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对音色的影响分析

2021-08-23 06:57杨靖
大观 2021年6期
关键词:触键钢琴演奏

杨靖

摘 要:音色是钢琴演奏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具有渲染气氛、抒发情感等多种作用。为优化舞台效果,要求演奏者对音色进行合理的把控,以不同的触键技巧呈现出多种音色变化。基于此,文章在概述钢琴音色的基础上,主要探究了演奏中触键技巧对音色的影响。

关键词:钢琴演奏;触键;音色表现

钢琴演奏现已成为当代较为流行的音乐形式,其音色效果主要取决于演奏者的触键方式,即演奏者所采取的触键技巧直接影响着钢琴的音色表现。因此,为使钢琴呈现出富有感染力的音色效果,演奏者应当在认知触键技巧对音色影响的基础上强化触键训练。

一、音色概述

音色即声音的感觉特性。自然条件下,物体发出的声音包括基音、泛音,而泛音是音色的决定性因素。首先我们假设音调、响度一致,物体结构、材料的不一会使物体的振动速度存在差异,泛音的频率有所不同,进而产生了多种音色。音色是音乐表达的主要形式之一,不限于单一化的声音传达,而是追求高层次的情感表现力,这也是音色的独特魅力。音色的千变万化为演奏者的情感表达创设了良好的氛围,所以,在钢琴艺术家看来,钢琴的音色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按键声音,而是通过触键技巧的灵活运用所呈现出来的音色表现结果,这种表现可以是温柔似水的,可以是愉悦欢快的,也可以是悲伤感慨的,多种情感的音色表现使受众产生心灵共鸣,钢琴演奏的价值才得以体现。

二、触键技巧对音色的影响

演奏者手指触碰钢琴琴键时钢琴发声,音色随之产生。演奏者手指采取何种力度、速度触碰琴键决定着琴键承受的指力大小。手指与琴键的接触瞬间,二者的接触面积决定了琴键的受力点。如果演奏者使用指尖接触,那么受力点是相对集中的,若采取指肚接触,则相对分散。因此,琴声的高低与手指的触键力度及速度有关,钢琴音色同样如此。

(一)触键力度

触键力度,简而言之指的是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手指与琴键接触的瞬间,手指按压在琴键的用力强度。针对该用力强度进行划分,主要包括指力触键、手力触键、前臂触键及全臂触键,强度由低至高。

第一,指力触键。演奏者一般以指力触键来演奏出“音量小”的钢琴声,而这里的指力触键指的是采取手指前段关节来发力接触琴键。演奏者通过不同的触键速度,又可使指力触键呈现出速度快、速度慢两种。典型的案例如维也纳学派的钢琴作品,在演奏此类作品时,演奏者通过快速的指力触键可将作品中清脆的音色完美呈现出来;而浪漫派的钢琴作品注重意境的表达,演奏者可通过慢速的指力触键,更好地把控触键力度,避免尖锐音色的产生,进而演绎出“缥缈朦胧”之感,体现出作品的意境。

第二,手力触键。手力触键要求演奏者使用自己的手掌发力,调动手掌的力度及重量,以手腕的运动进行控制,在把握触键速度及面积的基础上对音色进行把控。倘若针对音色的表现倾向于“锋锐”,那么演奏者可提升垂直方向的手力触键速度。

以《车尼尔599练习曲集》为例,在演绎该作品集的68首作品时,演奏者调动手腕力量,通过手掌的起伏动作来演绎曲目中清脆悦耳的调音。但巴洛克时期的钢琴曲目跳音一般比较弱,考虑到这一音色要求,演奏者在调动手腕力量时,需要使手腕的振动幅度保持在较小的范围内,由此便可演绎出低调轻柔的音色效果。巴赫的钢琴作品对后世的影响较大,与其作品中众多弱音程及和弦内容相关。在演绎该部分曲段时,倘若演奏者仅仅使用指尖触键是难以达到效果的,即无法获得两个及以上琴键一同按压后整齐统一的音色及音质,那么就要求演奏者采用慢速的垂直手力触键技巧。

第三,前臂触键。前臂触键,顾名思义指的是通过双手前臂、手腕及手掌部分发力。演绎时,手臂运动需借助肘部力量完成,以求得到较佳的音色效果。针对快速的连音及音程,演奏者可通过快速的垂直方式的触键技巧,并辅以前臂触键方式实现;而针对多音和弦,便可改为慢速的前臂触键,触键力度随之被降低,但該触键技巧不适用于单音演奏。

