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常态”下融媒体新闻记者的新思维

2021-08-23 02:08汤红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新常态信息

汤红

在新常态下,融媒体时代应运而生,对当代新闻记者的职业能力、素质与思维形式等均提出更高、更多要求。要想顺应新闻信息网络化发展趋势,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应注重自我素质能力的提升,不断创新传统工作形式,将不同媒体的优势聚集在一起,实现高度互补与融合,不断提高新闻资源网络化处理水平,更好地融合各类新闻资源,确保媒体竞争力持续、稳步提升,将记者行业推向全新的高度。

本文主要针对“新常态”下融媒体新闻记者的新思维展开研究,先提出其可行性因素,然后通过阐述新思维特点,重点提出了几点融媒体新闻记者新思维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运用跨界思维、提高新闻敏感性和信息甄别能力、提高采编技能、完善记者培养体系等,旨在不断提高新闻记者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满足“新常态”下融媒体时代发展需求。

对于融媒体来说,要求媒体人要对不同新媒体设备进行应用,积极整合人力、宣传等内容,实现多种媒体的互补与兼容,打造全新的媒体形式,例如资源通融、宣传及利益共融等。融媒体背景中,人们凭借网络技术,可以对各类新闻进行了解,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和约束,所以对新闻记者融媒体技术水平要求会越来越高。对于记者而言,应真实撰写和整理新闻内容,由于新闻的真实性特点突出,可以将人们对事件的态度通过新闻报道呈现出来,真实性报道在记者专业素养及能力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通过媒体融合可以将记者迅速报道记录的能力提升上来,由于新闻的时效性显著,如果与最佳播报时间不相符,将会严重影响其价值,在记者整理和撰写新闻稿件时,应加强新媒体软件的应用,迎合受众的碎片化时间阅读,不断提高新闻报道水平。

对融媒体时代特点进行分析,新闻记者的新思维不仅可以确保记者对新闻价值进行准确甄别,而且还可以对媒体行业融合发展过程提供推动力。基于网络化视角,记者应树立高度的社会意识和职业责任感,对群众正确的舆论方向进行引导,确保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

灵敏性

对当前电视新闻行业发展进行分析,直播方式在诸多新闻采访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新闻采访实践中,很多记者因身处陌生环境,无法对新闻采访目标进行明确,要求新闻记者确保思维的灵敏性。凭借灵敏思维方式,既可以促进新闻采访的顺利进行,也可以循序渐进掌握更多的新闻采访工作技能。

创新性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行业接轨融媒体技术。社会新闻环境形势复杂多变,出现的新闻热点事件也比较多,所以新闻记者人员应准确辨识新闻信息,对消息的新闻价值进行充分考虑,通过有效的思维方式,将新闻价值内容挖掘出来,为后续制作和发布提供便利性,可以有效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度。

跨界思维

融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势必会对传统新闻行业发展形成一定冲击,而在新常态下,其发展速度并不快。基于此,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必须要加强跨界思维方式的应用,树立持续强化自身综合能力与素养的职业意识,保证和融媒体时代发展需求相一致。应深入分析新闻题材内容,积极整合相关新闻资源,进一步拓展当前新闻传播途径,高度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使之成为统一整体,使新闻内容价值发挥到最大化。记者的整体能力是对各类新闻资源的整合能力,使新闻跨行业与区域快速得以落实,从而不断提高电视台的媒体竞争力。

提高信息共享意识

在整个新闻报道中,编辑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新闻记者在小范围新闻采编方面的优势突出,但是如果新闻属于突发性大事件报道,在相关因素的影响下,如时间、人力等,诸多媒体平台很难有效采集和报道该类新闻信息。因此新闻记者应加强与其他平台记者之间的合作,满足信息共享需求。比如应加强采编共享平台的构建,将编辑内容的时效性发挥出来,将现场采集的诸多新闻素材进行利用,如文、图、音视频等,确保不同新闻作品的有效编辑,从而在不同平台上发布网络新闻。在多平台合力的带动下,可以将新闻时效性提升上来,与不同受众的新闻需求结合起来。

提高新闻敏感性和信息甄别能力

现阶段,诸多全新媒体形式的出现,如在线报纸和在线电视等,再加上诸多媒介形式的应用,推动了“全民播报”的现象。针对于“全民播报”发布信息,其自律意识相对不足,所以极容易引发虚假信息,所以新闻记者要想更好地顺应融媒体发展趋势,应注重自身信息甄别能力的提升,面对海量新闻线索,应迅速作出判断和核实。首先,如果信息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报道语言应具备高度的严谨性和规范性。新闻记者切忌过度注重迎合受众,防止“眼球效应”的出现,并避免扭曲新闻事实。

基于融媒体时代视角,新闻记者应做到独立思考,将新闻敏感性提升上来,借助新闻报道,将“价值引领、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出来。比如《湖北日报》记者通过“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深入挖掘张富清事迹的新闻价值,写出了诸多战斗英雄的英勇事迹,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无名英雄的坚守初心、甘于奉献等精神品质,进而引发全国的热议和关注。

提高采编技能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应积极深入了解新闻现场,然后在后期整理编辑好采访内容和现场音频,成稿之后再进行播出。而在融媒体时代出现以后,人们对新闻的时效性过度重视,记者应在现场迅速对新闻事件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解,迅速整合素材,与直播间实现现场连线,为主持人与听众之间的互动创造有力条件。同时记者应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挖掘,将自身的采访能力提升上来,尤其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并对各种新媒体平台的编辑技术进行灵活运用,如短视频、图片处理等。

除此之外,新闻记者应加强全新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的应用,不断创新新闻采集和生产等模式,加强全新技术的学习,更好地服务于新闻采编工作。比如科大讯飞大力推行人工智能技术,如语音实时撰写等,不仅可以将新闻记者的工作效率提升上来,而且借助讯飞智能录音笔可以迅速转换其录音内容。

完善记者培养体系

现阶段,要想实现媒体记者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为新闻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才。但是一些高校过度注重应试化教育,学习阶段过于关注学生的卷面成绩与及格率,并没有对学生职业实践予以高度重视。因此,要想满足记者人才培养需求,在高校教育阶段,应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采访技巧,为新闻行业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與此同时,在进入媒体行业后培训学习仍然非常有必要,对于新闻媒体单位来说,应对新闻受众的不同需求进行分析,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为记者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比如在每月考评中,应包括培训效果的考核,这对于提高记者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极大的帮助。

在融媒体时代出现后,对于新闻资源整理的要求较高,特别在音视频剪辑技术水平这一方面。所以记者应积极学习音视频技术,注重记者新闻直播能力的提升,加强新闻直播技巧的培养,确保新闻工作的顺利进行。比如在音视频制作和剪辑培训方面,应注重视频、音频始末处理工作的开展,从而确保发音的清晰度,新闻短视频应与新闻内容保持高度贴合,与大众群体新闻诉求相一致,确保短视频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影响力。

综上所述,在新常态下,加强新闻记者的转型势在必行,其中,新闻记者应具备全新思维,发挥出融媒体特色,不断创新传统工作模式,确保良好的互补、融合效果,促进新闻行业健康发展与进步。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新常态信息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订阅信息
我是新闻记者
公示
公示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