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与制造业创新效率

2021-08-19 14:24于斌斌吴丹
商业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创新效率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

于斌斌 吴丹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制造业;创新效率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8X(2021)04-0059-09

收稿日期:2020-11-30

作者简介:于斌斌(1986-),男,山东沂水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产能过剩化解;吴丹(1996-),女,江西上饶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创新发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2073122,71703153。

一、引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国家的实力支柱,也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源泉,是否拥有先进的制造业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是否强大的重要标志。进入21世纪以后,为有效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中国创新投入增长迅速。2018年,中国R&D经费总投入为19677.9亿元,相较于上年增长了11.8%,连续3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速,延续了“十三五”以来较快增长的势头;R&D经费投入强度为2.19%,连续5年超过2%,并再创历史新高,自2013年R&D经费总量超过日本以来,中国的R&D经费投入一直稳居世界第二①。但创新投入利用效率较低、缺乏核心技术等问题仍然影响着制造业的发展。作为制造业重要的中间投入,生产性服务业镶嵌在制造业产业链整个环节,通过专业化服务来确保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连续性,从而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1]。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专业特性强、创新活跃度高、带动作用明显等特点,是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而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 2025”中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要围绕着“制造业+服务业”。具体来说,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服务业中知识密集型的高附值产业,将为中国制造业创新带来巨大的发展动力。

内生增长理论的核心思想认为,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越多,就越能吸引消费者,进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影响制造业创新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技术进步,其通过利用企业丰裕的生产要素,来增进要素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研发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效率。但是,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会引起要素禀赋结构向不同方向改变[2],而要素供给的不充足和不平衡就会造成区域有偏的技术进步产生,进而影响产业升级。对生产性服务业来说,其发展对制造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为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品来提高制造业的效率,也会对制造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从技术进步偏向的视角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文献侧重于关注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早期主要研究了技术进步偏向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但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学者们开始关注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匹配的问题以及技术进步偏向对制造业技术效率的影响[4-5],并逐渐将偏向型技术进步内生化,给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升的路径提供新的研究分析角度。Sato等(2009)[6]在比较美国和日本后发现,1960-2004年期间,两国技术均偏向于资本,有利于提高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和资本使用效率。Abbott等(2017)[7]认为,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有利于制造业就业质量的提升,进而可以显著提升该区域制造业的创新效率。Acemoglu等(2001)[8]认为有偏技术进步的协调性有利于技术效率的提升。而巫强(2013)[9]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发现,要素偏向资本会弱化就业市场,增加就业压力,不利于就业环境的改善以及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说,企业之间技术进步方向的异质性将会改变要素的相对有效价格,促进生产要素由低利润企业向高利润企业转移,进而改变企业的要素投入结构[10]。因此,需要通过合适的技术选择,来调整有偏技术进步的方向,即充分提升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资本、劳动投入的匹配度,从而提高制造业创新效率。综上所述,相关研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分别考察了技術进步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却鲜有文献考察技术进步偏向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尤其缺乏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对于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因此,深入考察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对于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尝试进行以下拓展:首先,在理论机制上,从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视角研究如何提升制造业创新效率,为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升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框架;其次,在研究方法上,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度量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指数,相比较常见的两种生产函数C-D函数和CES函数来说,其模型设定和约束条件的局限性有所改进,从而增强了测算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在实证检验中,分别从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及区域的异质性视角,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差异,为制造业选择适宜的有偏技术提供了新的升级路径的。

