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子林水文站“一站一策”技术方案探讨

2021-08-19 09:14李江
四川水利 2021年3期
关键词:测流垂线测站

李江

(四川省攀枝花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四川攀枝花,617000)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文工作已从主要为防汛抗旱、水利水电工程服务,转为防汛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及河长制、湖长制等工作提供全方位服务;为农业、工业、交通、环保、经济等各社会各方面提供多层次服务[1-4]。为进一步做好水文测报工作,分析测站特性、洪枯水特性、结合现有设施设备及技术装备水平,提高自动监测水平,完善水文测验方式,编制测站一站一策方案,切实提高测站测报能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5-6]。

本文通过对桐子林水文站现有测验条件、测验方案、测验设施设备的梳理,摸清该站现有情况;通过对测站历年水文资料的分析研究,进一步优化调整测验方案;通过对测站上下游水利水电工程及较大取用水户调查,分析其在当地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定位测站功能,进一步优化监测项目,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对现有监测手段、监测设备、河流特性、上下游河段情况分析,提出下一步改进措施和发展方向,制定本站水文监测方案,提高水文站监测能力,丰富水文站监测方式。

1 测站基本概况

桐子林(二)站设立于1998年1月,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金河乡田村,东经101°51′,北纬26°41′,集水面积128363km2,距河口12km,高程系统为黄海基面。本站设于雅砻江下游,属于流域代表站,国家级重要水文站,一类精度水文站。测站年内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在6-9月,多年平均降水量936.3mm,多年平均径流量590.6亿m3,测验河段顺直段长约1000m,断面呈U型,左右两岸是乱石荒坡。河床由砂卵石组成,冲淤变化小,断面比较稳定,水位流量关系稳定,洪水特性受电站影响较大,测站水文要素特征值见表1。

表1 测站水文要素特征值

2 测站功能研究

2.1 测站定位

桐子林(二)水文站是雅砻江水系的控制站,监测项目有:水位、流量、降水、蒸发、泥沙、水温,水质。水位和流量为防汛抗旱提供决策依据;水质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水文站为国家长期积累基础信息,在服务经济社会方面为雅砻江流域防洪调度提供水文水情预报。

2.2 测站原有功能

桐子林(二)水文站原有测站功能为:基本水文资料收集、水文分析计算、防汛、水资源管理、服务河长制。监测项目有:水位、流量、降水、蒸发、泥沙、水温,水质。该站的水位采用人工观测、自记水位计(人工与自记水位对比观测),雨量采用20cmJQR01人工观测和20cmJDZ05翻斗式遥测雨量计。流量测验采用水文缆道测流,特殊水情采用电波流速仪施测。泥沙采用瓶式采样器取样,采用单、断沙关系线法、实测单沙过程线法推算沙量。

2.3 新时代功能要求

(1)水灾害防御:为防汛抗旱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极端水旱灾害事件频率加快,强调加大,不断加强水情、雨情、墒情的监测和预测预报工作,为防汛抗旱指挥调度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2)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展开水平衡测试,指导用水额度等工作,为节水型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3)为水生态建设提供重要支持,积极开展水质监测和分析,为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保障生态安全做大量基础性工作。

3 现状测报方案

桐子林(二)水文站现有降水有人工雨量器和20cmJDZ05型自计雨量器、蒸发为人工E601型、水位用气泡式自计、流量测量设备有缆道、自动测流设备,泥沙监测设施设备现状为普通瓶式采样器,采用双程积深法取沙。桐子林水文站断面设施位置布设示意见图1。

图1 桐子林水文站断面设施位置布设示意

(1)水位监测方案:通过自记水位计网络和远程视频实施水位监测,监测设备为视频监控、网络;监测时段枯季两段制,汛期四段制观测,特殊水情根据上级机关要求实施观测。

(2)流量监测方案:根据河流流量测验规范,结合本站的实际情况,将本站水位级划分为:低水位(水位983.40m以下)、小洪水(水位983.40m~987.50m)、中洪水(水位987.50m~993.40m)、大洪水(水位993.40m~999.50m)、特大洪水(水位999.50m以上)。在特大洪水情况下现有应急测洪方案及应急措施:在流速仪测流断面使用缆道流速仪施测,测速垂线5根,测速历时30s,测速垂线起点距分别为30.0、60.0、80.0、100.0、130.0,水深为借用水深。不同水位级的流量测验方案见表2。

表2 不同水位级的流量测验方案

(3)泥沙监测方案:本站是泥沙一类站,因受电站影响,单断关系散乱,全年取沙共360次,测次主要分布在洪水期,每次较大洪峰测3-5次,汛期每日8时、20时为固定取沙时间,非汛期每月取沙5次。悬移质输沙率测采用全断面混合法输沙率法,输沙10根垂线30、40、50、60、70、80、90、100、110、120。

