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勘探部署”基于“理论-实例”的教学内容优化

2021-08-23 17:27赵晓东陈刚强阿布力米提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年8期
关键词:实例理论

赵晓东 陈刚强 阿布力米提

摘    要:“油气田勘探部署”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应在原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实例的教学内容。经过对准噶尔盆地多年的勘探开发积累了丰富的勘探成果与勘探经验,克拉玛依校区依托地理优势将新疆油田公司在准噶尔盆地典型的勘探成果纳入课程实例体系,将理论与实例充分融合,为克拉玛依校区高等工程示范基地新工科建设开启有益的教学探索。

关键词:“油气田勘探部署”;理论-实例;教学内容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8-0071-0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以下简称“克拉玛依校区”)位于祖国西部边陲准噶尔盆地西部克拉玛依市。2015年,克拉玛依校区批复建立,为教育部、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和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共建的办学模式。克拉玛依校区的建立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西部能源战略的需求。克拉玛依市是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石油城,位于克拉玛依市的新疆油田分公司在准噶尔盆地开展了近70年的石油勘探与开发,积累了丰富的勘探成果与勘探经验。克拉玛依校区依托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油气田产业基地的地理优势,注重实践型人才培养,加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努力把克拉玛依校区建设成国家西部的一流高等工程教育基地,为西部能源企业输入更多的实践应用型人才。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在西部地区布局建设一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职学校,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可以看出,实践型人才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性。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吐哈盆地等都位于我国的西部。2019年油气勘探大发现均位于我国西部,西部将成为未来我国油气产量的主贡献区,因此,迫于石油工业的发展,西部急缺大量的石油勘探开发等实践型人才。高校实践型人才应以社会需要为导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应用实践能力,能够适应毕业后签约单位的职业与岗位的需求。克拉玛依校区正是以实践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特色,在西部人才短缺及西部大发展的形势下,在“校区、专业、课程”校企合作共建三级模式下,开展了“油气田勘探部署”基于“理论-实例”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内容校企一体化设计,将新疆油田公司在准噶尔盆地经典的勘探成果纳入课程实例体系,将理论与实例充分融合,为克拉玛依校区高等工程示范基地新工科建设开启有益的教学探索。

一、“油气田勘探部署”教学内容优化的必要性

2015年克拉玛依校区成立之后,学校便针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开设了“油气田勘探部署”这门课程,目前已经培养了第一届学生,这一届学生主要通过传统的多媒体讲述理论知识的单一教学方法学习知识。通过学生反馈及调研发现,学校需要对“油气田勘探部署”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课程的自身需要

“油气田勘探部署”课程是针对油气田勘探部署阶段出现的科学问题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开课时间为大四上学期,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属于方法地质学的范畴,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1]。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油气田勘探的基本方法、工作程序及油气田勘探部署原则,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勘探部署、地质设计、风险分析的基本能力[2-4]。由此可见,“油气田勘探部署”需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油田勘探实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意识。克拉玛依校区自2016年开始设置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以来,至2019年秋季学期,第一届学生已经开展了油气田勘探部署的教学工作,受限于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为主,缺少实例教学内容,而“油气田勘探部署”是一门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克拉玛依校区主要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需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因此,建设克拉玛依校区独具特色的“油气田勘探部署”教学内容十分必要。

(二)西部油气田企业的需要

位于克拉玛依市的新疆油田分公司在准噶尔盆地经过了近70年的勘探,积累了丰富的勘探成果与勘探经验,但是尚未开展教科书级的总结。目前,教科书里的经典案例基本上都是关于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等东部含油气盆地油气田勘探部署案例。但我国东部盆地与西部沉积盆地类型不同,油气聚集特点、成藏模式等都具有明显差异[5-7],而为了西部油气田企业石油勘探开发实践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了解我国西部油气田的勘探现状。因此,关于“油气田勘探部署”的教学内容需要进行优化,有必要引进西部油气田的勘探实例。

二、“油气田勘探部署”教学内容优化目标及条件保障

(一)教学内容优化目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区及其他石油高校“油气田勘探部署”使用的教材为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油气田勘探》,该教材的主要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克拉玛依校区主要培养服务于西部油气田企业的实践应用型人才,需要增加与西部典型沉积盆地——准噶尔盆地有关的教学案例和实践环节。通过完善、优化教学内容,建成克拉玛依校区独具特色的“油气田勘探部署”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准噶尔盆地的实际勘探过程,深入了解油气田勘探部署的每一个环节,明确专业知识在实际油田勘探过程中的应用领域;通过深入了解西部油田企业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明确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同时通过学习准噶尔盆地的勘探发展史,传承与发扬老一辈石油工作者的石油精神。

(二)教学内容优化的条件保障

克拉玛依校区重视应用实践教学,全力支持“油气田勘探部署”基于“理论-实例”的教学内容优化。克拉玛依校區依靠准噶尔盆地,在勘探中形成的多项认识、经验、成果等均达到教课书级别,校区联合新疆油田,通过经典实例的挑选、加工、润色,“理论-实例”紧密结合,在目前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融入准噶尔盆地经典的勘探实例,形成系统化、专业化的教学内容体系。同时,克拉玛依市、新疆油田公司等大力支持克拉玛依校区的专业学科建设,为“油气田勘探部署”教学内容优化提供了条件。根据合作共建协议,上述企事业单位就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油田企业的专业技术需求,上述便利条件为“油气田勘探部署”基于“理论-实例”的教学内容优化提供了保障。