二、理论机制

(一)生产性服务业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产业分工与金融服务

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可以通过产业分工影响制造业创新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通过产业结构协调化来提升制造业创新效率。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使用时,企业会进一步增加资本投入来为制造业提供技术、物流等方面更优质的服务,制造业也会通过持续壮大来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持续不断的需求。产业间的良好协调发展会使得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最终提升两个产业的技术水平。更进一步还能消除行业壁垒,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制造业切实需要的方向上[11]。另一方面,表现为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通过产业结构高度化来提升制造业创新效率。制造业的发展与生产性服务业紧密联系,其创新效率也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简言之,制造业的技术改造与信息化相结合可以加速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具体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通过精细化的分工将更先进的技术嵌入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活动与产业价值链中,进而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12],加快资本的流动。同时,制造业在引进、消化和吸收互联网行业技术扩散的基础上实现技术、资本和知识的积累,并形成自主创新体系,从而有效提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13]。

另外,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还可以通过金融服务影响制造业创新效率,具体表现为研发投入支持和节约交易成本。一方面,技术创新属于一项风险较高的长期投资,其首要条件是资金的投入,一旦在创新的过程中资金链断裂,企业可能会面临财务困境。也就是说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生产组织变革的实现需要大量资本的投入和融资制度的支持[14]。因此,金融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行业,加强金融业和制造业的合作是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既能降低制造业企业的投资风险,还能给制造业企业的长期发展留足备用资金,而长期稳定的资金供应是制造业企业完成创新研发的关键;另一方面,由于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高需要大量资金纷纷投入到技术创新活动中,因此生产性服务业可以通过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来减少利息费、手续费等交易费用以及交易成本。通过金融业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低成本的专业化服务,减少了制造业企业成本,给企业技术研发投入提供资金保障,这些都是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主要渠道。

(二)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知识溢出与员工激励

知识溢出是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提高制造业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而知识溢出主要表现为劳动技能提高和知识交流共享。劳动者技能的提高是企业提高自身实力的关键手段,从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方面来讲,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具有高知识、高技术的特点,而技术进步又离不开对人才的需求,这极大地增加了企业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对于供给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使得劳动者通过干中学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加强自身的人力资本升级,进而适应和服务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15]。通过劳动者自身和企业努力,劳动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促进了知识溢出,从而提高了该地区的生产、研发等技术水平,最终提升了企业的创新水平。频繁的知识流动是促进知识溢出进而增进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又一重要途径。具体来说,当地劳动力市场可以使得生产性服务业技术研发的人才、信息等创新要素形成高频次的知识流动,有利于激发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活力,即生产性服务业的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在提高各地区劳动技能的同时,劳动力市场上要素的充分流动、自由分享,也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播。这不仅增进了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还使高技能劳动者通过合理有效地分工与合作交流,提高技术转化能力,从而提升行业独有的技术价值,促进制造业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16]。

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也可以通过激励员工创新来促进制造业创新效率提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高技能劳动者需求增加。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出现以及生产性服务业效率不断提高,低技能劳动者无法适应制造业的发展会促使企业在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上升。在技术引入阶段,高技术岗位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劳动者,因此高技能劳动者相对于低技能劳动者来说,能更加适应技术进步并较快地掌握新技术,符合采用新技术后的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17]。而且高技能劳动者由于在参加学习、培训等进行了更多的前期投入,会对收入有更高的要求,这使得高技能劳动者工资水平上升对其他劳动者来说更具有吸引力,促使其他劳动者为追求更高劳动报酬,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另一方面表现为倒逼企业研发创新。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时,企业会对技术含量高的机器设备增加投资,因此在制造业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厂商出于自身利润最大化考虑,会更愿意雇佣高技能劳动者,并且出于激励机制,企业会主动提升高技能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但是,对企业而言,工资上升会缩小盈利空间,促使企业不得不强化技创新、加快新产品研发,从而减少工资上升带来的冲击,工资上升对企业生产的倒逼影响越大,企业进行研发创新来提升盈利水平的动力就越强[18]。

综上所述,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具体作用机制可见图1。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

为了研究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对制造业創新效率的作用机制,本文以制造业创新效率为被解释变量,以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偏向为核心解释变量,同时考虑其他控制变量对地区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构建如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TEit=α0+α1TEit-1+α2BIASit+α3FDIit+α4WAGit+α5OPEit+α6INFit+α7TRAit+ξit (1)

