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古树名木资源和保护策略研究

2021-08-18 14:13吴佳黄宏亮黄继育诸炜荣李雪涛李国庆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安吉县树龄古树名

吴佳,黄宏亮,黄继育,诸炜荣,李雪涛,李国庆

(1.浙江省安吉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安吉 313300;2.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浙江 安吉 313300)

古树名木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是古树名木保护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1-2]。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安吉县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发源地、著名林学家陈嵘故里,其辖内古树和名木资源具有丰富的内涵,并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3-4]。保护古树名木资源,挖掘和传承古树名木文化,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促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摸清全县古树名木的种类、来源、树龄及生长动态、发展趋势等状况,对于编制保护规划、制订保护措施,健全保护法规、完善保护政策,全面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安吉县践行“两山”理论和建设“中国最美县域”的具体举措[5]。为全面摸清和掌握安吉县的古树名木资源,2016 年10 月—2017 年5 月,采用档案查阅、实地踏查的方法及“寻访遗落民间古树名木”等活动,对全县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基本查清了安吉县古树和名木资源及其保护管理状况。本文在数据汇总、分析评估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古树名木保护策略和措施,以期为保护这些古树名木提供科学依据,为古树名木的合理利用提供范例。

l 安吉县自然概况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北部,地处长三角腹地,隶属湖州市,下辖8 镇3 乡4 街道,有39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169 个村民委员会,2019 年,户籍人口有47.22 万人,地理位置介于119°14′~ 119°53′E、30°23′~ 30°53′N,总面积有1 885.71 km2。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天目山脉自西南入境,分东、西两支环抱县境两侧,呈三面环山,中间凹陷,东北开口的“畚箕形”的辐聚状盆地地形。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县境南端的龙王山是境内最高峰,海拔有1 587.4 m,也是浙北最高峰。山地分布在县境南部、东部和西部,丘陵分布在中部,平原分布在西苕溪两岸河漫滩,盛产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为全国著名的“中国竹乡”。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1 861.4 mm,年平均气温为17.0℃,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适宜农作物的生长[3]。土壤主要是发育于酸性岩浆岩和沉积岩的红壤土,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53.5%。植被区划属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亚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现状植被类型主要有亚热带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暖性竹林等。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是全省森林覆盖率相对较高的地区之一。

2 调查内容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安吉全县15 个乡、镇、街道、灵峰寺林场及龙王山自然保护区(简称龙王山)的古树名木。古树名木的界定,根据国家评定古树及名木的标准[6-8]。

2.2 内容与方法

结合安吉县1998—1999 年初次的古树名木普查和2010—2012 年补充的古树名木调查资料,于2016 年10月开展“寻访遗落民间的古树名木”活动、在网络及新闻媒体发布有奖征集信息、在各村张贴海报向广大群众征集尚未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等方法收集古树名木信息,于2016 年12 月成立了古树名木专职普查组,分成3个组对全县15 个乡、镇、街道和国有场所进行拉网式实地逐树调查,于2017 年5 月完成外业工作。重点对现存100 年以上的古树名木进行全面登记调查,对其树种、数量、立地条件、地理信息,测树学因子(树龄、胸径、树高、冠幅)、数码影像信息(生长势、一树三照片)、保护现状及管护单位等都做了详实的记录和整理,并录入到浙江省古树名木管理系统。

按《LY/T 2737—2016 古树名木鉴定规范》划分标准,依据树龄确定古树的保护等级:树龄在100~ 299 年的为三级古树,树龄在300~ 499 年的为二级古树,树龄在500 年以上的为一级古树;名木的定义为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名木生长势分级标准:正常叶片量占叶片总量的95%以上,枝条生长正常、新梢数量多,无枯枝、枯梢,树干基本完好,无坏死的古树为正常株;正常叶片量占叶片总量的50%~ 95%,枝条少量枯死,树干局部有损伤或少量坏死的古树为衰弱株;正常叶片量占叶片总量的50%以下,枝条枯死较多,树干大部分坏死,干朽或成空洞的古树为濒危株[9-10]。2018—2020 年,在普查的基础上,分别开展了“一树一策”的保护方案、专人定株“保姆式”管理、“古树公园”利用式保护、古树名木认养等积极有益的古树名木保护活动。

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资源概况

安吉县古树名木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安吉县古树名木种类和数量组成Table 1 Species and composition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in Anji county

表1 (续)

