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施工中的绿色施工技术

2021-08-24 03:24范淑芳
建材与装饰 2021年24期
关键词:房屋建筑绿色建筑

范淑芳

(重庆杭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重庆 6483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加,房建事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此时房屋建筑的建设规模随之扩大,同时显现出较明显的能源消耗问题,探寻集约化发展路径成为现阶段的重点工作方向。绿色施工技术给传统房建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引导,在全新理念的引导作用以及先进技术的支撑作用下,能够在保证房屋建筑质量的同时减少资源投入、缓解环境污染[1]。

1 绿色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重要性

在房屋建筑领域,传统的施工方法具有粗放化的特点,施工期间的资源浪费量较大、环境污染问题较为明显,显然难以满足现阶段的房建项目发展要求。在落实绿色施工技术后,实现统筹规划,从优质环保型材料的应用、节能减排、减少建筑垃圾等方面切入,通过多重措施的落实有效减少房屋建设期间的资源浪费量,缓解各环节施工以及建筑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国内建筑需求较为旺盛,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材料需求量较大,在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后,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完成建设,由此带动房建事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2 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特点

(1)专业水平高。绿色施工技术不同于传统层面的施工技术,其融入了诸多先进的细分技术,给房屋施工的开展提供更为可靠的技术支撑。而该类技术的专业性较强,对作业者的操作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值得业内人士积极学习与创新。

(2)综合性强。绿色施工技术的侧重点不再局限于建筑本体质量的层面,其将发展目标扩宽至功能实用性、资源利用率、周边生态环境保护、用户生活品质等多个层面,因此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在兼容多项要素后打破建筑与环境不兼容的僵局。

(3)节能环保。在传统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污染问题,例如建筑污水污染、粉尘污染等,其会严重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且不利于周边居民的正常生产与生活。相比之下,绿色施工技术则将节能环保提升至重要的地位,以期在施工中尽可能减少各类污染,并充分利用环保型材料,以达到文明施工的效果。

3 绿色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3.1 外墙的绿色施工技术

玻璃墙是房屋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材料,常见于写字楼等商业场所以及高层建筑中,其在提升建筑节能环保效果的同时增强了建筑的整体美感,给人以通透、大气之感。在选用玻璃墙时,考虑其性能特征,例如安全系数应较高,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不可出现开裂、掉落的情况,同时充分关注玻璃材料的环保特性。现阶段,诸如中空夹胶玻璃、Low-E玻璃等均是主流的玻璃材料,在房建工程设计中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用。此外,为充分利用玻璃幕墙塑造建筑美感,在选用时考虑色泽均匀性、镀膜耐久性等多个方面。

除了挑选优质的玻璃外,考虑到玻璃墙施工的附属材料,即支撑构架和密封胶。通常,支撑构架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与耐久性,较为合适的是铝合金材料;而对于密封胶,则重点考虑到其弹性模量、抗拉强度、抗撕裂度、抗震性能。在选取合适的材料后将其设置到位,构成完整的玻璃墙结构体系[2]。

3.2 屋面的绿色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屋面施工中,选择导热能力和吸水能力较弱的材料。以屋顶的施工为例,在混凝土面板与排水层间设置保温材料,应用效果较好的有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板。

此外,在屋顶种植绿色植物,通过此方式避免阳光直射至屋顶表面,避免出现建筑内部温度异常升高的情况,减少暖通设备的使用量,以更加自然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环境。建筑绿色屋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采取该设置方式后,利用植物隔绝阳光直射,使建筑的室内温度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屋顶植物还可吸收部分建筑内部产生的温室气体,有利于改善空气品质。

图1 绿化屋面结构

3.3 地面的绿色施工技术

在建筑地面施工中,在混凝土下方增设保温层,通过此结构层的应用减少地面的热量损失。在绿色施工技术视域下,对地面节能材料的质量提出较高的要求,当前以泡沫玻璃颇具代表性,取适量原材料与废旧玻璃混合,并向其中掺入发泡剂和改性剂,在该材料配制方式下做高温焙烧处理,制得泡沫玻璃。该材料同时具备导热系数低、吸水率低、强度高、耐腐蚀等多重应用优势,若在建筑地面施工中合理应用该材料,则可充分提升地面的保温效果,同时解决传统保温材料抵抗能力偏弱、耐久性不足等问题,如图2所示。