其中,TEit是被解释变量,即制造业创新效率,考虑到制造业前期的创新效率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后期,因此在模型右边加入其一阶滞后项 TEit-1。Biasit是解释变量,即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i表示省份,t代表时期,ζ为残差项。

(二)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度量

CES生产函数相比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来说,前者形式上比较简单且假设技术进步中性,而后者没有前提条件比较符合实际研究。因此,本文借鉴张月玲等(2014)[19]选择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将资本(K)和劳动(L)两种要素引入模型中,同时加入要素与时间的乘积项表示非中性技术进步,其基本形式如下:

lnYit=β0+β1lnKit+β2lnLit+β3Tt+12β4(lnKit)2+12β5(lnLit)2+12β6T2t+β7lnKitlnLit+β8TtlnKit+β9TtlnLit+μit-νit(2)

其中,Y表示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K和L分别表示生产性服务业的固定资产与就业人员;β0为常数项,β1、β2……β9均为待估计的参数。

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计算i省T期要素K、L的产出弹性fK、fL:

fK=lnYlnK=β1+β4lnK+β7lnL+β8T(3)

fL=lnYlnL=β2+β5lnL+β7lnK+β9T(4)

借鉴杨振兵(2016)[20]的计算方法,技术进步偏向指数为:

BiasKL=β8fK-β9fL(5)

其中,BiasKL>0表示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要素K,反之偏向于劳动要素L。

(三)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度量

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中国各地区的制造业创新效率。DEA的Malmquist指数法是通过测算t+1期相对于t期的投入产出关系的变化程度来测算创新效率的变动, Malmquist指数可以表示为:

M(xt,yt,xt+1,yt+1)=([SX(]Dt0(xt+1,yt+1)[]Dt0(xt,yt)[SX)]×[SX(]Dt+10(xt+1,yt+1)[]Dt+10(xt,yt)[SX)])[SX(]1[]2[SX)](6)

在式(6)中,(xt,yt)、(xt+1,yt+1)分别表示t和t+1时期的投入产出向量,Dt0(xt,yt)、Dt+10(xt,yt)分别表示在t和t+1时期的距离函数。

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将从资本、劳动力两个方面选择投入指标,从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专利申请数两个方面选择产出指标。

1.创新投入指标

(1)资本投入:本文选取R&D资本存量出这一指标来衡量,以2005年为基期,采用永续盘存法来测算。其中,折旧率和R&D支出价格指数借鉴朱平芳等(2003)[21]的做法计算得出。

(2)劳动投入:本文选取制造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这一指标来衡量创新活动中的研发人员的投入指标。

2.创新产出指标

本文选取制造业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和专利申请数来衡量。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以2005年为基期进行平减。

(四)控制变量

本文选择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外开放程度、工资水平、信息化水平、交通便利度这5个因素作为控制变量。(1)外商直接投资(FDI)。韩嫣等(2020)[22]认为外资的大量进入,FDI会增加国内企业的竞争压力,促进国内企业产品的更新与改进,从而提升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因此,采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占GDP的比例来衡量。(2)工资水平(WAG)。工资上升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倒逼低生产率的企业退出市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创新力度[23]。因此,采用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来衡量。(3)对外开放程度(OPE)。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的溢出效应有利于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24]。因此,根据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对该变量进行度量。(4)信息化水平(INF)。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广泛使用,为企业提供了高效、智能的技术平台,推动了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创新溢出[25]。因此,采用互联网普及率来衡量。(5)交通便利度(TRA)。劉秉镰等(2010)[26]认为交通便利有利于促进和扩大人员、商品的区域间交流,带动知识、技术的传播,同时运输成本的不断降低,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因此,采用各地区人均货运量来衡量。

