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研究

2021-08-16 03:54田爱红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30期
关键词:人文核心素养

田爱红

核心素养在当前的教育领域是一个重要话题。教育部强调,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来推进教育的改革。这种理念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也符合教育的目标。因此,班级管理的工作也是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步骤,通过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更好地实现教育的普遍化。小学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班风,最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与小学班级管理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是具有专业的教育活动,对教学的结果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和意义。首先,小学是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学生进行知识积累和情感教育的发展阶段。其次,小學是学生离开父母,独自接触的第一个场所,也是学生尝试接触社会的第一个环境,因此能否实现其价值,小学的班级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生的认知思维和发展是有限的,因此,班级管理工作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呈现不一样的管理。小学的学习具有整体性,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方向。另外,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好奇心强,喜欢模仿,因此,班级管理必须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实现有效的管理。

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有以下几点。

文化基础:从文化角度来看,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可以让学生获得知识,同时,也收获了人文的成长。比如语文可以给学生传递传统文化的概念,数学能够让学生感悟到逻辑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热爱祖国和人民,在审美方面,要让学生追求真善美,感知生活中的美,善于发现美、传播美。

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是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要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探索知识的心态。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懂得反思,和教师交流并总结不足之处。当然,也要利用互联网进行多元化的信息收集,鉴别信息的真伪性,利用网络信息发展自身的水平。其次,要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不怕困难险阻,要有独立的人格,具备合理规划时间的能力。

社会参与:首先要让学生有一定的社会担当、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热爱祖国并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也能够理解多元文化,用开放的心态迎接其他文化。在实践中,愿意参与劳动,对不懂的问题要有求知欲,愿意承担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班主任管理的策略

(一)感悟人文知识

从班主任层面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利用创新的人文知识进行传播,可以将之渗透到班级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比如在班级环境的布置中,可以利用板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可以根据文化的主题来让学生自己设计班级环境和文化活动;其次也要更加注意人文知识的感悟,不仅要让学生在内容上重视,在形式上也要重视人文知识的实践。因为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因此班主任除了在课堂上增加趣味之外,还可以丰富班级活动,把知识内化到基本学习中,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实践活动,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要正确发挥班级管理的引导作用,探索学生的好奇心,班主任可以让学生说说目前班级管理的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并提出建议,进行改革,做一个合格的班级管理参与者。另外班主任要呵护学生的童心,做学生的朋友,让学生减轻惧怕心理。其次,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活动中,给每个学生实践的机会。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会意识到班级的问题,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去改正,班主任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因地制宜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班主任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因为在实践活动中,更能深刻地引导学生探索自己喜欢的领域。

(三)展开班级管理的新思路

首先可以创新班级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文化方面,班主任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供良好的班风。其次,可以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评价小组,通过合理的评价,让学生们评价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最后,要拓宽管理的手段,班主任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比如微信、微博、QQ群等,因为有些学生可能比较内向,可以利用网络和教师交流,缩短学生和班主任的距离。

三、结语

通过对小学班级的管理进行创新研究,优化了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拓宽了新的管理思路,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因此,在实际的管理中,班主任可以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根据班级实际展开班主任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人文核心素养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人文社科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