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战略指向

2021-08-23 02:03梁罡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新时代

梁罡

摘要: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工作不仅要稳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构建,更要聚焦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力的提升。准确研判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战略指向,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故此,必须明确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目标指向,树立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价值指向,坚定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话语指向。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战略指向;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21)04-0014-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传播工作。从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到2014年实施《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到201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始终在为此谋篇布局。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明确了党和国家事业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要求当今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传播也必须要适应新的时代环境,聚焦新的战略指向,传播新的时代话语。为此,必须明确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目标指向,树立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价值指向,坚定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话语指向。

一、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目标指向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不同于一般的话语传播,它强调的是准确有效地将其所要表达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话语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有效传播给每个社会成员,让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和提高政治认同感,进而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因此,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目标指向不只是要实现话语的构建与巩固,更要聚焦话语传播力的提升。

(一)增强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传播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1]由此可见,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对维护国家政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有效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是赢得胜利的关键。

进入新时代,面对世情、国情的新变化,占据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传播力成为建设和打造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一个核心任务。从世情看,虽然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竞争力、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在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世界格局变得更不稳定,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围绕发展道路和价值观的较量日益凸显。加上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不仅方便了各种错误言论和观点的自由流动,而且使之变得更为隐蔽、活跃和复杂,使得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尖锐激烈且更加深刻复杂。在此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要牢牢把握主导权,关键在于有效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现在,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从国情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网络越来越普及化,人们每天被各种各样的真假信息包围。由于个体思想认识水平的差异,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辨别出信息的真假,这就给虚假信息提供了渗入的机会,加大了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挑战力度。同时,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能通过各种平台发表自己的言论,信息量迅猛增长使得信息的可控性和稳定性相比以往大大减弱,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很容易在信息大潮中被淹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效果。因此,我们亟需增强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传播力,以确保有效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传播,让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真正将时代的主流声音传开叫响。

(二)应对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冲击

在媒体生态和媒体环境同时发生巨变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国际国内、线上线下、虚拟现实、体制外体制内等界限愈益模糊,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场,更具有自发性、突发性、公开性、多元性、冲突性、匿名性、无界性、难控性等特点”[3]。这给当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有效性造成了困难和挑战,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隐蔽性、复杂性和斗争性等特点加大了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难度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建设难度。主要包括:第一,信息“碎片化”削弱了受众对主流意识形态内涵的解读。信息“碎片化”,意味着人民群众虽然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有关主流意识形态的信息和内容,但是却无法全面系统地了解其具体内容及意蕴,甚至还因“碎片化”呈现而增加了人民群众解读主流意识形态的困难。一旦人民群众不能正确解读主流意识形态,就无法对其形成理性认知,自然也不会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第二,媒介“复杂化”增加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难度。大众媒介的繁荣发展形成了多种媒介并存的局面,不仅将媒介自身“复杂化”,还将原本简单的媒介环境变得复杂化。加上部分不良媒介趁机传播社会非主流意识形态以及对不同的社会思潮进行不同的阐释,使得传播内容更加鱼目混杂。这无疑加大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难度,也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第三,话语的“多元化”冲击了受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多元化的话语存在直接影响了主流价值、思想文化等对受众起到的正面引领作用,导致不少受众对主流意识形态存在着思想上的认知不理性以及心理上的情感不认同。这不仅不利于聚合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会对个体的判断和行动等造成误导,影响自身的发展。因此,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积极应对主流意識形态面临的挑战显得至关重要。

二、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价值指向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媒介融合为特征的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在信息爆炸裂变和思想观念多元多变的背景下,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力的价值与意义更加凸显。同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科学化、大众化和国际化更具现实价值。

(一)实现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科学化

主流意识形态是国家的精神和灵魂,必须保证它的话语内容具有先进性与科学性,符合社会实践的客观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内容和传播方式势必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当前时代发展规律实现动态更新。实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科学化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要求,也是保持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生命力的现实需要。一方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往往会被赋予新的内容。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建设特别是话语传播工作,應以展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在话语传播中实事求是地顺应当前中国实际发展要求。如果说,主流意识形态是“树干”,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条树干的“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是这条“根”所要汲取的“养分”。只有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才能够长出更茂盛的“树冠”,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释放出更多的正能量。另一方面,是基于现实问题的存在,即社会上有部分人对“学术研究无禁区,宣传思想工作有纪律”存在模糊认识,一讲到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就觉得是要限制言论自由、学术自由。这就更加突出了科学对待和分清学术研究与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问题的紧迫性。事实上,“‘有纪律并非一味地限制言论,而是强调我们的宣传教育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尊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科学理论宣传与创新的内在规律,尊重思想理论教育和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关制度机制,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更好地着眼大局、服务全局。”[4]因此,实现科学化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根本要求。“无禁区”也不等于可以毫无原则地放任自为,而是必须在探求科学真理和真知的导引下,以严格的学术操守、严肃的学术态度、严谨的治学方法开展学术研究。因此,尊重科学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是学术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守的基本原则。由此可见,无论是宣传思想工作还是学术研究,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尊重科学规律,“否则,宣传思想工作就很可能偏离方向,造成思想上、观念上的混乱,学术研究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会陷入盲动无序的状态,造成急功近利、学术失真、行为失范。”[4]