(五)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2007—2017 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以及各省份统计年鉴。其中,生产性服务业②细分行业增加值的数据来源于各省份统计年鉴,由于河北、江西、辽宁、四川、云南、湖北、贵州、西藏、陕西这9个省份的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增加值的数据缺失,因此参照杜宇玮等(2016)[27]的方法只选取了其余 22个省份作为样本进行评价,同时部分年份的缺失数据使用年均增长率和算数平均法推算得到。变量特征的统计描述见表1。

四、实证分析

(一)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的特征事实分析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计算了各省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其中,产出指标采用2007-2017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亿元)。投入指标则采用各省生产性服务业年末就业人员(万人)作为劳动投入,各省生产性服务业资本存量(亿元)作为资本投入。第i省、第t年的生产性服务业资本存量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得出,折旧率统一设为4%,其计算方法为:

本文运用Frontier4.1软件测算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见表2。γ值相对接近于1,说明实际产出与前沿产出间的差距主要由技术无效因素引致,γ显著表明有必要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另外LR检验值为245.70,验证了技术无效率的存在。均值μ为0.7767不等于η且两者都不为0,表明均值μ服从截断正态分布且技术无效率具有时变性,综上可见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设定合理。

从图2可以看出,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基本上为负数,这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进步是整体偏向于劳动的。从总体上看,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指数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倒N型”变化过程。因此,整体可以分为三个时间段:第一时段为2007-2010年。在此期间内,全球经历了金融危机,而在金融危机前后,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呈现出由正转负的走势,说明由一开始的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使用逐渐转为偏向于劳动使用。这可能是由于在金融危机发生前,相对于资本来说,劳动的优势显现,因为在此期间国家注重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使得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的程度有所下降,而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经济萧条,市场前景不容乐观,企业投资的意愿和能力也有所下降,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出下降,进而导致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指数下降,甚至表现为劳动偏向性。第二时段为2011-2012年。2008年以来,从中国三大产业产值的结构变化可以看出,生产性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迅速增长,在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日益重要,但从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中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例仍然较低。同时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使得人均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推动了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因此技术进步虽有偏向资本的趋势,但总体上仍表现为劳动偏向性。第三时段为2013-2017年。2014年国务院首次全面部署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为生产性服务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在这种开放式创新环境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高技能劳动力逐渐成为企业间竞相追逐的对象,而随着资本存量的大幅增加,劳动力工资的上升,使得劳动逐渐成为稀缺要素,因此技术进步表现出劳动偏向性。

(二)实证结果分析

为了判断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本文通过LLC、IPS、ADF检验方法来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从表3中可以看出,所有变量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显著,都是平稳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为了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本文采用Kao和Pedroni两种方法对面板数据进行进行检验。由表4的检验结果可知,变量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协整,说明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和制造业创新效率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本文采用混合OLS模型、面板固定效应(FE)和随机效应(FE)模型进行回归,从表5可知,豪斯曼检验接受原假设,应选择随机效应。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系数为负且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有利于创新效率的提升。控制变量中,外商直接投资在5%的水平下显著为负;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同时工资水平也有利于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但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

(三)动态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运用面板广义矩估计法,在解释变量中引入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滞后项。从表6可以看出,被解释变量滞后项的系数呈负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说明中国制造业创新效率存在较为明显的动态效应。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系数为2.1410且通过了10%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进步越偏向劳动越有利于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究其原因:一方面,生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时会增加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者的质量,劳动者有了更丰富的知识储备,就能推动企业从一定程度上进行自主创新,因此这些劳动者进入制造业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制造业的创新效率;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时,制造业会加大购买和使用技术含量高的机器设备在企业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高技术需要和高技能劳动者相匹配,这些高技能的劳动者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且掌握新技术,企业会更愿意雇佣,来促使制造业向更高端的方向发展,而高技能人才的市场需求增加以及劳动者工资水平的上升,使得企业研发创新的动力加强。因此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使用时能提升制造业创新效率。而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资本使用时,并没有提高制造业的创新效率,笔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企业对于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必定伴随着资本设备的投入,因此资本投入对于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生产性服务业资本投入持续深化以及其发展规模快速扩大,资本投入的持续增加会导致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而当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资本的使用效率开始出现下降。因此资本与技术无法有效结合,使得资本在企业中未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无法提高制造业的创新效率。