三、基于“理论-实例”的教学内容优化

“油气田勘探部署”安排在大四上学期上课,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综合性实践应用课程,前期学习的课程包括“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油矿地质学”等,“油气田勘探部署”需要用到上述所有的专业地质知识。2016年克拉玛依校区开始招生,2019年开展“油气田勘探部署”课程的学习。为了充分利用新疆油田关于准噶尔盆地的勘探成果,推动“油气田勘探部署”基于“理论-实例”的教学内容优化,2020年,克拉玛依校区设置了“‘油气田勘探部署基于‘理论-实例的教学内容优化”的教改项目,为克拉玛依校区高等工程示范基地新工科建设开启了有益的教学探索。

(一)依托准噶尔盆地勘探成果,校企紧密合作,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教学

“油气田勘探部署”课程基于“理论-实例”的教学内容优化由克拉玛依校区专业课教师、新疆油田公司专家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共同参与。依托准噶尔盆地丰富的勘探成果,校企紧密合作并分工明确。克拉玛依校区专业课教师注重理论课程与教学案列的结合,根据授课主体内容向企业专家提出教学内容需求,并协调、组织关于教学需求、企业需求及学生反馈等多项资料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企业专家系统总结、归纳准噶尔盆地的勘探成果与勘探经验,挑选有关油气田勘探部署的经典教学实例并给出教学内容优化建议。企业青年员工与克拉玛依校区专业课教师就企业专家挑选的教学实例进行加工、润色,理论与实例紧密结合,使之通俗易懂,满足大学本科教学需求。学生主要负责授课效果的反馈统计,通过多种形式对每一个经典实例进行评价,为后续教学内容的调整提供有益的参考。通过多方紧密结合,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教学,为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奠定了基础。

(二)优化课程结构,改变纯理论教学

针对理论部分,合理挑选与理论紧密结合的教学实例,优化课程结构,改变原来脱离实际应用的纯理论教学,是“油气田勘探部署”这门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的关键。如何利用临近油气企业的优势,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油气田勘探,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实践意识和能力,对应油气田勘探的每一个环节增加针对性实例是本项目教学优化的主要内容。

根据“油气田勘探部署”理论课程,需要拓宽的勘探实例主要包括:油气田勘探课程内容及性质;油气田勘探发展历程及勘探理论;油气田勘探工程技术;油气田勘探程序及勘探阶段划分;油气田勘探不同阶段任务及勘探部署;油气田勘探项目设计;非常规油气田勘探;油气田勘探综合评价及管理。对准噶尔盆地近70年的勘探,涵盖油气田勘探全过程,每一部分内容都有具有代表性的勘探成果,需要对这些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目前,项目组已完成教学内容的初步设计,依托准噶尔盆地初步完成部分实例的挑选与储备,具体包括: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面临的形势及挑战;准噶尔盆地勘探开发历程;玛湖大油区发现之旅;阿尔凹陷快速高效勘探实践与启示;准噶尔盆地腹部高效油气藏发现过程;地震部署、探井部署、试油方案的地质设计流程;吉木萨尔页岩油的有效动用及中石油、中石化企业实行的三新领域优选及风险探井部署流程等,每一部分对应的实例教学内容见表1,并在2020年秋季学期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17级学生中开设了“理论-实例”的教学内容。

(三)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这个时代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在“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下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油气田勘探部署”课程基于“理论-实例”的教学内容优化,依托准噶尔盆地的勘探发展史,挑选老一辈石油工作者在石油勘探过程中具有代表石油精神的典型事迹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充分将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力争让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从学石油到爱石油、献身石油的思想进步。作为一名即将为中国石油事业贡献力量的学生应不断深入地学习、实践和弘扬石油精神。新疆油田公司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爱国史、创业史、创新史、艰苦奋斗史,是石油精神的典型浓缩[8-9]。通过深入了解准噶尔盆地的勘探开发历程,让即将步入中国石油事业的学生提前了解先辈们的光荣事迹,明白石油精神对于中国石油人的意义,从老一辈石油地质工作者的典型事迹中明白在我们这个时代更需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必备的专业技能,将来更好地服务石油企业,为新时代石油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克拉玛依校区的“油气田勘探部署”基于“理论-实例”的教学内容优化是响应国家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对应用实践型人才需求而设置的,是我国西部油气田企业的需求。利用校区地理优势,通过引入准噶尔盆地近70年的勘探成果,挑选、整合典型教学实例,提出了“油气田勘探部署”教学内容优化的具体实践方法。克拉玛依校区成立时间不长,资源勘探工程专业才招收一届学生,虽然在教学内容优化及课程设计方面开展了一定的工作,但对于优化后的“油气田勘探部署”基于“理论-实例”的教学内容还未开始实施,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课题组将依托2017级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效果反馈,继续优化准噶尔盆地适用于“油气田勘探部署”的典型教学实例,努力实现应用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为西部油气田企业输送高层次、应用型、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庞雄奇,张树林,吴欣松.油气田勘探[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1-7.

[2]陈轩,龚福华,罗水亮,等.毕业要求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油气田勘探》教学内容改革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8(25):105-106.

[3]刘小平,庞雄奇,吴欣松,等.油气田勘探全英文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16):172-173.

[4]吴欣松,高岗,尹志军,等.《油气田勘探》课程的基本特点与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8):137-138.

[5]何登发,陈新发,张义杰,等.准噶尔盆地油气富集规律[J].石油学报,2004,25(3):1-10.

[6]蔡忠贤,陈发景,贾振远.准噶尔盆地的类型和构造演化[J].地学前缘,2000,7(4):431-440.

[7]陈业全,王伟锋.準噶尔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特征[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3):4-8;136.

[8]崔发展,刘鑫.石油精神融入石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2):21-26.

[9]刘凌.行业高校进一步加强行业精神教育的探索——以石油高校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9,28(1):17-19.

编辑∕丁俊玲

猜你喜欢
实例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就地沥青热再生应用实例探讨
Catalan数及几种应用实例
理论宣讲如何答疑解惑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
美军两栖作战理论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