也就一岁了。这个小宝贝小天使我真是喜欢她。现在长得更大更强壮更活泼更漂亮,又能喊爸爸妈妈,又乖巧不顽皮,真是给我极多的想念与高兴。可惜天各一方不能看到她抱抱她。哪里会忘记呢?在工作之余总是想着有你和她和我在一块,但今天的事实不是这样的。默念之余只得把眼睛盯到挂在我的书桌旁边的那张你抱着她照的像片上去,看了一阵也就给我很大的安慰了。”

“四天三夜的生死战斗回来,我第一件事就是给你们写信,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此生别无遗憾,惟一遗憾的是我们的女儿北北,我不曾给她一点父亲的爱,没有尽到一点父亲的责任,只有拜托你替我多亲吻女儿了。”

“我虽如此爱太北,但是时局有变,你可大胆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处理”即送人寄养)

令人肝肠寸断的文字,令人涕泗横流的文字,令人如仰北斗的文字,寄予了多少深情,包含着多么丰富深广的内容。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革命者,视死如归的铁血将军,同时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肝胆、有担当的人。为了千千万万同胞得解放,过上独立、自由、幸福、美好的新生活,他宁可舍掉常人难以割舍的人间至爱和骨肉亲情。

左权在给母亲的信中这样写道:“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并要亡我之种,亡国灭种惨祸,已临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我们决心与华北人民同甘苦共生死。我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

民族大义,耿耿丹心。在这血与火的考验中,左权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可以为之奉献和牺牲的“大我”,而舍弃了温馨和享受的“小我”。1942年5月24日晚,八路军总部陷入日军重兵包围之中,左权拒绝了警卫连护送他撤离的请求,率部为大部队断后。

“同志们,不要怕飞机,冲过去就是胜利!”

“冲啊!同志们冲啊!朝北艾铺方向冲出去……”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中,这是左权留给战友们最后的声音,也是留给中华民族永远的忠诚,是在天地宇宙间凝固的永恒绝响。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朱德总司令这首溅着泪花的诗篇真实诠释了左权这位共产党员短暂却又永恒的一生。

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的旗帜上永远镌刻着左权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赤胆忠心和不朽功勋。1942年9月18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纪念他,将山西省辽县改名为左权县。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视察地方工作途中专程到左权墓凭吊,向左权将军脱帽致敬。2009年,左权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英雄左权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动人心魄、响彻云霄的《左权将军之歌》也将在天地间回荡!

猜你喜欢
左权日军
左权:家书中的热血与柔情
左权民歌汇·2019年国际民歌赛比赛筹备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左权将军纪念馆
左权殉国前三天写给爱妻的最后一封信
名将左权的精神财富
名将左权
火焰喷射器重创日军
巢县凤凰集东南八村惨案
神头岭巧歼日军
日军的“败退”与“转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