其他变量中,外商直接投资、对外开放程度、工资水平以及信息化水平均通过了10%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信息化水平的系数均为负,对外开放程度、工资水平的系数均为正;交通便利度的系数为负但结果并不显著。

本文进一步地采用SFA的方法来度量制造业创新效率。其中,投入指标依旧不变,产出则选择新产品销售收入,回归结果见表6。可以發现核心变量的和系数估计值和显著性水平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说明得到的估计结果是稳健的、可信的,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对创新效率的影响表现为负效应。

(四)异质性检验

上文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有利于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然而,对于不同的地区或行业而言,这种促进作用是否依然存在?本文将分别从区位和行业这两个角度出发,考察异质性可能产生的影响。

首先,对地区的异质性影响进行考察③。从区位上看,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经济起步更早,产业体系更为成熟,要素市场更为充分,同时第三产业比重较高,这些因素为东部地区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从劳动力资源来看,与中西部城市相比,东部地区因最初受到的产业扶持和政策倾斜,使丰富的要素禀赋与技术进步实现了深度融合,从而促进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鉴此,本文对东部、中西部地区进行回归分析,以考察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区位异质性,估计结果见表7。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而中西部地区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的原因是:从整体上看,中西部地区经济起步较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较为滞后,整体劳动者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低于东部地区劳动者;而从微观劳动个体来看,劳动者在进行劳动地区选择时更偏向于东部地区,其工资水平、教育资源、产业结构这些方面比中西部更具有优势,进而使中西部地区的高技能劳动者向东部地区流动。因此,东部地区大量高技能劳动者的集聚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广泛交流与传播,从而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为突出。

其次,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与低端生产性服务业加以区分,考察不同行业的技术进步偏向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差异性影响。从行业特征来看,低端生产性服务业的知识密集度不高、服务半径较小、服务的制造业企业有限、知识溢出效应也较薄弱,例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而金融、科学研究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其本身的技术层次较高,企业所掌握的知识、技术和信息对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活动具有强大吸引力。因此,本文参考于斌斌(2016)[28]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两类:一类是低端生产性服务业,包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另一类是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包含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表7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在区分高低端生产性服务业的情况下,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更能促进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这可能是由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的高科技含量特质造成的,其附加值较高,有利于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之一,生产性服务业很多产品可以通过电子传输而不再需要与客户频繁的面对面接触。但是一些需要经验、技能、诀窍等非标准化信息要通过现代通信手段来广泛传播是很难的,因此这种非标准化信息对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创新水平以及竞争优势的形成不可或缺[29]。因此,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使用时更能提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2007-2017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并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使用且整体的趋势分布呈现出先降后升再降的“倒N型”变化;第二,运用动态面板模型估计方法,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偏向劳动使用时能通过知识溢出与员工激励显著提升制造业创新效率,而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由于资本的使用效率的不高阻碍了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第三,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的技术进步偏向存在明显异质性,并且区域之间的偏向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异。整体上,生产性服务业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使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创新效率具有更显著的促进效应,这种促进效应依赖于行业知识密集度;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明显提升了东部地区制造业的创新效率,而对提升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创新效率不明显,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依赖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劳动质量的提升。

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首先,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有利于创新效率的提升,因此各地区应当要完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机制,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注重劳动者技能和学历教育共同发展,不断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劳动者,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促使企业更多地追求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才能有利于制造业更好的发展。其次,在技术进步偏向方面,针对细分行业及区域异质性,选择适宜性技术,优化技术进步的方向;由于各地区及各行业之间技术进步偏向的实际情况不同,同一地区不同行业之间在进行技术进步要素选择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现有技术进步的发展情况、制定策略,通过恰当的技术进步要素的选择,提高创新效率。最后,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贸易较为薄弱的地区,应积极推动开放战略,增强出口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同时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推动制造业向科技含量更高、竞争能力更强的中高端制造业发展。