(4)雨量及蒸发监测方案:雨量器为20cmJQR01人工雨量器和20cmJDZ05自记雨量计,降雨人工观测采用汛期四段制,非汛期采用两段制观测;蒸发器型号为E601型蒸发器。

存在的问题:经过单位的不断投入,现桐子林水文站水文测验手段以传统测验方式为主,现代自动化测验方式为辅。水位、降水观测依然保留了人工观测对自动测报进行校核,蒸发、泥沙、水温依然只有人工观测,还未投入自动设备,流量目前可实现自动化测流。在目前巡测的大形势下,可以用测沙仪器代替人工去沙,加快数字水文,智慧水文的发展速度。

4 优化测验方案

(1)水位监测方案:桐子林通过遥测水位计和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满足自动监测,高、中、低水位全变幅控制,已实现全天候全时段在线监测;当设备不能满足全天候要求时,委托人工观测。

(2)流量监测方案:枯水水位983.40m以下,在流速仪测流断面使用缆道流速仪法施测,测速垂线16根,测速历时100s,测速垂线起点距分别为30.0、40.0、50.0、55.0、60.0、65.0、70.0、75.0、80.0、85.0、90.0、95.0、100.0、110.0、120.0、130.0,水深为借用水深。出现设备故障时使用走航式ADCP、远程操控缆道测流系统、手持电波流速仪测流等相关设备搭配使用。

低水(水位983.40m~987.50m),在流速仪测流断面使用缆道流速仪法施测,测速垂线16根,测速历时100s,测速垂线起点距分别为30.0、40.0、50.0、55.0、60.0、65.0、70.0、75.0、80.0、85.0、90.0、95.0、100.0、110.0、120.0、130.0,水深为借用水深。出现设备故障时使用走航式ADCP、远程操控缆道测流系统、手持电波流速仪测流等相关设备搭配使用。

中水(水位987.50m~993.40m),在流速仪测流断面使用缆道流速仪施测,测速垂线12根,测速历时100s,测速垂线起点距分别为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水深为借用水深。出现设备故障时使用远程操控缆道测流系统、手持电波流速仪测流等相关设备搭配使用。

中高水(水位993.40m~999.50m),在流速仪测流断面使用缆道流速仪施测,测速垂线10根,测速历时100或60s,测速垂线起点距分别为3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水深为借用水深。出现设备故障时使用远程操控缆道测流系统、手持电波流速仪测流等相关设备搭配使用。

高水(水位999.50m以上),在流速仪测流断面使用缆道流速仪施测,测速垂线5根,测速历时30s,测速垂线起点距分别为30.0、60.0、80.0、100.0、130.0,水深为借用水深。出现设备故障时使用远程操控缆道测流系统、手持电波流速仪测流等相关设备搭配使用。

桐子林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为单一线,按规范无法实施间测,按照水位级进行流量测点布设,单因受水利工程影响。中高水可装备在线雷达波测流;大河站常年有一定基流和水深,中低水使用走航式ADCP、自动测流系统、流速仪测流等相关设备搭配使用,见图2。

图2 走航式ADCP+自动测流系统

(3)泥沙监测方案:本站结合各级含沙量年内分布,低含沙期巡测,高含沙期间委托取沙。

(4)降水级蒸发监测方案:自记降水观测设备,能够全天候在线监测。可结合实际选择HY.FFZ-3定量汲水水面蒸发测量系统进行自动观测,保证全天候在线监测,E601蒸发器作为备用设备,见图3。

图3 HY.FFZ-3定量汲水水面蒸发测量系统

5 展望及结语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水文的投入力度,水文事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站网布局和功能将得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设备将得到较大改善,测报技术手段将显著提升,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将显著提高。水文监测作为水文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各级政府进行涉水事务决策提供不可或缺的科学依据。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水文监测工作也应该更加与时俱进,引进更多先进的自动化监测设备,提高监测精度和质量,培养更多专业监测人员,实现水文监测工作从完全依靠人工观测到自动化水平的质的飞跃,更加科学高效地服务于社会。

猜你喜欢
测流垂线测站
全自动缆道测流控制软件分析与设计
渠道断面自动测流系统在位山灌区测水量水中的应用
WiFi室内定位测站布设优化的DOP数值分析
多角度思维实现平面与立体的转化——学习微专题《明修栈道(作垂线)、暗度陈仓(找垂足)》有感
画垂线的方法
近岸悬沙垂线分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基于水文测站测流垂线精简试验分析研究
利用探空产品评估GNSS-PPP估计ZTD精度
大青河水文站ADCP流量比测分析
Global health training in Canadian family medicine residency program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