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院士大会的缘起

2021-08-23 02:42
科学中国人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科学院中国科学院

两院院士大会指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

中国科学院(英文名称: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中科院)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自1949年成立以来,中国科学院兼收并蓄,厉行“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办院方针,经过多年发展,以中国科学院为中心的国家科技体系已逐步建立起来。

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首批选聘了233位学部委员。同年,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暨第一次学部委员大会顺利召开。随后,在1957年、1960年、1981年、1984年、1992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先后组织召开了第二次到第六次学部委员大会。1993年,国务院决定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大会改称为院士大会。1994年,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召开,此后院士大会形成了每两年召开一次、公历逢双年份举行的固定制度。

中国工程院的成立也脱胎于此。1981年,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召开学部大会,提出了关于成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问题。基于大力发展工程科学技术的实际需求,成立中国工程科学院的必要性逐渐凸显。在充分考察分析我国工程技术发展水平并参考国外工程院及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情况下,在1992年6月19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第二次常委(扩大)会议上,筹备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工作正式被提上日程。经过近两年的详尽讨论和细致的准备工作,1994年6月3日,中国工程院成立大会与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同时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自此,中国工程院(英文名称: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简称工程院)正式成立,同时设立院士制度,96位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也就此产生,“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歼-8之父”顾诵芬等人均位列其中。

1996年,经双方共同商议,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决定,今后两院院士大会同时同地联合举行,时间定在每逢双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定于2020年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改于2021年举办。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于2021年5月28日至6月1日在京召开;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于5月28日至6月2日在京召开。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科技自立自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的主要议程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作重要讲话和报告,组织院士学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举办2021年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会议,颁发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等。

目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均已成为各自单位的最高组织形式,并已成为全国科技界两年一度的重要盛会。其层次高、影响大,不同时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莅临现场并作重要讲话。来自全国不同领域、不同战线的院士汇聚一堂,共商国家与学部科技事业发展。

猜你喜欢
中国工程院科学院中国科学院
鹅可能是人类驯化的第一种鸟类
中国科学院1977年工作会议与全国科技工作的拨乱反正
On the Subjective Express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oncept Photography
郭沫若在中国科学院建院之初的角色与困境
科学院大学现象研究
科研院所横向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记录院士人生,展现院士风范,传承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