由表1 表明,安吉县共有古树名木3 329 株,隶属33 科、58 属,共77 种(含变种),其中,古树有3 290株,名木有41 株,有2 株既是名木又是古树,分别为位于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树龄为150 年的银缕梅和位于天荒坪镇大溪村树龄为120 年的茶。后者系1980 年“浙北茶区良种选育”项目组发现的变异茶——“白茶树”,“枝头所抽之嫩叶色白如玉”(《安吉县志》),是安吉白茶的唯一种源,称誉为“白茶祖”。从生长方式看,散生古树有1 705 株,占总数的51.22%;群生古树有1 624 株,占总数的48.78%,说明安吉的古树名木较多呈集群分布。数量较多的树种有枫香树(887 株)、银杏(498 株)、麻栎(353 株)、榧树(223 株)、枫杨(192株)、苦槠(181 株)、金钱松(146 株)、柳杉(146 株)、马尾松(100 株)、朴树(46 株)、黄山松(39株)、黄连木(36 株)、榔榆(36 株)、三角槭(34 株)、锥栗(31 株)、玉兰(29 株)、青冈(22 株)、糙叶树(20 株)、樟(20 株),合计3 039 株,占总数的91.29%。41 株名木包括加勒比松(2 株)、湿地松(13株)、火炬松(22 株)、茶(1 株)、银缕梅(1 株)、二球悬铃木(2 株)。

3.2 行政区域分布

古树名木广泛分布于安吉全县15 个乡、镇、街道、灵峰寺林场及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图1)。其中,杭垓镇(1 195 株)、天荒坪镇(575 株)、报福镇(269 株)、灵峰寺林场(237 株)及上墅乡(201 株)的古树名木分别占全县古树名木总株数的35.90%、17.27%、8.08%、7.12%及6.03%;溪龙乡、灵峰街道、孝源街道及章村镇的古树名木分布较少,所占比例均低于全县古树名木总株数的1%;其他几个乡、镇古树的分布比例在1.71%~ 4.81%之间。在41 株名木中,除银缕梅和茶分布在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和天荒坪镇外,有37 株主要分布在梅溪镇石龙村的陈嵘先生墓地,加包括湿地松13 株、火炬松22 株、加勒比松2 株。这些国外松都是陈嵘先生于1944 年从美国引进,曾是全国最早的国外松基地,被原林业部命名为“国外松母树林基地”,至今已有77 年。另2 株二球悬铃木也是陈嵘先生于1930 年初参加原安吉县三社小学(1985 年改称石龙小学)校庆时带回亲手栽植,是陈嵘先生关心祖国绿化事业、关心家乡教育的见证。

图1 安吉县古树名木行政区域分布图Figure 1 Distribution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in Anji county

3.3 垂直分布

安吉县的海拔高差约1 500 m,古树名木的分布也随海拔分布发生变化,见图2。由图2 中可看出,安吉县的古树名木分布在海拔4~ 1 587 m 之间。其中,以海拔4~ 500 m 分布的古树名木最多,共计2 863 株,占全部古树名木的86.1%;随着海拔的升高,数量逐渐递减。统计结果还表明,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的名木古树树种也有差异,在高海拔地区分布的树种主要有金钱松、黄山松和柳杉,且都是三级古树;株数最多的为枫香树(887 株)、银杏(498株)、麻栎(352 株)、榧树(223 株)、枫杨(192 株)、苦槠(181 株),且多分布在海拔900 m 以下。

图2 安吉县古树名木海拔分布图Figure 2 Distribution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at different altitude in Anji county

3.4 树龄结构

由表2 可知,安吉县一级古树有48 株,占古树总株数的1.44%;二级古树有131 株,占古树总株数的3.93%;三级古树的数量最多,有3 111 株,占古树总株数的78.67%。在一级古树中,树龄超过1 000 年的古树有11 株,树龄在500~999 年的古树有37 株;树龄最大的古树为位于梅溪镇钱坑桥村的古银杏,其树龄约1 110 年。该树曾在2016 年第四届中国银杏节上荣获全国“十大最美古银杏”称号,同时又被入选为“浙江十大最美古银杏树王”。从表2 中还可以看出,随着古树树龄的增长,古树数量呈显著递减趋势。

表2 安吉县古树树龄结构统计Table 2 Age structure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in Anji county

3.5 生长势分析

根据古树名木树木生长势的分级标准,将不同级别古树和名木的生长势分为正常株、衰弱株及濒危株三类。安吉县古树名木生长势调查结果如表3。由表3 表明,相对树龄较小的古树名木生长势较为良好,其中,三级古树与名木的正常株比例分别达86.21%和87.18%,三级古树的濒危株比例仅为3.63%;随着树龄的增加,古树的生长势逐渐变差,其中一级古树衰弱株与濒危株的比例分别高达33.33%与27.08%。

表3 安吉县不同级别古树和名木生长势情况Table 3 Growth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of different grades in Anji county

3.6 保护现状

从图3 可知,3 329 株古树名木中已经采取保护措施的有382 株,仅占所有古树名木的11.47%,大部分古树名木都处于自然散养状态,缺少管护。另有部分古树存在树牌遗失,没有及时补挂;生长势较差,属于衰弱株、濒危株等未能得到科学保护;古树救助程序较多、时间长,救助效率低;古树保护和资源开发之间存在矛盾冲突等问题。

