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背景下播音主持语言创作的“三化合一”

2021-08-23 02:08和捷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语音主持人受众

和捷

播音主持人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形象代表,对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好坏有着深刻的影响。媒体时代已经成为了多种媒介之间资源整合、内容兼容、利益共融的融媒體时代。这向我们传统的播音主持人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不但要有察觉到传媒环境变化的敏锐度,还要能够适应传媒发展的需求,并结合实际要求实现语言上的创作。为此,本文从播音主持人语言创作的必要性、原则,并从“三化合一”的角度探讨主持人语言创作的有效途径,旨在提高播音主持人的竞争力和适应力。

在融媒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为了适应媒体时代的变化,传统媒体做出了变革和调整。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和播放形式变得丰富起来,这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却给播音主持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任务。另外,随着物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具有时代特征和科技力量的AI主播快速发展,不仅替代了播音主持人频频出现在电视荧幕上,其语言能力、工作效率也在不断提高。这对传统播音主持人来说是一场思想上的革命,想要承接住时代的挑战,播音主持人必须要提升和发展自身专业素养。而语言创作能力的提升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首先,通过对国内外AI主播新闻报道实情来看,虽然其没有经过专业的播音主持培训,但是由于其参照对象都是媒体业内比较优秀的播音人员,所以其语言非常的规范化。如:2019年两会期间的AI记者助理“小白”,它的声音就是以著名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声音为原型,其语言规范性和标准性不言而谕。并且播音本身是一个语言传播的节目,语言能够直接影响节目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因为“小白”拥有白岩松的声音,一开口就给观众带来了熟悉感和亲近感,让人能够集中注意听其播报的内容,这对节目效果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其次,AI主播可以凭借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实现语言的多元化,而传统播音主持人的语言特点较为单一,容易给听众带来听觉疲劳,从而会影响到广播电视节目的效果。所以播音主持人要提高自身语言的个性化,具有个人特征的语言特征才容易被听众记住,并成为播音主持人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AI主播一直以来都只能胜任常态化的主持工作,最重要的语言在于其拟人化的局限性,不具备情感认知和能力。所以在播报时,难以对他人的处境产生共情,导致节目缺乏人情味。而播音主持人在输入信息的同时会立即产生相应的情感和认知,并将这种情感随着语言传播出去,带来巨大的感染力。因此,语言的情感化是播音主持人必须要具备的语言优势。

语言个性化实现途径

在融媒时代背景下,媒体的功能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播音主持人,更需要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能力,并提高其语言的个性化。这样才能在多元的传播形势下,通过具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吸引受众的收听。因此,融媒时代下的播音主持人要不断创新自身语言的个性,实现声情并茂、情声和谐的语言表达效果。

第一,要具有生活化特点。以往的广播电视节目给人的感受大多是精准化、便捷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节目的无趣化和单一化。因此,为了摆脱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播报形式,可以通过语言的生活化和亲民化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使节目变得更加具有活力和看点。首先,要立足于受众,将自身的主持人光环弱化,站在受众的角度去进行播报。这样不仅能够效的提高受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让其积极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还能改变广播电视台节目带来的刻板效应,使节目效果得到充分的提高。其次,语言要通俗易懂,要尽量使用受众能够听得懂的语言进行实时互动。

第二,要具有互动性特点。以往播音主持人一味进行新闻内容的播报,忽略了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导致和受众的粘性较差。因此,播音主持人在进行播报时,要通过语言与受众互动起来。例如:制造一些互动话题,或者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以此为受众提供互动的机会,让其能够通过官方平台与主持人进行互动。同时,主持人也可以根据受众的反馈及时进行语言风格、交流方式的转变和调整,实现与受众之间的“深度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节目内容的针对性,让受众持续关注节目,还能实现主持人和受众的双向交流,有利于节目针对性、实效性的提高。

第三,要具有多元化特点。在融媒时代背景下,受众对节目的需求得到了进一步细化,以往标准化、流程化的播报风格已经难以满足受众的内在需求了。想要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避免受众的流失,就需要播音主持人有别具一格的语言特点。因此,提高自身语言的个性化非常重要。例如,在进行节目宣传时,主持人可以运用夸张、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进行宣传和介绍。将节目中最具有特色,或者能够吸引受众的内容提取出来进行重点播报。

语言规范化的实现路径

众所周知,播音主持人必须要有较强的语言功底,不仅要做到“词要达意”,还要注重语言的语音、语调、语速,只有这样才能将信息的中心内容现象、清晰地表达出来。对此,播音主持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其语言的规范化:

第一,重视语音、语调的训练和学习。首先,要反复收听自己的节目回放音频,找到自己语音、文字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需要重点练习和提升的内容。其次,通过发音练习不断训练自己的发音器官肌肉,使其变得更加强健有力。同时,还可以通过相关的语音训练教程的学习,不断扩展自己的声域,提高语音语调的范围,并不断实现音质的美化。然后,将其运用到实际,结合文章的特点,进行语音停顿、轻重等训练,使语言节奏能够随文章内容跌宕起伏。长期以往,语言的规范性自然会得到有效提升。

第二,提高自身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管是日常阅读还是节目资料阅读,都要对文章的细节进行标注和考虑,思考应该用什么样的语音语调可以将其内涵表达出来。其次,多听其他优秀播音员的新闻播报音频,尤其是党报社的一些播音内容,掌握其用词的考究和得体,这样能够有效提高自身语言的规范性。通过以上内外环境的熏陶,播音主持人的语言文字敏感度自然而然会得到显著的提升,并在报道中对词、句进行充分的考量,从而实现语言规范性的提高。

第三,提高自身语言精炼能力。播音主持人的专业能力并不体现在对词汇的华丽,而体现在用词的简单和精炼。过多的使用华丽的语言,不但无法提高节目的感染力,还使节目内容变得复杂,给受众对关键信息的提取造成阻碍。因此,播音主持人要能够运用最简单、精炼的词语将信息内容表达出来,以此提高节目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该能力的形成需要播音主持人在日常播音经验中不断积累和总结而来。

语言情感化的实现路径

“情感”是语言的生命力,对情感的准确把握会直接影响到主持的效果。因此,播音主持人要重视情感与语言的融合,并在日常播音中进行有意的培养。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第一,提高自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思想理论,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提高播音主持人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助于其情感基础的巩固和建立。第二,将理论付诸实践。情感态度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今天学习明天就拥有的一项技能,需要播音主持人的日积月累。因此,播音主持人要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其情感的细腻程度,并且将不同的情感融入到适宜的语言表达过程,使其语言情感化得到有效提升。第三,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播音主持人要坦诚相待,能够真诚地面对受众群体,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和声音,只有发自内心的情感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使节目的传播效果得到提升。

想要适应融媒时代的需求,播音主持人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本文探讨了播音主持人“三化合一”语言创作的必要性,然后从个性化、规范化、情感化三个方面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够给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语音主持人受众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微信语音恐惧症
魔力语音
Magic Phonetics魔力语音
对方正在输入……
阳原县第四实验小学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小蛇圈圈绕的答疑会
咖喱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