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美食创意短视频的设计探析

2021-08-23 07:20方媛景剑雄
大观 2021年6期
关键词:慢镜头媒介食材

方媛 景剑雄

摘 要:在智媒融媒环境下,短视频强势生长,以生活化为特点的美食短视频同样发展迅猛。文章通过对地方美食创意短视频的概念与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视觉冲击力强、视听同步原则、媒介多样性这三个地方美食创意短视频的设计特征,并以传统地方美食为设计对象,进行地方美食创意短视频的设计探索与实践,以促进同类型地方美食文化的推广与宣传。

关键词:创意短视频;地方美食;设计特征

注:本文系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核心课程建设研究”(2020wyxm063)研究成果。

地方美食创意短视频制作门槛低,其内容自带文化属性的感染力,画面感强,在碎片化时间内,符合受众阅读习惯,展现食物背后的传统文化,拍摄场景通常不是在常规的厨房中,具有满足观众视觉欲望、引领生活方式的特点。依据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美食类短视频占据全网视频平台播放量从2017年的19.8%到2019年上半年的32.2%,呈急速上升趋势[1]。由此可见,美食短视频领域发展潜力巨大,对地方美食短视频进行进一步探究具有深远意义。

一、地方美食创意短视频的概念与现状

罗懿在《我国短视频发展现状及趋势》中认为:短视频,即短片视频,一般指播出时长在5分钟以内,以互联网新媒体为传播载体的互联网内容传播模式[2]。美食类短视频即由美食自媒体平台进行内容创造,内容通常以教程、直播、探店、创意和情怀类为主题,在各大社交媒体中传播时长在10分钟左右,且具有满足受众消费欲望、展现感官盛宴和引领生活方式的特点的短视频[3]。

地方美食创意短视频拍摄场景有两大类:一是大场景拍摄,通常在美食发源地就地取景,能够使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食物的文化内涵。如李子柒美食类短视频,在田园环境中取景,通过自拍或者专业跟拍的方式,将其日常的农活细节完整记录下来,以吸引对乡村生活有美好向往的观众。二是小场景拍摄,在较小空间内拍摄完成全部内容,多采用近景,镜头贴近食材,目的主要在于表现食物本身的视觉化感受与创意性,如拥有千万粉丝的创意美食博主“办公室小野”,将搞笑型人设和美食元素混搭在一起,在办公室场景中用独特诙谐的方式制作各地传统美食。地方美食创意短视频拍摄器材会选用高端单反、手机、摄影灯等设备,制作者往往会在后期添加音乐和特效,以符合食物的文化氛围。此外,越来越多的创意美食短视频正在实现流量变现,如李子柒品牌的螺蛳粉等。

二、地方美食创意短视频的设计特征

(一)视觉冲击力强

视觉冲击力强主要包含对色彩、镜头语言的运用。人们常说“观其色而知其味”,说明了色彩具有传达味道的能力,通过色彩可以引发味觉体验[4]。色彩同时也是美食短视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通过色调的搭配来触动观众的味觉。“镜头语言就是用镜头像语言一样去表达我们的意思[5]”。常用的镜头语言有慢镜头、特写、延时拍摄等。慢镜头如调味料缓慢洒落在烧烤上的画面,可以充分调动观众的味觉感受。延时拍摄也是一种常用的拍摄手法。在构图方面,美食类短视频常常根据不同的情景设计不同的构图,但要保证观众的视觉中心永远在想要表现的主体上。色彩、镜头语言、构图一起构成了短视频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二)视听同步原则

短视频传播过程中若要抒发情感、渲染氛围和叙事往往需要结合声音,包括音乐、人声及其他音响形式[6]。视听同步原则指音效与画面具有同步性。部分保留同期声,如洗菜的流水声、食材在铁板上的滋滋声等,使画面更具有真实感。在教程类短视频中通常采用节奏欢快、能够带动观众情绪的背景音乐。在部分短视频中,制作者还会将自己品尝食物的镜头录制下来并加入旁白,如因食物美味发出的惊叹声、大口咀嚼食物的声音等,这些声音可以触发观众的体验心理和感官互动,让观众联想到自己也在一起品尝该美食,增强切身感受力。视听同步原则可以烘托短视频氛围,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三)媒介的多样性