(二)实现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大众化

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5]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也发生了新变化。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内容不仅要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更要体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求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要实现大众化。意识形态是国家的上层建筑,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客观反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归根到底还是人民群众不断向前行进的实践。这就要求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不能高高在上,而是要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近距离与人民群众接触。另一方面,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大众化是为了达到让更多人民群众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心、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目的。只有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真正全面地普及给社会大众,才能有机会动员人民群众,进而在广泛赢得人民群众认同的基础上,使主流意识形态得以被人民群众所掌握,最终真正完成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任务。

(三)实现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国际化

实现话语传播的国际化是提高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和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迫切需要。习近平同志指出:“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6]当前,要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必须充分重视对外传播宣传工作,向外展示好中国形象,进一步提升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国际话语权。由此,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国际化也成为了当前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真正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国际化,世界各国人民才有更多的机会去听清、读懂“中国”,而不只是单单听说了“中国”。尽管世界已经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但在国际舆论格局和媒体传播方面,部分西方国家仍在一定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一些西方国家企图凭借其政治经济优势、采用各种手段来独霸国际舆论战场,借助各种媒介传播工具将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进其他国家,以此影响其他国家议题讨论与政治决策,甚至达到破坏其他国家社会和政权稳定的目的。这一国际形势和发展格局决定了我国要担负起大国责任、扩大国际影响力,必须不断推动国际舆论传播格局的合理化发展,实现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国际化。

三、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话语指向

进入新时代,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关键在于传播力的提升。为此,不仅要建设好、管理好、守卫好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流舆论阵地,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扩大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流舆论阵地。

(一)坚持党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绝对领导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在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应对西方不良社会思潮和社会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攻击的主心骨,也是为建设主流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战略方向和战斗策略的“总负责人”。进入新时代,面对新要求和新形势,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全面统一领导。

第一,要坚定党的核心地位,发挥党的统领作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共产党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唯一领导核心,拥有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绝对主导权和领导权。在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高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旗帜,以党的旗帜来定方向、明思路。要加强党对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领导,坚定党的政治立场,坚持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来指导意识形态工作,发挥党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建构、传播过程中的统领作用。发挥党的统领作用是在遵循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下进行的,我们既要坚持党对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地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意识形态的政治方向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又要在思想和内容等各个方面“严把关”,抓好话语传播源头的方向性问题,旗帜鲜明地宣传正确的思想理论。这样,才能抵御外来的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切实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第二,要加强党的政治责任和组织领导,并将其贯彻落实到意识形态工作的各个方面。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都需要堅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意识形态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都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组织、管理与监管,行动上要服从党的安排和听从党的指挥,坚决维护党是“总的负责人”的核心地位。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就是党要高度重视新时代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和传播制度建设等工作,不断完善话语传播的组织机制以及创新话语传播的管理手段。各级党组织要主动领导与组织好意识形态话语建构的工作者队伍,严格管理好各个宣传和报道媒介机构,自觉监管好话语传播的各个环节。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具备党性修养的意识形态工作者队伍,特别是要注重对一线意识形态工作者的党性培养。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对意识形态工作者进行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将这种教育覆盖到各个媒介机构以及各个传播环节的每一个工作者,从而提高全社会意识形态工作者的政治意识、政治信仰和政治责任。

(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

进入新时代,迫切要求打造符合时代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7]实现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传播,关键在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

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核心内容与基础力量,也是区别于其他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根本标志。将马克思主义落实到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研究与建设中,必须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核心指导作用,用其引领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要毫不动摇地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和整合多样的思想文化,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深度解读,以此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舆论优势,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建设的顺利前进。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地位,关键在于大力推广和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专题学习与教育培训,以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理论成果来武装人民的头脑,使其能够更好地立足中国实际灵活运用好马克思主义,不断提高意识形态领域的甄别能力,确保在建设主流意识形态道路上不跑偏。

第二,要注重红色文化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中的价值和作用。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提供了生动的内容与素材。要发挥红色文化本身具有的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强化道德情操与价值理念等作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育人功能,进而在红色文化养分的滋养下不断丰富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内容。在阐发和挖掘红色文化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中的价值与作用时,要追溯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在融入时代和技术的元素中不断推陈出新。要深入解读与阐释红色经典歌曲、红色经典诗词、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和红色影视作品背后蕴含的精神内涵以及思想文化价值,并充分利用重大革命纪念日来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以此讲好红色英雄故事和弘扬先进人物事迹,营造出网上网下广泛宣传红色文化的浓厚氛围。只有继续传承和发扬好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才能从中汲取营养成分来助推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传播。

