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师古,笔墨传承

2021-08-23 07:52陈悦胡梦琳王艳华
大观 2021年6期
关键词:传承

陈悦 胡梦琳 王艳华

摘 要:崔昊老师创作《松涛祥云图》的目的在于向“四王”致敬。其色调借鉴传统山水画当中的“四王”山水,对传统进一步温习。“四王”山水在艺术审美格调方面是传统山水画的集大成者,画面透露出典型的文人画取向,展现了雅致、清秀、静谧、恬逸的审美趣味,同时作为山水画一个时代的审美高度,至今未被超越。因此创作《松涛祥云图》也是崔昊老师为了在“四王”的精彩画作中寻觅已失传的笔墨精髓,为其学习绘画与欣赏中国山水画艺术打开一扇自我革新之门。

关键词:崔昊;浅绛山水;传承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视觉和心境的微妙变化是传统山水画主要的表现内容,但由于时代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愈来愈高,从而有了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当代山水画有着与传统文人山水画冷逸、凄凉、超然的不同的特点,它可以说是亲切的,也可以说是华丽、奔放的。崔昊老师就是一位绘画技法娴熟和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当代山水画家,其笔下的山水画作品散发出如早春般温暖的意境和气息,画面中的内容也展现出崔昊老师丰富的人生阅历。坚韧、宽厚、奔放、洒脱和严谨的构图风格是崔昊老师绘画中的重要体现,也是使其能够立于画坛的重要因素。《松涛祥云图》这幅画描绘了奇峰峭壁、森林瀑布、山峦云溪、石桥亭台的诗意之美,以及宁静、悟道、禅宗的宁静之美。

一、《松涛祥云图》作品简介

中国山水画可以给人以精神寄托,这使人们对绘画逐渐热爱,并追求自我。而山水画家的创作不是简单地描绘肉眼所见的事物,而是通过抒发自己的感受来表达心中的所思所想,这也是为什么在朝代更迭的动荡时期,最容易出现较为优秀和令人震撼的作品的原因。崔昊老师作品的画面中有一种沧桑、厚重感,这也是经过历练的,可能经历过事情的人看到他的画,并静下心来品读,才会感同身受。因此,看画不一定是看“画”本身,而是从画中找到一些关于人生经历的共鸣。

《松涛祥云图》取法上古,借古法为己用,把石溪的繁密与弘仁的简洁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使作品繁而不密、简而不空。而且这幅作品是崔昊老师在学习“四王”山水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他认为“师法古人”是基础,但一定不要为古法所囿,要“造化为师”,勇于创新,逐步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因此,现代山水画是基于传统山水画而发展和创新的,在勾皴擦染点中构建起画面的框架,使得水墨相间、浓淡相破。传统山水画的精髓在于墨,而在这幅《松涛祥云图》的画面中,崔昊老师却采用色彩来给山水赋予“血肉”,用色彩赋予了山川雄浑壮阔,用色彩赋予了植被墨绿气派,使整体画面在色彩与水墨上互相呼应,让浓郁的墨呈现出朝气,让浅淡的墨更多了深厚的底蕴。这种共同赋予的技巧,增加了画面的实质感与观赏性,使画面透露出和谐的自然韵味。这幅《松涛祥云图》尺寸为四尺整幅,浅绛山水样式。

二、《松涛祥云图》的艺术特色

这幅山水画《松涛祥云图》山峦雄伟、云雾弥漫、溪流绵延、树木青翠,有回归自然之感。作者在近景的布置上也特别注重对细节的描写——山路上的房屋描绘得淋漓尽致,与背景融为一体。驻足欣赏犹如山风吹拂,山高水长,不染尘埃,使得观者内心产生共鸣与向往。画面不仅笔墨精巧,充满意趣,同时也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另外,画面中的笔墨线条与色彩线条相结合,墨色与积色相结合,达到了以墨显色、以色助光的效果。这种效果的产生其实就在于层层的罩染使得墨与色在不断的积累中产生变化,从而达到了独特的变化效果。画面中群山壮阔,植被繁茂;山脚下房屋林林总总,山顶一帘瀑布飞流直下;白色霧气亦真亦幻,清雅中有壮美,令人心动。树林、村落清晰可见,远处群山茫茫,隐隐约约的树丛和远山营造了一个山色空蒙的山中美景,好一处隐居之地!这是崔浩老师在品味山水景致后的视觉表达,画面具有的空灵与深厚是巨幅山水无法表达的。