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环境学派认为:“一切技术都是媒介,一切媒介都是我们自己的外化和延伸。”[7]这表明,当今社会传播环境已经形成一张网,随着技术的进步,每一个身处该社会的技术成果以及个体都可以成为传播的媒介。随着技术进步,产品的传播媒介日趋多样。因此,除电视媒体、移动端短视频App外,各大写字楼及商场的电梯媒体或者线下自动售卖机亦是美食短视频投放的极佳选择。多种媒介共同对地方美食创意短视频进行传播,可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地方美食創意短视频的设计探索与实践

(一)短视频的主题规划

以地方特色美食为内容拍摄制作一段时长约在两分三十秒的短视频,主题为地方四个季节的不同节日居民爱吃的四种不同特色美食。本项目将从多种地方特色美食中选择可拍度高的四种食物,分别为横望山米酒、玉带糕、绿豆糕、白桥糖藕。用趣味的形式还原食物制作过程,将食材符号化,富有创新性的同时保留并弘扬了地方元素。

(二)短视频的制作流程

采用棚内拍摄,拍摄设备为手机、摄影灯。

在色彩方面,食材本身的色彩比较丰富,在食材与背景的色彩搭配上也进行设计,打造富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为食材创造舞台,所有食材都变成了鲜艳可爱的图像符号。

在镜头运用方面,主要使用了近景和慢镜头拍摄。近景拍摄更加凸显食材的细节,而慢镜头的实质是延长现实中的时间,延长实际运动过程,被认为是“时间上的特写”[8]。通过慢镜头,食材的运动过程得以被完整展现。

视听方面,选用节奏欢快的歌曲贯穿整个短视频内容,同时保留部分现场拍摄的真实声音,让观众获得听觉上身临其境的感受。

影视后期制作中特效若能得到合理应用,能够有效优化影视作品画面视觉艺术表达效果。视频全部拍摄完成后,进行适当的后期效果制作,将一些难以拍摄表现的场景通过后期软件实现。如“四时四味”创意短视频规划图中青梅、橘子在天空中变成烟花爆炸的效果(图1),橘子变成烟花以及雪景的效果通过后期软件得以实现。

(三)视频的呈现载体

视频拍摄完成后,被上传至各大短视频App,如抖音、快手、美拍等,各类短视频App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同时使用线下媒介传播,如电梯广告、美食售卖机等。以公司写字楼内电梯媒体为例,其使用高峰期一般为上下班时间和中午的用餐时间段内,此段时间内乘电梯的人大多处于饥饿的状态,看到电梯内投放的美食视频,更容易产生购买欲。而线下售卖机的优势在于广告投放成本更低,广告内容与产品距离更近,观众在观看广告的同时能够购买商品,对产品的信任度更高。

四、结语

数字拍摄技术为美食创意短视频设计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以移动端App为主的线上媒介为创意美食短视频的传播提供了便捷的渠道,线上线下平台能够多维度地宣传地方特色美食。本文归纳总结了地方美食创意短视频的拍摄现状与手法,并通过设计实践项目,剖析地方美食创意短视频的创作思想和拍摄手法。这既能为同类型的地方美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实施路径,也符合当下创意短视频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2019中国短视频创新趋势专题研究报告[EB/OL]. (2019-09-11)[2021-05-05].https://www.iimedia.cn/c400/66047.html.

[2]罗懿.我国短视频发展现状及趋势[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2):4.

[3]皇甫蓓蓓.美食类短视频内容与形式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4]焦洁,张金晓.五感的影像化传达:以美食广告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14):311.

[5]曾弘彦.话语分析:语言学发展的新方向[J].卷宗,2014(11):551-553,554.

[6]郑宁.视听语言在短视频领域的运用分析:以抖音平台为例[J].中国有线电视,2020(12):1458-1460.

[7]连冰玉.超越功能主义范式的短视频传播新路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5):123-126.

[8]趙芳.慢镜头的功用和作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2):166-167.

作者单位:

安徽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慢镜头媒介食材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人与食材
人与食材
寻觅食材的原味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学会“拍慢镜头”
食材变动物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慢镜头在党教片中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