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寻红色足迹

2021-08-24 02:31闵诗睿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先辈足迹根据地

闵诗睿

临近暑假,学校以“追寻红色记忆,践行革命伟人精神”为主题开展研学活动。我们去了陕西省铜川市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和薛家寨旧址,试图寻找先辈们走过的红色革命足迹。

照金纪念馆是于1993年5月为纪念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而修建的。1933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由此成为西北革命的摇篮。

我们刚进园区,就看到一群白色的和平鸽,从空中有序地俯冲下来,扑腾着聚集到园区前广场,宛如训练有素的红军战士,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踏寻前辈足迹的客人。

通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有上下两层台阶,在台阶的中间有一个大大的鲜艳的红色五角星,我们就在五角星的下面,男女生分两列一字排开,就像是一双围着红星想要飞翔的鸟翅,如同我们今天踏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展翅飞向新时代的幸福生活。纪念馆一楼陈列着红军们用过的物品,那些破破烂烂的物件,承载者他们为争取自由、幸福而流血牺牲的故事。看着这些物件,我们难以想象,在那个艰苦岁月,就是这些简陋的物件支撑了红军战士打赢无数胜仗,这足以证明红军战士的坚强意志与不灭的革命精神。纪念馆二楼挂着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简介,看完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我对红军革命的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支撑着红军的不是别的,是革命精神,是对自由的渴望,是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的信念,更是一群志同道合的革命者的汇聚。正是他们坚定的信念、崇高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才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跟随着参观的人流,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薛家寨革命旧址,即薛家寨保卫战的战斗遗址,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驻扎过。今天,我们要体验一下红军走过的山路。当年红军走过的那窄如肠子、弯曲盘旋的泥泞土路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柏油小道,兩旁是和当年一样起伏不平的小山,山间的路旁点缀着枝繁叶茂的树木,远处的山峦一片翠绿。拐过几个弯,还是可以寻到当年裸露的黄土,以山腰最为明显。路的两边是涓涓的溪流,清水从山顶随着山路蜿蜒而下。听着水声,看着远处的美景,我们个个精神抖擞,快速地向上爬。其间有一段路很窄,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我们开始步履维艰,可想而知当年红军战士扛着武器,冒着枪林弹雨,是如何艰难地通过这段山间小路的。大家刚开始有说有笑,可是没过半小时,队伍明显慢了下来,有些同学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越往上走速度就越慢,因为体力随着陡坡的升高一点一点被耗尽,有人干脆停下不走了。

终于我们到了缆车的终点站。满以为到了山顶,谁承想路才过半。既然决定要走,就不能半途而废,要像当年的红军一样排除万难继续前行。走了一半,就有同学累得趴在地上,怎么拽也不肯起来;还有同学口号喊得震天响,可是那腿好像不是他自己的,怎么也动不了。其实,接下来的路已经变得平坦多了。想着红军精神,我咬牙挺过最难走的那段路,终于成功登顶,一览众山小,美景尽收眼底。

这次研学活动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只有像我们的红军先辈一样,以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不畏困难,坚持到底,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指导教师:闵保华

猜你喜欢
先辈足迹根据地
不忘先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东临楼”日常
“东临楼”日常
党的足迹
日本校园里的“先辈”
窗台上的妈妈
精致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学术研讨会征稿函
中国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