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2021-08-26 07:17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小学李晓晨
天津教育 2021年22期
关键词:课例学案翻转课堂

■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小学 李晓晨

翻转课堂实际上就是课堂主动权的翻转,将课堂主动权交予学生,让学生对于课堂时间、内容进行支配,对于解决传统课堂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差的现状有着明显的优势。本文探究了小学数学适合做翻转课堂的两类课例:计算类、探究推导类。每一类以一个完整的课例呈现相应的翻转课堂具体做法及要点,分析每一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应用流程和教学互动行为。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

乔纳森伯格曼,美国人,“翻转课堂的先行者”,在2011年将翻转课堂的概念定义为一种混合了直接讲授与建构主义型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将课堂的时间重新调整,教师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利用课前或在家的时间,先完成相应知识学习和消化或者进行相关探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教师答疑。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主要知识内容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流程的颠覆,由此将引发教师角色、管理模式、课程模式等一系列重要的变革与创新。

二、翻转课堂的基本步骤

首先,制作导学案。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的前提下制作导学案,导学案至少提前一两天下发给学生。其次,创建教学微视频。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明确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和需突破的学习重难点,以及视频最终需要呈现的内容。再次,收集资源和创建视频,视频作为导学的辅助工具,教学视频原则上不超过10分钟。再其次,学生自主预习和学习。学生在独立预习教材的基础上,下载教师的教学视频和导学案,开始课前学习;完成预习需要自测的内容。最后,教师了解预习、学习情况。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整课堂教学的进度和难度,制订个别辅导计划,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根据具体的课例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以只进行其中的两到三个步骤。

(一)计算类课程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课也贯穿整个小学阶段,而计算又是一个连贯的知识,在前面知识的积累下,学生很容易对后面的内容自学掌握,所以计算课很适合用来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1.整理教材。条件适合的教材课例:一年级上册,“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十几减8、7、6”“十几减5、4、3、2”;二年级上册,“进位加”“不退位减”“退位减”;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2.具体课例。一年级下册“十几减5、4、3、2”。在教学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十几减9,十几减8、7、6,对20 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破十法、想加算减法以及由破十法归纳出来的巧算法等,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并能够正确的运用到计算中去,所以这一课很适合做翻转课堂,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

翻转课堂具体进程:

(1)下发导学案如下: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路还不是特别有条理,而且计算课的算理和算法都是相同的,所以教师在做计算课翻转课堂模式研究时可以通过预习的形式对知识进行一个清晰的梳理,让学生参照相同的思路模式和思考方法对新课进行有条理的讲解。

(2)学生讲新课

①学生讲解算法。教师先对导学单上复习旧知的部分进行核对和讲解,然后小组交流11-5 的算法,按小组为单位分别请同学讲解每种算法。②总结规律。小组总结,学生汇报20以内的退位减法有几种计算方法,分别都是怎样计算的。③运用算法完成习题。

(3)课堂效果

虽然一年级的小学生在思考模式和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都不是很强,但是教师通过之前的知识把思路都梳理清楚了,学生只需要按照既定思路去讲解就可以,本堂课学生讲解得清晰明白,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几何操作推导类课程

几何也是小学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二年级的认识平面图形、认识立体图形、画线段、画角到中年级的推导周长计算公式再到高年级的推导面积、体积公式,这些都是挖掘物体本质的一个过程。

教师要想把小学的几何知识内化为学生易于接受并记住的知识,就必须让他们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需要学生的具体实践与操作,而我们的课堂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所以通过微课形式引导学生在家里操作实践,既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又能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度。

1.整理教材。条件适合的教材课例: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五年级上册的“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六年级上册的“圆的面积”;六年级下册的“圆柱的体积”。

2.具体课例,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在学习“圆的面积”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经历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了基本的渗透转化、等积变形等数学思想方法,而且圆的等积变形比较琐碎,在课上进行比较浪费时间,所以本课适合做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具体进程:

(1)学微课并完成学习报告

微课主要内容涉及三方面: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并根据微课提示自己进行圆的拼组并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运用圆面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实践运用中感受“化曲为直”极限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学生根据教师制作的微课,能够根据自学后检视自我掌握知识的情况,填写学习报告单。

(2)学生讲新课

①教师先播放微课,再对学生的报告单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并播放几个学生拼组圆的视频。②小组合作交流报告单上的内容,选一个小组的代表对今天的新课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组内成员可以及时进行补充和纠正。③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课堂效果

通过微课和报告单对知识的梳理,学生很容易突破本课的重难点,而依靠微课的翻转课堂不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圆的面积的推导过程,而且节约了大量的推导时间,这样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学生在课上就很容易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再讲给同学们听,彼此交流分享知识。

三、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翻转课堂中,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而教师是数学学习的引导者,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习效率大幅提高。但在践行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过程中,仍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更加全面地掌握学情,精准把握教材重难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时捕捉到课堂动态生成,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小老师,从而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受益与成长。

猜你喜欢
课例学案翻转课堂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乡愁导学案
课例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