图3 安吉县古树名木保护措施现状统计Figure 3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in Anji county

4 保护策略与建议

古树名木保护不仅要从加强立法、依法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宣传、增强意识等方面进行,还要把保护古树名木与发展林业、旅游、教育等相结合[10]。为加强安吉县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2018—2020 年,在普查的基础上,分别开展了“一树一策”保护方案、专人定株“保姆式”管理、“古树公园”利用式保护、古树名木认养等积极有益的古树名木保护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1 制定“一树一策”保护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古树名木的保护,自2016 年起,安吉县扎实推进一级古树及亟须保护古树的“一树一策”保护方案的制定工作,明确保护建设资金和实施对象、保护建设期限和实施方式、建设主要内容、建设时间安排及保护建设技术要点。截至目前,全县新增259 株古树名木开展了“一树一策”保护工作,采取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拆除影响古树生长的建筑物,扩大古树生长空间;砌筑树池保护,改善根际土壤生长环境,进行生态铺装和软化处理,种植地被覆盖物;清理枯枝,清腐、消毒和修补腐烂树皮,充填封堵树洞;病虫害防治;支撑加固倾斜树干,对濒危株进行生理复壮等,确保每一棵古树名木都能得到有效的科学管理和保护,促进其健康生长。

4.2 专人定株“保姆式”管理

为了更好地管护古树,从2019 年开始,安吉县在孝源街道率先开展了为古树找“管家”的活动,寻找专人对古树名木定株保护,通过对每木定期巡查,实现常态化“监护”。古树‘管家’每月巡查一次,发现自然灾害、病虫害、人为损毁迹象就及时上报,将古树日常管护落实到人,让古树管护更加精细化,弥补了以往的管理短板。

4.3 政策性保险全覆盖

以往古树名木的管护都由属地乡、镇或街道向林业主管部门进行申报,然后组织人手进行救治,救治完成后再由林业主管部门进行现场验收,再向财政部门申请救治资金,程序较多时间较长。自2020 年开始,安吉县3 329 株古树名木都购买了古树名木综合保险,古树名木的日常维护以及发生倾倒、倾斜、蛀干(蛀枝)、枯萎以及主干分枝折损等救治资金可以由保险直接支付,简化了程序,让救治过程更加便捷。

4.4 采取“古树公园”利用式保护

2018 年,安吉县开始开展古树公园建设,截至目前,已经建成上墅乡董岭古树公园、报福镇上张村水口古树公园、递铺街道赤芝村汇龙古树公园、梅溪镇上舍村龙舞古树公园、龙王村南天目古树公园、赋石村椿桕古树公园、杭河村古树公园共7 座古树公园。以公园的形式对生长相对集中的古树进行保护和宣传,把古树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有机结合,采取了“利用式保护”,实现了“人与古树和谐相处”。

4.5 开展古树名木认养活动

自2020 年开始,安吉县面向全县各单位、企业、个人推出首批认养古树名木活动。古树名木的认养分为指定类和非指定类。指定认养一级古树或名木的,每株认养费不少于5 000 元·年-1;指定认养二级古树的,每株认养费不少于3 000 元·年-1;指定认养三级古树的,每株认养费不少于1 000 元·年-1。非指定认养的,每人捐资额度每株不低于200 元·年-1,其认养对象由古树名木主管部门确定。开展古树名木认养活动,既能广泛宣传古树名木保护的意义,也能为各地古树名木保护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

4.6 多渠道广泛宣传

通过最美古树名木评选,选出了“安吉县十大最美古树名木”;出版画册,共发放3 000 余册;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文章、微信等多渠道广泛宣传全国最美古树、“安吉县十大最美古树名木”、古树公园、古树保险、古树管家以及古树保护典型案例等,全社会对保护古树名木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大幅提高。

古树名木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绿色的文化活化石,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瑰宝。它具有生态、人文、地理、历史、科研、旅游等诸多方面的价值[11-12]。安吉县作为“两山”理论的发源地,较早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美丽乡村发展的基础,因此,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被誉为森林资源瑰宝的古树名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强化宣传,全心营造古树名木保护氛围具有重要意义[13-14]。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制定“健康体检”一树一策全覆盖方案,开展专人定株“保姆式”管理、“古树公园”利用式保护、古树名木认养等积极有益的古树名木保护活动等保护策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安吉县树龄古树名
2022 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千年的回眸
保护好古树名木亦是文化传承
干旱荒漠区2个‘早酥’梨品种光合特性与树龄的相关性研究
不同树龄赤霞珠葡萄果实性状及品质的差异分析
巨尾桉不同树龄及染虫状态桉叶油的成分分析
安吉县美术教师新作选
阅读花瓣雨
湖州市安吉县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