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缝合与挂线术应用于肛瘘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8-22 06:25杨祺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5期
关键词:肛瘘情况效率

杨祺峰

(佛山市南海区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 外科,广东 佛山)

0 引言

肛痿是临床上常见的肛肠科疾病,多发病与青年男性,肛痿即肛管直肠痿,是患者的直肠及肛管进行异常管道且出现肉芽脓性病变造成的。肛痿自我治愈的能力较低,且病情反复,患者通常会出现瘙痒、疼痛、肿块等情况,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临床上多采用手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本文就切开缝合与挂线术应用于肛瘘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肛痿的患者50例进行观察研究,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13例,女12例,年龄为29~65岁,平均(41.36±7.16)岁。对照组患者男13例,女12例,年龄为31~67岁,平均(43.89±6.33)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大(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都同意并签同意书;患者及患者家属能够配合本次研究;没有严重的精神障碍和药物过敏史;患者的基本资料齐全;患者被确诊为肛痿。

1.3 排除标准

因特殊情况不能坚持治疗的患者;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临床检查资料不齐全的患者;伴有严重精神障碍不能参与研究的患者;伴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患者或患者家属拒绝参与的患者;排除由其他因素导致不良反应的患者;因个人因素拒绝或者中途选择退出者。

1.4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为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切开缝合联合挂线术的方式对肛瘘患者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取侧卧位,在进行常规的清洁灌肠后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扩肛。准确的找到患者肛痿内口所在位置后明确痿管内口的具体走向,准确掌握肛门括约肌及痿管的位置。用探针探入外口检查肛内沿痿管,出口后拉出探针,探针球头部系好胶线丝结,在内口引入橡皮筋在引出到外口,将管道贯通后拉紧。用手术刀切开痿管内外皮下组织后结扎,在完成后冲洗痿管及切口,对切口附近的皮肤进行消毒。

1.5 观察指标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创伤面分泌物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率进行评判,判断切开缝合与挂线术应用于肛瘘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依据疗效水平可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的症状治愈情况良好,无任何反复病症;有效:治疗效果不错,但效果不明显且不稳定;无效: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于先前的状态无任何改善。

1.6 疗效评判

疗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t和χ2检验,并分别用()(%)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创伤面分泌物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创伤面分泌物情况,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创伤面分泌物情况()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创伤面分泌物情况()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n(%)]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n(%)]

3 讨论

肛痿作为临床上常见的肛肠类疾病,发病率仅低于痔疮,主要发病与青年男性。其发病原因较多,与患者的肛门裂反复感染、肛周红肿、直肛门损伤、会阴部手术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通常伴有条索状肿块、流脓、肿痛、便秘、体温升高、精神萎靡等状况,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1-2]。药物治疗的方式见效较慢且病情反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切开缝合与挂线术是临床上一种优质的手术治疗方案,手术能够将创面全层缝合,减少了直肠对创面带来的污染。与传统的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不同的是,切开缝合挂线术在内口处理上能够融合切开,解决了两切缘黏膜出血及过早黏合的问题,预防引流障碍的情况发生[3-4]。切开缝合挂线术的局限性更小,对肛门括约肌的损伤也相对较小,降低重复感染的风险,促进患者的伤口愈合。但切开缝合挂线术对手术人员的操作性要求较高,以免出现误伤的情况,避免形成加到引发手术感染,在缝合的过程中要做到全层缝合,避免发生水肿影响伤口的愈合[5-7]。此外,在不造成引流障碍的过程中缩小创口能够有效的提高手术质量,提升治疗效率。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创伤面分泌物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率进行评判,判断切开缝合与挂线术应用于肛瘘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证明切开缝合联合挂线术应用于肛瘘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减少患者的不良情况出现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医院的治疗效率,是患者及患者家属放心的优质治疗方案,具有很高的临床学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肛瘘情况效率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手术可以根治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肛瘘微创手术治疗进展分析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注意实验拓展,提高复习效率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特殊情况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