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析

2021-08-22 14:53孙淑静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主题意义单元整体教学初中英语

摘 要:基于主题意义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需要教师整合分析教材。首先,教师要仔细研读单元教学目标,重新梳理单元内容;其次,要概括出单元主题及下属子主题,并结合主题重新设计教学内容;最后,升华单元主题,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英文内涵。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英语思维体系,深入理解英语文化背后的逻辑关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主题意义;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1-0012-03

引 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教学要求:关注教材的主题意义,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改变知识的孤立性,帮助学生培养更加系统的文化意识与思维能力,同时将英语课堂的技能教学与立德树人相结合,在课堂中不断渗透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将英语课真正上成语言的实践课。

一、问题的提出

分析我国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现状,不难发现,尽管多数教师认同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但在实施过程中囿于缺乏成熟的教学理念与操作范式,单元整体教学存在下列问题。第一,对单元主题意义的挖掘不够深入,呈现出碎片化与浅层化的教学弊端,无法深入开展基于充分深度、充分广度与充分关联度的深度教学。第二,英语教师对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应如何梳理出单元主線、如何判断单元主题价值、如何制定单元整体目标感到困惑。第三,现有的初中英语教材存在着一些文本内容无法进行单元整合的情况,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取舍与补充,这使教师对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产生了畏难情绪。

二、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原则与思路分析

(一)设计原则分析

在对英语单元进行整体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注意每课时的教学目标服务于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并避免课时主题过于零碎化;同时,在设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所制定的单元教学目标一定要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任务;其次,单元教学目标一定要与单元主题相辅相成、遥相呼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上突出主题;最后,单元教学目标一定要具有系统性与关联性,以总分的形式保证所有课时教学目标的有效连接。

(二)设计思路分析

首先,教师要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仔细研读,概括出单元主题及单元主题下属的所有脉络、子主题,形成总分主题结构,并依据子主题设计课时内容。其次,教师要基于主题对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单元主题要与单元教学目标相辅相成,子目标也要与子主题遥相呼应。再次,教师要结合子主题与子目标设计课时内容。在教学环节,教师要进一步落实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最后,在实现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后,教师要对本单元的教学主题进行深化,以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使其形成自身特有的语言表达风格与书写风格。

三、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的案例分析

本文以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某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个单元由A、B两部分内容构成,Section A中包含一些教学的基本内容,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用不同的篇幅分别呈现出Amy, Peter, Kim, Sad and Thirteen 这4位青少年各自的烦恼与来自他人的评价。本单元的语法教学重点是:教会学生使用如何表述自己的烦恼及询问他人的烦恼,并可以针对烦恼给出合理的建议和劝告的句型及连词,如although, so that, until等。Section B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阅读能力为主,包含一个听力语篇和阅读语篇。听力语篇主要讲述了Wing Ming存在的学习烦恼及Alice同学给出的劝诫;阅读语篇主要讲述中美两国学生参加课外班的不同情况,以及父母和医生的观点。

通过对教材的具体分析,教师可以“烦恼”为本单元的教学主题,让学生对这一主题展开讨论,用理性的思维解决烦恼。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明白沟通与交流是解决烦恼的最好途径,并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人际沟通中经常用到的询问他人烦恼、提出合理建议的语法结构和词语。

(二)学情分析

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烦恼。“烦恼”这一主题与中学生的实际生活非常吻合,以这一主题开展教学必能以更好的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有效性。但是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英语能力来说,他们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持他们对此话题进行流利的英语交流。因此,教师在设计课时目标时要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为主,结合主题有针对性地带领他们进行口语训练。

例如,在给别人提出建议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You should.../Maybe you could.../You'd better.../Why not...”这些学生熟悉的句型。本单元还有一个新句型需要学生掌握——Why don't you...?与此同时,教师也要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围绕“烦恼”这一主题熟练应用句型,并在表达过程中适时使用although, so that, until等连词来增强说服力。值得注意的是,本单元的阅读语篇中详细阐述了父母与医生对课外活动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对这些观点进行深入分析,使其在批判性地接受他人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地表达个人意见,重新审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1],从而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识,使其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意见,在探究单元主题意义的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分析

