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抗战的恢弘之作
——永垂史册的百团大战

2021-08-17 01:26阎文水
支部建设 2021年16期
关键词:百团大战伪军华北

○ 本刊记者 阎文水

抬头仰视,寓意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 年的主碑高达40 米,恰似一柄锋利刺刀,指向蓝天;正面镌刻彭真题词“战绩辉煌,永垂史册”。主碑与3 座寓意参战八路军为晋察冀军区、129 师、120 师的形如军旗的副碑组成一个巨大箭头,指向山下铁路,以示当年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以破击正太(今之石太)线拉开帷幕。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略军一边在正面战场上集结重兵,阴谋进犯西南、西北,妄图迫使国民党中央政府投降,一边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加紧推行“囚笼政策”,利用重要交通线进行分割和“扫荡”。为粉碎日军这一阴谋,1940 年7 月22 日,八路军总部发出《战役预备命令》,指出“彻底破坏正太线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收复若干名胜关隘据点,较长时期截断该线交通,并乘胜拔除该线南北地区若干据点,开展该路沿线之工作。”要求各部队对其他各重要铁路线,特别是平汉、同蒲等“应同时组织有计划之总破袭,配合正太铁道战役之成功”。

原计划部署22 个团,当8 月20 日战役打响后,晋察冀军区、129 师、120 师以及地方武装总兵力迅速达到105 个团,共计20 余万人。22 日,彭德怀和左权在武乡王家峪八路军前方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况汇报,当作战科科长王政桂汇报中说到正太线等地参战部队有105 个团时,左权兴奋地开口道:“好!这是百团大战。”彭德怀又补充道:“不管是一百零几个团,就叫百团大战好了!”次日,《新华日报》在印发八路军总部发布的《华北交通总攻击战捷报》时,题为《八路军胜利展开百团大战》。

在长达2500 公里、涉及晋冀察绥热等华北省区的多条铁路、公路交通线上发动的历时5 个多月的百团大战,可分三个阶段:从8 月20 日至9 月10 日,为交通总破袭战,主要任务是破坏以正太铁路为重点的日军交通线;从9 月22 日至10 月上旬,主要任务是攻坚作战,对日军盘踞的一些据点进行攻击;从10 月上旬至翌年1 月24 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扫荡”。

在百团大战纪念馆二层展厅,仿佛身临其境,以声光电技术为我们展示了第一阶段中最残酷的狮脑山战斗。20 日晚10 时,129 师385 旅旅长陈锡联率领所属14 团官兵,冒着瓢泼大雨,向狮脑山进发,几百颗手榴弹过后,展开白刃战,全歼山上守敌。次日凌晨,日军援兵穿过桃河水,在平坦的河滩上向狮脑山运动,我军用迫击炮猛轰。当付出大量伤亡的日军进至前沿山坡,山上轻重机枪火力网交叉倾泻,战至中午,艰难仰攻的敌人不得不撤退。日军又增兵绕至山右,不料正好撞上在此的769 团。山上我军发现山下激战后,兵分两路从两侧冲击而下。战至黄昏,陷于三路夹击的日军除少数跳崖逃脱外,大部分被歼。日军恼羞成怒,调来大量飞机、火炮,对山上我军守地狂轰滥炸,同时组织敢死队冲锋。喊声与枪炮声混杂,刺刀闪烁;日月不见,土为之焦。26 日,在激战6 昼夜、毙伤日军400 余人、我军亦付出惨重代价后,接到师部命令,掩护正太线破袭的任务业已完成,我方撤出狮脑山阵地。

“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个碉堡,不留一座桥梁,不留一根电杆。”多少年后,近期颐之年的原平定县大队一中队战士王段玉,犹记当时上级下达的命令。那时大队担负正太线娘子关、阳泉至寿阳一带的破坏铁路任务。他们白天休息,晚上出动拔钢轨、挖枕木,撬棍起、地雷炸、点火烧,铁轨烧弯后丢进河里,电线砸断后运回后方。每到夜里,铁路沿线到处都是枕木燃起的熊熊大火,到处都是激烈的枪炮声与隆隆的爆破声,很快正太线陷于瘫痪。