图2 地面保温结构

3.4 给排水系统的绿色施工技术

多次水循环利用系统具有可行性,将建筑日常使用中所产生的废水分类,形成生活废水和生活污水,按照特定的路径将其分区,再做针对性的处理。对于生活污水,将其集中收集,经过过滤处理后转化为中水,将处理后的水用于植物灌溉、厕所冲洗等水质要求不高的场景中;对于生活污水,引导后排放,使其沿着特定的方向汇总至排放管道中,以防因随意排放而污染地下水资源。

为提高建筑的给排水水平,适配合适的硬件。根据给排水的功能要求,所选用的设备应具有变频运行、效率高、能耗低的特点,从而减少设备运行时的电能消耗。此外,充分利用雨水也是重要的工作方向。为房屋建筑适配雨水回收系统,将日常降雨中的雨水高效收集至指定的池子内,经过过滤后投入使用,例如作为厕所用水以及植物浇灌用水[3]。

3.5 室内环境优化的绿色施工技术

(1)建立恒温系统。人体对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不同季节的温度要求也有所不同,需动态控制建筑室内的温度,以适应人体对于温度的要求。例如,在楼板中铺设毛细管网,夏季气温较高时注入冷水,冬季气温较低时则通过注入热水的方式提高内部的温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注水量以及注水温度。在采取该方法后减少了制冷、制热设备的使用量,由此也有助于减少建筑的能耗。

(2)建立全置换新风系统。除了温度外,空气品质的改善也至关重要。对此,建立全置换新风系统用于提供新鲜的空气。从运行状况的角度来看,该系统具有稳定可靠、效率高、能耗低的特点,正常运行工况下的热回收率达到60%,有效减少了空调的能源消耗。为提高地面的含氧量(CO2的重量较大,会大量下沉至地面),将新风系统安装至地面,由此改善空气品质,此方法也减小了对室内空气流动状态的干扰,规避涡流和紊流。

3.6 材料方面的绿色施工技术

土方施工期间粉尘污染是重点控制对象,应采取有效的防尘、除尘措施,例如通过洒水的方式扑灭灰尘,或是搭建防尘网隔绝扬尘的传播。对于已经开挖完成的部分,则对其加盖密网,此举也有利于阻止尘土飞扬。

房屋建筑的工程量较大,随施工进程的推进将逐步产生建筑垃圾,对此,搭建封闭的临时专用通道用于运送该部分垃圾,将其转至指定场所,用无害化的方法进行处理。

材料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要素,房屋建筑工程的材料需求量较大,若大量依赖于外地调运则存在运输能源消耗量大(长距离运行中的油耗)、材料利用率低(运输过程中因磕碰等原因而损伤材料)等问题。对此,在选择建材时尽量做到建材本地化,与当地具有资质的供应商形成合作关系,由此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能源消耗以及材料损伤。

建筑材料进场时依据规范做好质量检验工作,若满足要求则进场,否则予以退场。对于室内材料,必须出具有害物质的检测合格报告,以保证室内空间所使用的材料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不存在放射性指标超标的情况),为居住者提供良好的环境。待工程结束后,委托专业的机构检测室内的有毒气体,对室内的空气品质做系统性的评价,有效控制各项指标均,否则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下,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水平也应当提升至全新的层次,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为居住者提供优质的人居环境。为实现目标,建筑企业应突破传统粗放式施工技术的束缚,准确认识到绿色施工技术的重要性,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减少建筑资源消耗量、缓解环境污染、优化居住品质,由此推动房建事业的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房屋建筑绿色建筑
绿色低碳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讨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探讨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对房屋建筑设计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