注释:

①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1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19。

② 选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等 7 个行业来表示生产性服务业。

③ 按照国家统计局对22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按照经济地带的划分方法进行分组,分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西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河南、湖南、内蒙古、广西、重庆、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参考文献:

[1] 于斌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提高制造业生产率吗?——基于行业、地区和城市异质性视角的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7(2):112-132.

[2] 刘慧,杨君,吴应宇.生产性服务资源集聚模式会影响制造业资本回报率吗?[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9(7):75-87.

[3] 何小钢,王自力.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与绿色增长转型——基于中国33个行业的实证考察[J].中国工业经济,2015(2):50-62.

[4] 杨飞.劳动禀赋结构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基于技术前沿国家的分析[J].经济评论,2013(4):5-12.

[5] 陈汝影,余东华.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J].现代经济探讨,2020(6):62-69.

[6] Sato R., Morita T. Quantity or Ality: the Impact of Labour Saving Innovation on US and Japanese Growth Rates, 1960-2004[J]. Japanese Economic Review, 2009, 60(4):407-434.

[7] Abbott P., Tarp F., Wu C.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Employment in Vietnam[J].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Research, 2017(1): 54-72.

[8] Acemoglu D., Zilibotti F. Productivity Differences[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1, 116(2):563-606.

[9] 巫強.资本深化、技术进步与雇佣规模调整[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6):160-168.

[10]余东华,张鑫宇,孙婷.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世界经济,2019,42(8):50-71.

[11]黄群慧,余泳泽,张松林.互联网发展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内在机制与中国经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9(8):5-23.

[12]杨仁发,张婷.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3-12.

[13]吉亚辉,祝凤文.技术差距、“干中学”的国别分离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4):49-63.

[14]梁少群.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创新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103-105.

[15]袁鹏,朱进金.要素市场扭曲、技术进步偏向与劳动份额变化[J].经济评论,2019(2):73-87.

[16]陈如洁,张鹏,杨艳君.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区域差异——基于劳动生产率的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19(7):96-106.

[17]陈勇,柏喆.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劳动者集聚效应与地区工资差距扩大[J].中国工业经济,2018(9):79-97.

[18]蒋殿春,王小霞,李磊.“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基于劳动工资与技术创新的新思考[J].经济评论,2019(5):50-62.

[19]张月玲,叶阿忠.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与技术选择——基于要素替代弹性分析的经验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4(1):92-102.

[20]杨振兵.中国制造业创新技术进步要素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研究,2016(1):26-34.

[21]朱平芳,徐伟民.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3(6):45-53.

[22]韩嫣,武拉平.FDI对中国农业企业创新溢出效应的分解——基于吸收能力的门槛回归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20(8):132-146.

[23]王小霞,蒋殿春,李磊.最低工资上升会倒逼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吗?——基于专利申请数据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18(12):126-137.

[24]王伟青,姜玉婕.自主创新视角下流通产业动能转换路径及其因素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20(18):17-20.

[25]韩先锋,惠宁,宋文飞.信息化能提高中国工业部门技术创新效率吗[J].中国工业经济,2014(12):70-82.

[26]刘秉镰,武鹏,刘玉海.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3):54-64.

[27]杜宇玮,刘东皇.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基于DEA方法的效率評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6(14):145-151.

[28]于斌斌.中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选择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行业、地区与城市规模异质性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6(1):98-112.

[29]张浩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绩效——基于行业和地区异质性视角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5,41(5):67-77.

猜你喜欢
创新效率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分析
基于VAR模型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外包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借鉴国内外经验促进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相关性分析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