在学习完本单元内容后,学生可以用英语流利地与别人交流、讨论自己的烦恼,并在讨论中寻求帮助,聆听他人见解,从而实现良好的人际沟通;对于他人的烦恼要主动关心詢问,并提出合理建议;要理性地面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并学会换位思考和理解他人,在讨论烦恼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通过第1课时的学习,学生需要做到在与他人沟通时,可以流利地表述自己的烦恼,并主动询问周围人的烦恼,适时提出合理化建议。

通过第2课时的学习,学生需要明白在成长过程中烦恼是不可避免的,与周围的人产生摩擦也是正常的,积极主动沟通才是解决烦恼的重要途径;在寻求解决烦恼办法的过程中要学会反思和换位思考。

通过第3课时的学习,学生需要认识到,课外补习班过多这个烦恼,不仅是中国学生的烦恼,还是美国学生的烦恼,并通过归纳、分析文章信息,对父母与医生的观点进行比较,感知中西方文化的具体差异。同时,学生要客观看待这一现象,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通过第4课时的学习,学生需要通过写回信的方式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利用所学的句型与词语清晰表达内心所想,提高写作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升核心素养。

(四)教学活动设计

1.引入主题

教师可以在课堂活动中结合教材内容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What are your problems in life? Do you like talking about your problems with others?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索:What's Amy's problem? What's Cindy's advice? What's Peter's problem? what's Tom's advice? Why doesn't Peter like the advice? What's Dave's advice?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对文章进行仔细分析,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能在阅读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英语句型与短语的使用方法。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听力语篇训练,并提出如下具体问题:What are Wei Ming's problems?What advice does Alice give to Wei Ming?

在练习完听力语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并与同学交流、沟通,以此来获取有价值的建议。

随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适当的家庭作业:Write down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your partner and you.

在课程设计上,本节课被设计成一节听说课,用“what are your problems in life?”这一问题来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用“Do you like talking about your problems with others?”来引入本单元的主题——Talk about problems in growing up and learn to give advice .

在听力材料中,教学任务设计虽略有不同,但始终都围绕“what's...problem...?”和“What's ...advice...?”这一单元主题展开。本单元的最终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利用所学语言在人际交谈中清晰完整地叙述自己的烦恼,并寻求解决办法;同时能主动询问他人烦恼,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可以利用句型:Maybe you could.../Why don't you.../Why not.../You'd better.../How about.../What about...?

2.探究主题

有了第1课时的铺垫与积累,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主题进行深入探索,使其理解主题意义。

3.评估主题

第一步:Have a survey.

(1) What kind of after-school classes do you have?

(2) How many after-school classes do you have?

(3) Why do you take the after-school classes?

(4) Is talking too many after-school classes of problem in your life?

(5) Do you think of American children also have so many after-school classes like you?

第二步:Compare Chinese children after-school classes with American children's.

(1) What are Chinese and American children's after-school classes?

(2) As for after-school classes,what are the common problem for Chinese and American children?

第三步:Get different opinions on after-school classes.

第四步:Express your opinions and take after-school sensibly.

最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后,需要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

Reply to the letter you have received and give your friend some good advice, after surfing the Internet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

四、总结与反思

通过两课时的学习,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烦恼和提出建议,并从思想上认识到烦恼是不可避免的,良好的交流与人际关系是解决烦恼最重要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阅读文本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外活动过多的烦恼。学生深入思考这一问题,从父母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在讨论中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真正理解单元主题“烦恼”的意义,在提高学术技能的基础上接受了德育的熏陶,真正提升了核心素养。基于单元主题教学,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教师要在认真研读课本的基础上总结单元的主题,结合单元主题梳理下属的分主题,将分主题作为教学的路径和方向。其次,单元主题及子主题的设定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并结合不同类型的课时,侧重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再次,为保证教学活动的完整性,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必须构建起课时之间的关联桥梁,以单元主题为教学主线,利用子主题螺旋递进的方式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针对英语教材与初中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的单元整体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内化吸收,使其建立更加完善的英语知识体系,深层次地理解英语文化内涵。

結  语

综上所述,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加系统的英语知识,以层层递进的形式将英语结构分解,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还可以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其进一步感知英语文化,在文化的沉淀下奠定扎实的英语基础,从而不断提升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刘馨.学生语用能力培养视域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课标视域下初中英语‘YUE读YUE写’实践研究”(立项号:FJJKXB20-72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淑静(1976.1-),女,福建厦门人,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主题意义单元整体教学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下)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上)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下学与教方式初探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劳娜古迪荪诗歌主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