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触”手可及

2021-08-23 15:59吕天骄
中国名牌 2021年8期
关键词:圆明园景区智慧

吕天骄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深入发展智慧旅游,未来,打造一批智慧旅游景区成为智慧旅游模式的新样板。智慧旅游将催生旅游更多新业态的出现,赋予旅游业更多的可能性。

旅游新基建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走进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讲解员熊昕在江西联通技术支持的5G文旅互动直播中,带领全国观众了解新四军从红军游击队改編组建到驰骋华中、完成使命的光辉历史。这场直播清晰呈现复原景观、电动沙盘等,吸引了十万人在线游览。

从2020年疫情期间开始,很多游客养成了在网上观看云展览或者通过直播去景区打卡的习惯,在旅游市场恢复正常后,有些线上的消费习惯仍然得以保留,这也推动了旅游企业线上服务能力的增强。

凯撒旅游总裁陈杰告诉《中国名牌》记者:“随着VR、AR以及5G等科技手段的运用及迭代,传统方式打造出的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出行需求。通过景区的线上导览了解基本资料、跟着资深导游的直播了解旅游线路、阅读游客的相关点评,许多游客已经养成了通过智慧旅游做各种行前准备,甚至还有不少游客,借助‘互联网+开启‘云游新体验。”

当下,旅游业的发展与走向有了深刻的变化。伴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智慧旅游的“新基建”,推进了现代旅游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据统计,2019年中国旅游景区门票线上渗透率只18.3%,经过一年多的加速推进,现在景区门票的线上渗透率达到了30%。在贵州黄果树景区推行预约门票的这两年,起初有游客到了景区后,被告知无法现场买票时很不理解:“来都来了,怎么能不让进呢?”为此,贵州黄果树景区把服务前置,通过黄果树智慧旅游电商平台“快行漫游”等渠道提前告知游客怎么来景区、如何预约参观,帮助游客更好了解和适应预约门票制。

说起景区预约制,海鳗(北京)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俊刚表示:“景区预约制其实是利用大数据对旅游服务起到‘削峰填谷作用,防止客流短时聚集。大数据的‘削峰填谷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游客可以根据景区不同热点时间段,选择不太拥挤的时间来游玩,其二是游客可以通过多个景区的不同游客密度,选择不太拥挤的景区进行游玩,大数据分别在时间和空间上提前让游客预知。”

通过技术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曾经因为买票排队的黄果树景区,实现了从“接待1万人次游客都要排长队”到“接待3万人次游客不用排队”的转变。今年的端午假期,各地文化和旅游系统通过智慧管理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在福州,景区推行线上预约机制,游客可通过“福州古厝”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线上预约或电话预约;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中,游客实名制购票预约入园,并对当天入园游客及馆内游客密度实时监控及限流管控。

“智慧旅游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旅游发展中前沿技术应用的集合。”北京工商大学国际经管学院教授、文化与旅游计算研究中心主任黎巎告诉记者,旅游景区的智慧化建设有了实质性的突破,成为景区利用大数据真正提升经营水平的渠道之一。未来,无接触服务、智能导游导览等技术的不断创新,更新着旅游的消费场景。

感知一切“人、事、物”

每到节假日前夕,泰山管理委员会信息中心主任宋磊都会忙着为应对每日4、5万人的高峰游客量做着准备,如何让游客更为安全地享受游览是宋磊最为关心的工作内容。为了保障4条进入泰山的游客通道安全,同时掌握景区游客分布信息,防止游客过于拥挤而引发安全事件,泰山管理委员会信息中心针对景区制定了智慧规划。

“目前我们在景区设置了20多套客流密度检测设备,对进山游客的密度进行实时监控,在安全隐患出现之前,景区管理团队实现提前30分钟预警,提前做好游客的流控,防止出现安全问题。”宋磊还介绍道,在景区主要位置设置的20多台人脸抓拍机,对所有游客进行人脸抓拍识别,大大缩小了走失游客的搜索范围。

记者看到,当游客误入危险地区时,泰山景区的智能化分析检测系统感知到危险,景区的数字化广播马上进行语音警示并通告游客潜在的危险。此外,景区的无人机高空巡查系统更是提供了全视角、超稳定的高清监控画面,为景区管理添了“金睛火眼”。

在距离泰山290公里远的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内,游客的客流统计、来源地、游客画像等分析,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景区管理团队的问题。在2020年初,张俊刚带领海鳗(北京)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旅游目的地大数据运营服务平台”开始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服务,提供一系列数据采集、分析、可视化的解决方案。

客流监测、游客人数走势、多维度游客精准画像分析(年龄段、职业、收入水平、停留时长、潜在消费能力、出游习惯等)、游客来源地分析、游客密度监测、景区或民俗村超最大承载量预警、游客迁徙分析数据等都能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大屏上显示。“旅游目的地大数据运营服务平台”满足了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对游客情况深入分析的需求,同时也为景区的精准营销提供了数据支持。

