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线上钢琴课程资源建设

2021-08-23 07:20王彤
大观 2021年6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王彤

摘 要:近年来,随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兴起,线上教学资源建设成为高校教师研究的热点问题。线上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使得学习的便捷性、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文章在“自助式学习”理念下,就如何建设高职院校线上课程资源进行一些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自助式学习;高职院校;钢琴课程资源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在线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SJGZZ2020010)研究成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给教学带来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线上教学的迅速推广与应用。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在开展线上教学时,都采取比较简单的课堂模式——“直播+课件”。钢琴学科线上教学的难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学科,因为在进行钢琴教学时教师的知识讲解和弹奏示范对于直播设备和多媒体运用的要求较高,导致钢琴学科的线上教学效果会伴随着教师个人信息化水平高低呈现出较大差异。因此,建设高质量的钢琴在线教学资源,将对信息化有要求的知识讲解部分和示范部分进行统一制作,使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灵活运用,为线上线下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便利,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明白“自助式学习”这个概念。“自助”涵盖“自主”又高于“自主”。“自主”是指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主动完成学习任务,“自助”则不仅要求要有学习意愿上的主动,更要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对学生学习意愿和兴趣点的尊重和支持。换言之,就像是自助餐一样,学生不仅要自己去获取“食物”,更重要的是能够依据自己的口味获取“食物”、选择“食物”。这对于课程建设者——教师来说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进行课程资源建设时,不仅要体现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还要考虑到学生个体专业课学习的不同兴趣点和特殊的需求方向。在此理论下,本文依据钢琴线上课程资源建设的几个关键性因素进行探索。

一、对钢琴课程资源进行模块化处理

在传统钢琴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授是按照作品难度推进的,也就是课程按照弹奏难度逐渐递进,但是在知识性上很难做到连续推进或者逐步提升。道理很简单——作曲家在创作作品时往往考虑的是如何表现音乐与作品结构的完整,同时每个作品都是独立的个体,很难找出一系列作品在知识、技术上的完整递进,这给学生自主学习造成极大困难。因为作为学习者,学生很难判断作品是否适合自己演奏和学习,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教师也需要从众多教材中选择适合的作品进行组织和整理才能将钢琴教学的进程完整呈现出来。因此,学生在进行钢琴学习时会同时学习若干本教材。

而线上教学资源则可以突破教材限制,将钢琴学习内容进行模块化处理,并将不同的资源填充进教学资源模块中,从而构建起完整的教学体系。当然,钢琴线上课程资源模块的建立可以依据不同学习对象和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处理。在笔者的研究中,由于学生大都为学前教育专业,他们不像音乐专业的学生那样有较好的音乐理论基础,同时他们对于钢琴作品的弹奏难度要求不高,大都是在初级到中级水平。因此在进行线上课程资源建设时,按照“知识模块-技术模块-作品模块”的结构进行划分。在每一个模块内则按照小的知识点进行微课资源建设,教师教学时可以按照课堂作品的需求到模块内挑选微课进行运用。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根据自己弹奏的作品中的重难点到资源模块中寻找相关技巧,充分体现“自助”特点。

二、在钢琴资源建设中充分体现

“融媒体”理念

“融媒体”理念最重要的是打破资源边界,打通各种媒体资源之间的联系,对其进行充分整合与应用。在钢琴教学在线资源建设中,核心内容是资源。而单凭教师自身能力制作的微课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还是显得单薄和有限。当然,这并不能说教师在资源建设中的位置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即便是进行融媒体建设,教师也是整合各方面资源的第一主体,只有教师能够最准确地将纷繁复杂的融媒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真正能够在课程学习中起到作用的资源进行汇总和模块处理。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进行全面整合,打造“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钢琴教学线上资源本身就是一种教学媒体,要想实现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完整性和自主性,媒体资源建设规模是非常关键的。资源建设团队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化能力,在“融媒体”理念下,将所闻所见且能够运用到教学中的一切媒体资源进行融合汇总,并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进行构建,将这些融媒体资源充分运用到教学和学习。

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量较多,学生存在共同学习难点,即对于五线谱与键盘的对应关系认知不清。以往解决这个问题时,教师花费了极大的精力。后来在进行钢琴课程资源建设时发现了一款对于学生识谱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的手机App,而根据教學实际运用反馈,学生在运用App进行训练后识谱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由此可以发现,“融媒体”理念大大提高了钢琴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有效性。

三、钢琴作品资源建设的自助性原则

课程资源建设主要分为知识模块、技术模块、作品模块,其中作品模块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要充分体现自助性原则。在以往线下教学中,学生在学习钢琴演奏时存在一个较普遍的情况,就是对教师布置的作品本身并不喜欢。这种“众口难调”的现象本身并不存在“对不对”的问题,而是学生个体不同,审美原则也会不同。学生对于喜欢的作品学习和练习的意愿会更强烈,在弹奏时的音乐处理也会更到位。因此,学生能够根据个性化学习进行作品的选择充分体现了自助性原则。

在进行作品资源建设时,教师要将作品根据演奏难度、知识点、技术点、音乐风格、思想内涵、作者背景、作品时代、作品结构、作品曲式等关键因素进行分类,以便学生在进行作品选择时能够根据个人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作品。另外,学生在选择作品的过程中,会经过一个音乐欣赏和审美判断的过程,即便没有弹奏作品,学生也会形成记忆,极大地丰富了自身的音乐底蕴。

通过作品资源建设,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同一个技术点或者知识点,可以布置给学生多个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作品,学生则可以依据自身的审美需求选择适合的作品进行弹奏。这种“自助性”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

四、钢琴学习效果的线上指导与评价

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样才能形成:学习—练习—评价—提升的完整的学习闭环。即便是经过在线学习和教师的线下指导,学生在进行钢琴作品演奏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失误,这是钢琴学习的正常现象。因此,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学习评价,评价方式主要有知识性评价和技术性评价两种。

知识性评价: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较多的音乐专业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测验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比如,对于五线谱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在线上建立试题库,让学生以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自我测评,并将测评结果进行分享,使学生自己和教师都能直观地认识到对知识掌握的熟练与准确程度。

技术性评价:学生练习钢琴作品后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教师对作品的点评发现问题从而改进。学生可以在线上分享练习视频,教师在线上对学生弹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点评,使学生明确修改要求。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弹奏错误,录制并分享正确的弹奏片段,使学生能够反复观看,以便修改和练习。

当前,对于钢琴教学线上资源建设的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相关方面因受到主客观条件限制不能够完全开展。比如教师自身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教学资源平台功能的进一步完善,教育部门的政策性扶持等。但是,在自媒体学习越来越受教师和学生认可的情况下,在“互联网+”和5G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的潮流下,这种新型教学的实践势必会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大变化。

参考文献:

[1]邱熙媛.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报纸编辑[J].记者摇篮,2021(2):90-91.

[2]胡小龍,卜亚敏.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变革与发展研究[J].新闻文化建设,2021(6):179-180.

[3]刘甜甜.新媒体时代城市广播如何做好重大主题的融媒体报道:以北京交通广播系列访谈“风云七十年——外交官眼中的世界”为例[J].新闻传播,2021(9):77-78.

作者单位: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