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在轻工制造行业推行卓越绩效模式管理的可行性研究

2021-08-23 01:02李筠
西部皮革 2021年15期
关键词:卓越评价质量

李筠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四川 成都 610005)

前言

卓越绩效模式是建立在大质量概念上的质量管理体系,该模式以系统思维方式为抓手、以战略为核心、通过比较学习,持续开展管理诊断、自我评价、实施改进和创新、推进企业经营管理,最终提高管理成熟度,并取得卓越成果[1]。质量发展通常分为四个阶段: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球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未来发展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感知质量”、“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和“智能质量管理”[1]。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是质量管理的的代表理论,符合符合全球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现有的文献指出,卓越绩效模式作为有效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方式,已经与其他管理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形成方法论并促进企业和组织可持续发展[2]。我国卓越绩效的评价准则——《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2012)指出:卓越绩效主要的评价内容有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改进、结果;这7 大类目细分为23 个评价条款,使用了1000 分的量化指标来衡量企业管理的成熟度[3]。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不仅关注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还追求“组织效率最大化和顾客的价值最大化”、追求以顾客为中心和产品质量溯源与控制等核心内容。通过对用户和对产品的再造,实现了质量经营和质量管理的有机整合,从而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管理”[4]。

轻工领域制造型企业主要面向终端消费者,产品生命周期短、市场变化快、标准化程度不高,因此实施卓越绩效存在一定的难度。现有的文献也大多围绕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和金融行业等,缺少针对轻工领域制造型企业特别是鞋革行业的卓越绩效模式的应用案例。因此,本文通过对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的卓越绩效模式的实施为案例,系统梳理了实现卓越绩效的关键内容、导入方法、实施路径和评价手段。通过借鉴先进制造业的成功实施方法论,探讨将其应用于轻工制造领域,能够为轻工行业制造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经验和参考。

1 案例分析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我国先进制造领域的国有重点企业,其导入并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并获得了“第三届四川省质量奖”、“第十五届全国质量奖”。在导入并实施卓越绩效模式过程中,该院紧紧围绕“组织战略、核心业务、品牌形象、全员素质”四个方面,以“学习、导入、总结、改进、提升”的循环模式全面推行卓越绩效模式,不断开展管理改进与创新,建立并实施了自评诊断和改进的长效机制。因此,通过回顾和分析导入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的过程,能够找到实施卓越绩效的方法论。

1.1 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的主要做法

十步骤法:按照领导决策、评价准则培训、建立导入专项组织机构、自评组织、组织概述撰写、策划和制定自我评价计划、实施评价、制定改进计划并实施改进、展开学习循环和质量奖申报。

1.2 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取得的初步成效

通过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在诸多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文化方面,全面推进文化体系建设实施;在战略方面,通过有效的系统战略分析,确定了总体战略目标;在顾客满意方面,结合卓越绩效标准将顾客提升了满意度;在质量管理方面,确保了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在科技创新方面,自主创新更加凸显成果;在人员培育方面再出优良成绩。

2 深化推进卓越绩效模式意义

2.1 以超越标杆为目标,强化一流领航影响力

卓越绩效模式的目标是瞄准标杆并超越标杆,以对标、追标、创标三个环节来实施标杆管理。应以最迫切、最关键的环节为切入点,研究制定对标方案和赶超路线图和实施进度表,明确改进的具体措施和路径,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研产各个环节和岗位。

2.2 以体系融合为抓手,强化综合管理控制力

应建立以卓越绩效为核心,融合文化、战略、科研、绩效、财务、质量等多方面内容的符合多体系标准要求的全面管理体系整合框架(见图1)。该框架将ISO9001、ISO14001 和GB/T28001 等评定体系要求融入其中,同时综合六西格玛、QCC 和合理化建议等持续改进和创新方法,从而建立高度整合的卓越绩效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图1 卓越绩效模式与管理体系整合框架

2.3 以深厚历史为基石,强化文化建设感召力

通过卓越绩效模式下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实施,最终目标是在全院范围内达到:内化于心,上下同欲,培育共同的管理思维;外化于形,共同遵守,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实化于行,多方共赢,形成共同的发展目标。

2.4 以品牌建设为方向,强化产品服务竞争力

通过有效的系统战略分析,结合企业战略规划,综合考虑相关方的要求,以追求共赢为目的,遵循上下结合、内外结合、充分论证的原则,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结合PEST、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标杆与竞争对手分析、KSF 分析、以及SWOT 分析等科学系统的全方面分析,广泛收集信息和数据,借助科学系统的分析工具,分阶段分专业确定战略目标和关键绩效指标,引领企业发展的方向。

3 对轻工行业制造企业的启示

我国轻工领域制造业面临国内外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是技术、还是产品或是管理。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应对创新进行引导,并整合各个方面的创新,具体包括:

3.1 管理模式创新

管理模式创新是指基于新的管理思想、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改变管理流程、业务运作流程和工作方式。在卓越绩效框架之下,企业可考虑运用“四位一体”管理模式(见图2),即经营目标、管理制度、科技研发、绩效管理一体管理模式。

图2 “四位一体”管理架构图

3.2 组织结构创新

企业应进行组织结构的全方位评估,评价现有的组织结构是否阻碍或不适应发展需求;或者开展资料调研和外部走访交流,查看是否有更好的更适宜发展的结构可以借鉴。通过组织结构的部分或全面改革,激发组织活力,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3.3 人才管理创新

企业应将人的因素提升到管理的第一位,推行人本管理。鼓励员工创新工作思维,赋予员工创新空间,集思广益推进创新工作的开展。到国际一流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中寻找解决方案,向已经改制后的企业学习,了解他们的做法,根据企业的实际,做出实质性改变。应继续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实现战略目标与员工职业价值双赢,为不同类型的人才搭建不同的培养平台,按照不同的制度和方法,提供相应的资源来帮助员工成长。

3.4 科学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要与企业的改革思路和战略方向结合在一起,逐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激发技术人员主动创新意识,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创新,并将创新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的配套措施,不管是相关的管理制度还是相应的激励措施,都应在最大限度来发挥对科研设计人员的激发作用。

4 结论

在卓越绩效持续推进过程中,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多环节在企业的管理理念、体系、过程、活动、科研和技术的各层面详细部署实施各项工作,才能使卓越绩效根植于企业的科研生产的各个细节中,才能真正为企业的持续成功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猜你喜欢
卓越评价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质量投诉超六成
卓越之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