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2021-08-22 14:53陈海银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核心素养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促使学生的关键学科能力、思维品质得到有效发展。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基于数学核心素养,探讨了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1-0039-02

引  言

新课程改革提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核心素养培养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本文借助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研究,探索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形成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形成的学科素质。与其他学科的核心素养不同,它具有固有的内在特点,即抽象化、概念化、模式化等[1]。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表现

在实际数学学习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后,将表现出以下行为习惯:第一,会认真、严谨地学习与探究数学知识,并且不会因为短暂的学习失败而产生气馁的学习情绪;第二,在遇到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时,会自觉调整心态、平衡紧张的情绪,懂得以清晰的头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找出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第三,会主动与他人进行问题的探究性交流,并针对问题展开逻辑推理与分析,从而形成良好的逻辑推理素养。

(三)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少学生专注于做题,忽略了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内在逻辑,只是学习到表面的数学知识。其次,受传统应试教学思维的影响,仍有教师注重数学概念教学,对学生的數学思想培养有所忽略,导致学生解答数学问题时没有逻辑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重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懂得如何运用正确的数学思维、数学思想解答数学问题,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与能力[2]。

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一)重视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初中数学知识点较多,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如果只是片面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忽略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就无法真正理解和认知数学知识点。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其懂得综合利用数学知识点进行数学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从而促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进而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提升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其中,教师必须注意数学教材各项内容之间的联系,设计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注重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从而提升教材内容的关联性[3]。

以人教版初中数学中的“有理数的除法”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应结合学生已学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分析与解决有理数除法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因此,在教学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已学的有理数概念、整数除法法则进行回顾,从已学知识过渡到新知识。比如,教师可先随意抽查3名学生,要求他们说一说有理数的概念,并且讲一讲已经学习过的除法法则,进而引导他们思考已学除法法则与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关系与差异。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回忆之前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点,有利于在大脑中构建完整的知识链。同时,结合之前已学的除法计算法则,学生可以迅速归纳和总结有理数除法的概念及法则。这对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以生动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

情境教学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气氛,同时能够有效启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去理解与探究知识。首先,教师要了解数学课程教学目标,把握学生即将要学习哪些课程知识。其次,教师要根据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及目标,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提出数学探究问题,创设有悬念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具体的探究情境。最后,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时间去感受问题情境,分析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展开探究,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得到有效发展[4]。

以人教版初中数学“邻补角与对顶角”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先要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目标,即引导学生探索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与运用等内容,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比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用剪刀剪布的视频,据此提出问题:“剪布时,两个把手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剪刀张开的口怎么变化?它与邻补角和对顶角的关系如何?”以此引入教学内容,将抽象的概念知识形象化,进而引发学生的想象,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抽象思维。

(三)以趣味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素养

趣味教学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5]。适当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能起到积极作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数学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直观地看到一些复杂的图形及图像,以锻炼学生对图形、图像的分析能力,进而拓展学生对图形、图像的想象空间。

以人教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图像及性质”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一些动画、声音直观呈现函数图像。在此过程中,为了有效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素养,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几何画板简单绘制某个二次函数图像,由此让学生在大脑中构建二次函数图像,促使学生的空间思维得到发展。在学生初步感知二次函数图像后,教师可按照绘制二次函数图像的方法、二次函数的定义及性质、二次函数的应用的教学顺序,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相关知识点,从而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数学知识分析能力。最后,教师可以设置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绘制二次函数图像的,涉及哪些注意事项等,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进而引导学生真正融入数学课堂,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要逐渐从传统的应试学习转向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学习,从而在数学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真正学有所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从教学知识构建、教学情境创设及教学活动组织等方面,给予学生适当的教学引导,促使学生真正融入初中数学课堂,进而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李国亚.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科技资讯,2020,13(10):123-124.

林祥典.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探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17):310.

李玉奎.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分析初中数学课堂实践教学[J].数学教学通讯,2017,20(26):26.

李新林,彭金芬.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20,31(02):541.

范秋艳.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中外交流,2019,26(32):144-145.

作者简介:陈海银(1974.1-),女,福建莆田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核心素养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