第三,要重视将人民群众的生活内容融入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打造中国特色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的主要来源。将抽象和陌生的主流意识形态理论话语变为人民群众熟悉和易于接受的具体日常话语,关键在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必须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8]将人民群众的生活内容融入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建设中,其实质就是要贴近老百姓实际生活和他们最关切的利益诉求,如设置老百姓感兴趣的社会发展议题和政治民生领域相关问题;融入接地气的话语,如“撸起袖子”“扑下身子”等。同时,在创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表达方式时,要融入生活气息和加入时代元素,深入研究不同群体在需求、思维习惯、接受方式及规律上的不同,及时采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新概念和网络新语言,进一步更新话语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理直气壮地进行话语传播,才能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关注度、参与度和认同度。

(三)拓展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空间与途径

媒体融合的纵向深度发展,促使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空间和途径发生了改变。拓展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空间与途径,不仅要对内宣传、对外传播,还要勇于冲破传统、结合多种途径和渠道拓展话语传播空间,扩大话语传播覆盖面。

第一,要融合新旧媒介的优势,拓宽话语传播平台。新媒体的发展提高了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拓宽了网络舆情的发展渠道,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阵地和主战场。以融合新旧媒介的优势来拓宽话语传播平台是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重要指向。新旧媒介相融合意味着强强联合,必须充分利用新旧媒介的各自优势,有效整合它们的内容与资源,尽可能扩大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辐射面,以此增强舆论宣传与话语传播的有效性。在大力发展新媒体的同时,不能忽视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期刊等媒体源的传播作用。一方面,从单个媒介的整体横向发展看,要加快传播一体平台的建构与升级。应坚持“一个内容,多个渠道”的发展原则,使优质的话语内容通过网络、客户端、微信、微博和报刊等媒介进行更加广泛的宣传和报道。另一方面,从整个社会多个媒介纵向发展看,要集合报纸、刊物、电视、广播和网络平台等多种媒体,多管齐下、多端发力。只有推动多种媒体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内容互通、方法互鉴,才能打造全方位和立体化的传播平台,真正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提供多样化的传播平台,并向多领域拓展话语传播空间。

第二,要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加大话语传播力度。“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67.0%,手机网民规模达9.32亿,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率达99.2%;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8小时。”[9]在这种形势下,要高度重视网络阵地建设,因势利导强化马克思主义在网络阵地中的指导地位;要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原则、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原则;要整合杂乱多元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合乎时代发展规律的政治方向、文化体系、价值理念和思想观念。此外,要在充分认识和把握网络阵地建设规律的基础上,秉持创新思维,做好、做大、做强马克思主义网络舆论阵地建设。“要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平台,借助感性化和可视化形式呈现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和话语逻辑,以此打造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网络宣传阵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内容响遍网上网下,推动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进入寻常百姓家。”[10]

第三,要重视对外传播工作,增强话语传播广度。我国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通过实施精确的策略和途径将中国话语的内容有效且迅速地传播到国际舞台,提升我国国际话语的对话能力和影响力。一方面,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建立专门对外宣传的网站和网络平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视频网站、公众号以及app软件等。利用其分享和推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及时推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丰富内容,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以此作为对外宣传展示的重要工作内容。另一方面,必须深刻认识到对外传播中的话语特点和话语风格所具有的特殊性。主流意识形态的对外传播不仅要立足于中国实际,也要考虑贴近国外受众群体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要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特别是国际通用手段来创新对外传播方式、丰富对外传播载体。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主流媒体的交流、合作和学习,借助其他国家的媒体平台和国际会议传播中国故事,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对外传播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EB/OL].(2019-03-31)[2021-02-20]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9-03/31/c_1124302776.htm.

[2]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01).

[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45.

[4]章兢.宣传思想工作有纪律 学术研究无禁区[EB/OL].(2015-01-22)[2021-02-20]http://edu.people.com.cn/n/2015/0122/c1006-26431139.html.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10.

[6]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EB/OL].(2018-08-23)[2021-02-20]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8/0823/c40606-30245183.html.

[7]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4.

[8]陈建兵,郝一博.新时代意识形态“人民话语”及其重要意义[J].湖湘论坛,2020(6):24-31.

[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C).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0-09-29)[2021-02-20]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2009/t20200929_71255.htm.

[10]刘勇,韩叶.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21(2):92-99.

责任编辑:曹桂芝

猜你喜欢
主流意识形态新时代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对策研究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正确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策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刍议
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途径述评
浅论中国“主旋律”与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