参战部队与游击队、民兵同时还对同蒲、平汉、德石、平绥、北宁、津蒲、白晋等铁路发起破坏,敌人猝不及防,损失惨重。我方攻占许多据点和车站,截断正太线一个多月,破坏日军侵占的华北重要燃料基地井陉煤矿。

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晋察冀军区主要进行了涞(源)灵(丘)战役,129 师主要进行了榆(次)辽(县)战役,120 师主要破击了同蒲线。9 月22 日至10月10日,晋察冀军区攻克涞源县城外围东团堡、三甲村等重要据点10 多处,歼灭日伪军1100 余人。为策应涞灵战役,冀中军区发动任(丘)河(间)大(城)肃(宁)战役,歼灭日伪军1400 余人,攻克据点29 处,破坏公路150 余公里。9 月23 日至30 日,129 师连续攻占榆辽公路沿线多处据点,攻下榆社县城,缴获大批武器,歼敌900 余人。120 师继续破击同蒲线北段,使该铁路再次中断。

纪念馆上下两层楼梯处,有一面墙,上标“1940”“8 月”“20 日”,中下方是个怀表造型,时针指向8。彼时发动的百团大战被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称为挖心战,并把此后每年8 月20 日作为挖心战纪念日。为了报复,从10 月6 日起,日军调集重兵,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19日,八路军总部下达命令,华北根据地军民转入反“扫荡”作战,百团大战转入第三阶段。129 师主力在山西新军配合下粉碎了日军对太行和太岳根据地的“扫荡”,晋察冀军民先后击退日军对平西和北岳地区的“扫荡”,120 师粉碎了日军两万余人对晋西北的“扫荡”。

左腿站于壕中,右腿蹬在壁上,双手高举望远镜,聚精会神眺望前方……为人熟知的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这幅照片,拍摄于关家垴前线的炮团哨所,距离敌方前沿阵地仅500 米。

至12 月5 日,共计对日作战1824 次,毙伤日伪军2.5 万余人,俘虏日军281 人、伪军1.8 万余人,拔掉日伪据点2993 个,破坏铁路470 余公里、公路1500 余公里、桥梁213 座、火车站37 个、隧道11个,挖掉铁轨21 万余根,炸毁煤矿5 座、仓库11 座,缴获大批枪炮和军用物资。到次年1 月24 日百团大战结束时,八路军共计作战2174 次,歼灭日伪军50967 人。

纪念馆外左右两面浮雕,一面是战士持枪冲锋陷阵,一面是军民并肩破袭铁路。百团大战中涌现出一批英勇将士,如娘子关战斗中带伤指挥英勇牺牲的团长李和辉,磨河滩战斗中“特等战斗英雄”连长邓仕均,狮脑山战斗中胸部中弹奇迹生还的旅政治部主任卢仁灿,狼峪战斗中喊出“我前进,你们跟着我;我停止,你们推动我;我后退,你们枪毙我!”的旅长范子侠,涞灵战役中缴获敌人枪支最多的连长李永生,白晋路战斗中担任掩护任务不幸牺牲的团长吴隆煮,关家垴战斗中靠前指挥不幸牺牲的团长谢家庆、团政治委员凌则之,张家峪战斗中牺牲的司令员王溥。沿线人民积极支前,踊跃参战,出现了“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郞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共同抗日走到前”的动人场面。他们抬担架运送八路军伤员,将大批衣鞋送往前线,参与埋地雷、割电线。许多煤矿、冶炼、铁路工人纷纷加入破路行列。在狮脑山战斗中,山下矿工将粮食和被褥运上山去,有力地支援了我军作战。

百团大战是全国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以其参战兵力之多、作战地域之广、动员准备之充分、指挥艺术之精湛、军民配合之密切、所获战果之辉煌和对日本侵略者打击之沉重永载史册。

“秋高气爽马壮人强,八路军华北打胜仗。百团雄兵齐出动,好似猛虎扑群羊。纵横五省如破竹,全国敌人心胆寒。交通都毁坏,据点多拔光……”由彭加伦作词、郑律成作曲的这首《百团大战胜利歌》,唱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作战之英勇,唱出了对日寇嚣张气焰的沉重打击之豪迈。

猜你喜欢
百团大战伪军华北
张文众 博士 华北科技学院研究员
什么是百团大战?
什么是百团大战?
伪军大举进攻,绥东形势严重
颂彭德怀大将军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谜语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