智慧景区感知着一切的“人、事、物”,将景区实时游客量、道路出行、气象预计等信息可视化,引导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曾表示,在“十四五”时期,旅游目的地的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水平,对游客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影响将更加明显。科技引入有助于提升游客的沉浸式体验感和获得旅游服务的便利程度,同时也有助于保障旅途安全。

长期深耕旅游业务的陈杰发现,当下游客的旅游攻略都是“超前”感知的,他们的出游更加倾向于个性化的服务和深度的体验,因此旅游企业整合“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的一站式智慧服务,有利于全面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智慧技术加速了交通+景区+酒店等旅游业态的融合,可以提升旅游整体行业的服务能力。

在云南,游客使用“游云南”小程序中“我要退货”功能时,可自由切换在线退货、电话退货、语音退货等多种操作,优化了云南旅游体验;上海街头,2400余处历史建筑有了专属二维码,上海的“建筑可阅读”工作让游客扫码即可获取建筑实景图、音频、视频甚至VR全景导览……

感知游客的一切需求,预估旅游的一切风险,智慧旅游讓旅游资源和游客的距离更“近”了。

融入时代语境的“科技+”

作为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的全球品牌活动之一,2021年“中国旅游文化周”再现历史文化遗址原貌的“重返·万园之园”数字圆明园光影感映展受到国内外观众和网友的关注。

曾经的圆明园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来到圆明园的游客都曾经带着这样的疑问游览这座文化遗址。“重返·万园之园”数字圆明园光影感映展由清华大学历经20年研究,在史料、图档、考古发掘现场、老照片、铜版画等错综复杂的历史线索中构建还原出圆明园60%的历史原貌,并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复原展映呈现的主题展。

观众站在纵深20余米的展馆中央观看台上,音乐响起,数道光柱从天而降,整座展馆瞬间变为时光穿梭机,覆盖展馆一周的激光投影同时亮起,圆明园的遗址画卷缓缓展开……

“我曾经去过圆明园,看到的景象大多都是历史遗留下来废墟,这次通过数字圆明园光影感映展,让我看到了复原后的圆明园四十景、流散的文物,很感慨圆明园昔日的美景,这次来北京旅游让我感受到了不一定的文化古迹。”来自河北的大学生马欣在看过数字圆明园光影感映展后这样说道。

主持数字圆明园光影感映展工作的RE睿·国际创忆馆馆长杨思告诉记者:“数字圆明园光影感映展选择在北京首钢工业园区的一座保存完整的‘筒仓内,在360度环形筒身、纵深28米高的空间中,展览充分融合了屏幕图像的变形处理、多机位多材质的呈现方式。展览通过5G+8K高清影像AI+AR等技术,参观者能感受到全视域联动影像和全沉浸时空仓的极致体验。”

“从今天游客情感需求入手策展,既通过技术手段展现历史文化原貌,同时也给游客提供表达感受的机会,与历史互动。”杨思表示,RE睿·国际创忆馆策划的展览,通过数字化的表现形式,让参观者如同参与者一样感受传统文化养分和精神内核,构建起传统文化与当代人的生活、审美的连接。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旅游业产业动能进一步积聚,产业升级和融合创新态势明显,其中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等新文娱业态涌现。

云南大理,一场由戏剧、音乐、影像、艺术、游戏构建的沉浸演艺派对戏剧《幻境2099》点燃了7月的夜空,成为了激发文旅行业活力的“源头活水”;杭州临安河桥镇内,国内首个以国漫为主题的数字景区正式开业,完成了国漫IP落地实景景区的一次试水……

科技已然成为旅游行业前行的主要助力。黎建议,景区在利用好科技信息化手段进一步与游客“深度互动”的同时,还应注重独特品牌IP的打造,促进智慧旅游的活化与传承。

相关链接

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

实现旅游精准管理

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通过智慧卡口、车载监控、智能广播等智能化、数字化手段,实时监测预警,科学有效的指挥调度,实现了游客流量平稳。景区内部86台检票闸机全面升级改造,安装了人脸识别双目摄像头,相较指纹识别,人脸识别验证速度提升近两倍,识别率提升20%。

宁夏沙坡头旅游景区

新技术比率提升到65%

宁夏沙坡头旅游景区启用“网络预约自助购票”方案,按照游客最大接待量的75%及时采取分流疏导措施。统计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游客使用网络预约购票等新技术的比率已从5%提升到了65%。沙坡头景区的智慧停车、地图导览、5G直播等信息化系统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智慧景区的雏形。

河南云台山景区

“智慧大脑”只需一部手机

云台山景区打通微信、支付宝、百度等游客常用的流量入口和搜索端,为游客提供游前、游中、游后,“景区内+景区外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景区通过“智能云台山”管理系统,景区实时掌握周边高速、省道路况信息,与交警联动做好景区外围交通管制;2000多路高清监控全方位覆盖景区,24小时监控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30万+APP”定位的实时大数据,掌握各景点客流情况及分布。

猜你喜欢
圆明园景区智慧
梦回圆明园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游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里过大年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