人们都说“画由心生”,所以每一位画家的创作灵感就来源于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这其实也是画家真情实感的流露,因此每一幅画都饱含了画家的个性、思想和情感。这些抽象的内容,都是通过画面来表现出来的,其中色彩是最直观、最有力的表现方式。因此在现代山水画中,画家为了集中展现艺术美感,往往会突破常规色彩理论和绘画技法的限制,重点着色,以此来刻画关键景物,并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个性来突出自身的别具一格。每一笔构图,每一处赋色,都是留在心灵深处的文化品位与精神的体现。对一幅绘画作品来讲,精气神永远是衡量它是否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内在标准,而这往往是画家精神的具体表现。崔昊老师的这幅《松涛祥云图》属于浅绛山水,画面宁静而沉着,有一种超然的态度与强烈的个性。而正是这种超然的宁静,能够让观者体验到纯净、澄明之感,从而让人心情愉悦,享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远处无尽的群山运用淡墨和浅色,更能让空间延展开来;流动的白云、青色的山峦、苍绿的树木掩映其中,也给人一种自然而生动的感觉。可以说,崔昊老师的这幅画作充满了魅力,使作品达到了一个奇妙的高度,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同时崔昊老师秉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赞扬祖国山河的壮美,把山水画创作作为情感的输出和精神的追求——他希望将自己的修养、知识、情趣、理想融入山水画中,使自己的作品展现出传统山水画雄浑、壮丽的风格,从而给观者带来美的享受和视觉的冲击。从古至今,山水画家都是在写生自然,把自我的精神世界与山川天地融为一体。而崔昊老师的这幅《松涛祥云图》在画面表达上虽然与古人相比尚浅,但是也给予了当今山水画创作反省与启迪,可以品读到山水的内涵与盛景。

《松涛祥云图》这幅作品,使观者看到的不仅仅是崔昊老师精湛的技艺,酣畅的笔墨、庄重的气势,更是能将观者带入山之秀丽、水之清透的风景宜人的山水之中。作品中四周群山环抱,松树苍劲有力、郁郁葱葱,充满着活力和朝气,意蕴深厚。同时画面中展现了巍峨的高山和缥缈自然的云烟,创造出了一种优雅气息和空灵感,更让人感到画中之境神秘莫测,让人难以企及。用笔飘逸、墨色优雅,既包含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观,又体现了中国人向往的自然观。而且意象丰富,墨色酣畅。崔昊的创作没有固定格式,但却能够对眼中景致概括、整合,从而创作出雄壮中透露着清新俏皮的画作。绘画创作一定不要对造型进行客观模仿,而是要对形象进行处理,以突出精神。

三、结语

崔昊老师深知创作当代山水画要在继承传统山水画艺术的基础之上进行,所以他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贯彻了“绘画要深入实践、从生活出发,思考创新、大胆创新”这一理念。其作品笔墨流畅,色调明快醇厚,使得画面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意蕴。其中《松涛祥云图》既有北方大山的雄伟壮丽,又透露出南方山水的美丽温润,巧妙地将雄浑的气势与细腻的灵秀融合起来,创造出了一种超逸理想的审美境界,迎合了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崔昊老师以其独特的理性和激情,把坚持刻苦学习和艰苦修行发挥到了极致,他追求的知行合一、美与理想、信念坚持更是深层次地契合起来。另外,崔昊老师对生活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思想的诠释也都渗透在他的每一幅作品中,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这些都基于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革新。

参考文献:

[1]柳敬宸.论勒帕热绘画的审美特征[D].济南:山东大学,2017.

[2]李莎莎.中国电视纪录片观赏性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5.

[3]唐光元.笔墨传神 唐光元山水画赏析[J].艺术市场,2012(6):143.

[4]宋梅梅.建国以来黑龙江山水画形态嬗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5]王宝珠.浅析米友仁与龚贤作品中的“动”“静”之美[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6]汤小华.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构图比较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4.

[7]余旭鸿.绘画与光影[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08.

[8]何丽丽.唐代山水诗审美意境流变研究[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2016.

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大学

猜你喜欢
传承
中国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性研究
中国传统招幌对当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小议“柳青文学创作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镇沅麻洋纸的现状与对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