第四,全臂触键。全臂触键,顾名思义指的是调动整个胳膊的力量进行触键,由于力量较大,因此能够得到巨大的音响效果。多数情况下,全臂触键配合快速的触键方式,而针对音色的把控则是依靠演奏者调整触键面积实现的。全臂触键强度较大,一般不会与慢触键方式同时出现,而是多采取快速垂直触键方式,或者水平触键方式。快速垂直触键依靠演奏者将自身力量通过指尖发出,由此得到的声音更加具有爆发力。

(二)触键速度

触键速度,指的是手指接触琴键前后的时间,存在快速、慢速之分。尽管在触键速度上有快慢之分,但毫秒级的差别也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音色效果。

采取快速的垂直触键方式时,所表现出来的音色是清晰且明显的;采取快速的水平触键方式时,音色更倾向于厚重。演奏钢琴时为追求多种层次的音响表现,演绎者通常以调整触键力度的方式来实现。

(三)触键角度

触键角度即手指、琴键二者间构成的夹角,按照夹角的大小,可划分为垂直触键、水平触键。前者指的是构成垂直夹角,也就是说仅使用了指腹最前端进行触键,此种演奏技巧下的音色倾向于明亮、集中。如若力度相同,那么垂直触键、音响效果二者存在正向关系。快速垂直的全臂触键技巧多应用在要求锋利音色的作品中。对于时值长的音符,在演奏时多以慢速垂直的手力触键来完成,如此便可以得到快且柔和的音色效果。水平触键指的是手指、琴键二者构成了锐角,表现为使用指尖到指肚十分小的面积进行触键。

(四)触键高度

现阶段,学者们就“触键高度对钢琴音色的影响”持有不同的看法。某些学者提出了钢琴作品的情感表达依靠的是手指琴键的紧密贴合。某些学者则提出“距离美”的观点,即手指、琴键保留合理的距离可以使音色更加纯粹,可防止音色混乱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基于曲目情感的不同,通过调整触键的高低来处理多种情感需求,结合对作品的感知,在演奏上进行恰当的调整,使音色更加丰富。

(五)触键频率

频率即单位时间内的次数,在钢琴演奏中,可将触键频率理解为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的触键次数。触键频率的不同使音色丰富多样,可以说触键频率的改变可以使演奏者对音色进行调控,为听众创造多种听觉冲击,突出演绎色彩。这是触键频率对音色的积极影响,而消极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较高的触键频率虽可营造丰富的音色层次,但会影响到音色的纯粹性。

(六)触键位置

触键位置是触键技巧的组成部分,同样与音色表现存在关系。钢琴演奏中,通过手掌发力是最基础的演奏形式。首先分析钢琴演奏的根本目的,即通过音乐向受众传达作品的情感,每一个作品均有其独立的情感风格,可以是淡泊名利的,也可以是愤慨高昂的。一个优秀的演奏者会通过恰当的演奏技巧将作品中的情感充分表达,因此,演奏者要在把握作品情绪的基础上进行演绎。

(七)触键技巧的提升

演奏者触键技巧的提升,能够帮助其在钢琴演奏中更好地把握音色效果。第一,手指的独立性。针对手指的独立性进行控制,可确保音色的纯粹。演绎时,手指与琴键的接触要独立,互不影响,力量的按压应准确得当,时间把握合理。第二,手指的灵活性。这是对演奏者的基本要求,手指与琴键的接触应干净利落,在弹奏完一个音之后马上将手指抽离,敏捷地弹奏下一个音,也就是说要把控弹奏音色的颗粒性,从而使整个曲目更加流畅。第三,手指的稳定性。浑厚、纯净的音色需要演奏者针对手指的稳定性进行训练。身体各部位进行协调,针对手臂的力量进行合理的把握,琴键落点需要确保统一,避免产生誤差。如果不慎产生误差,便会影响到弹奏的速度及准确率。

三、结语

音乐为人们带来的思想影响,为人们创设的意境,存在大小之分、虚实之分,而这一切均依赖于演奏者的演奏技巧。钢琴演奏是音乐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是文化的沉淀,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富有感染力的钢琴音乐与演奏者的触键技巧息息相关,演奏者若想把握好作品的音色演绎要求,就必须从触键技巧完善自身的演奏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毓芳名.论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与音色的关系[D].长春:吉林艺术学院,2016.

[2]刘梓歆.试论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与音色调控[D].自贡:四川轻化工大学,2019.

作者单位:

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猜你喜欢
触键钢琴演奏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网络技术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浅述情感与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的结合
钢琴演奏中触键对音色表现的影响
培养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力的途径分析
让情感在指尖流淌
论钢琴触键的重要性
浅谈钢琴演奏中的几种触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