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出拳” 打好“创新牌”重庆两江新区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1-08-19 05:59
中国科技产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两江新区重庆

◎ 本刊记者 白 静

重庆市两江新区因位于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而得名,辖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3个行政区部分区域,规划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是重庆市下辖的副省级新区、国家级新区,也是中国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同时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后,由国务院批复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2010年5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重庆两江新区并赋予其五大功能定位,要求在国家战略层面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两江新区一直按照中央部署,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如今,作为重庆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也是重庆创新资源最集中、创新活力最强的区域,站在“第二个十年”关键节点上,重庆两江新区将如何以科技创新赋能更高质量发展?

把科技创新作为“一号工程”。2021年6月16日,重庆两江新区重点科创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30余个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科技创新项目落地,总投资额约925亿元。同日,发布《两江新区关于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 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重庆两江新区打造产业创新高地行动计划》《高标准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2021年重点任务》等政策,硬核推动科技创新。

优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提升核心竞争力

被赋予“长江上游创新中心”的定位之后,两江新区的“创新牌”该怎么打?这是两江新区一直在探索的重点。

在两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洁看来,新区本身就是一个创新体,是试验、示范、探索的区域,发挥着引领、辐射和带动的作用。

近年来,两江新区明显加强了在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方面的节奏,系列重磅文件先后出台。其中,《两江新区关于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 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包括了6个方面,共22项重点任务。其中,优化创新发展布局,做强创新驱动新引擎,以两江协同创新区为核心,联动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和礼嘉悦来智慧园,发挥三大创新平台引领示范作用,提升鱼复、龙兴、水土三大新城的产业创新支撑功能,加快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的集聚度、活跃度、开放度、贡献度、辐射度。引育创新型企业、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壮大“科创企业森林”,打造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而《重庆两江新区打造产业创新高地行动计划》则明确,到2023年,两江新区将完成打造产业创新高地的阶段性目标。据介绍,阶段性目标包括制造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服务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创新基础能力更加坚实、组织模式更加优化、生态体系更加完善5个目标任务,每个目标任务均进行了指标量化,并围绕目标任务明确具体行动方案。

“这些政策将促进两江新区紧紧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进一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的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重庆创新驱动发展贡献力量。”李洁说。

聚焦创新主战场,发力产业创新

近年来,两江新区找准科技研发和产业发展的结合点,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统筹作用,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格局。35家国内外一流大学大院大所齐聚于两江协同创新区,88个科研团队、1000余名高端科研人员在明月湖畔共同谱写创新篇章。

2020年年底,重庆摩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摩方精密)落户两江协同创新区,仅半年不到,就“斩获”了2021全球光电科技领域大奖。摩方精密副总经理邹斐表示:“两江协同创新区科研资源的富集优势让我们能够融入一个开放合作、技术互动、资源互通、研发创新的生态体系,资源富集,让我们有了扎根的理由。”

除此之外,围绕新能源及智能汽车、机器人及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量子信息、空间通信、人工智能、新型材料、生命科学等两江新区重点产业,两江协同创新区已建成科技研发平台40余个,导入各类高端人才800余人,培育孵化企业36家。

同时,两江新区还在加快传统产业创新发展,推动汽车、电子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其中,依托“六国九地”的研发布局,位于两江新区的长安汽车已经成功掌握500余项智能化核心技术和近400项新能源核心技术,推动其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之一。2021年1-5月,长安汽车销量已经突破了100万辆。

完善科技创新配套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两江新区近年来围绕知识产权、科技金融、政务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让创新资源在城市中高度集聚,完善的创新链满足了各类创新企业全方位的需求。

两江新区已经初步建成了“产业扶持+债权融资+股权投资+改制上市”的创新创业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生态中的重要一环。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两江新区直管区有效注册的商标总量达到27168件,同比增长21.7%。专利授权总量超19500件,同比增长2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38件。2020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超2.7亿元。

此外,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两江新区最大限度为“双创”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两江新区依托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等,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人才流动、加强协同创新、推进开放共享等方面建立“双创”政策集中发布网络体系,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未来,两江新区将继续把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更加突出产业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要素,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努力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猜你喜欢
两江新区重庆
重庆客APP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重庆.两江之星”新型智能亚轨道火箭成功发射
医者颂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雄安新区的期许
在这里看重庆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桂林市两江四湖规划布局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